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何謂散文語言的規範化?

文學革命後,白話取代文言,成為文學的主流語言。白話是日常語,並非純粹的文學語言,以白話作為散文的表達工具,就得重新改造和仔細整頓,從而建立規範化的文學語言。所謂散文語言規範化有兩個層次:
1.  第一個是實用方面的層次。白話就是口語,它的作用是直接以聲音傳意。以口語創作,就得好好提煉加工,使它由聲音的講說傳意,變成具穩定性的文字傳意。這種為語言建設規律,使語言生發有效的傳意效果,就是言語的規範化過程, 也就是散文「實用性」層面的規範化和「基礎性」的規範化過程。
2.  層次較高的是語言藝術的規範化。現代散文由1917年起到1921年,白話傳意的工具價值已經打好基礎,口語在作家手裏開始經歷琢磨、揚棄、洗煉的過程,變成一套具藝術水平的文字工具,作家使用這套語言文字創作,對語言選擇和編排、用字造句、煉字修詞與作者的藝術氣質和題材需要等,都作了理想的配合,這就是語言藝術層次上的規範化。

總的來說,規範化的散文語言,應有下列一些條件:
1.  語言乾淨:所謂乾淨,就是文章用語以白話為主,間以配合文言的句子或詞彙,但要不礙文氣,不喧賓奪主;歐化句法亦可,但要自然、適度,最好能增加文字的活潑性和新穎感。
2.  語法正確,善達意;修辭適當,有美感:前者要字詞清晰、明確,骨架穩固;後者要表現體態,字詞優美。
3.  語言要流暢:這是散文的文氣所在。「是」、「的」、「了」、「麼」等字不宜多,白話結構比文言鬆散,句子容易寫得長,長句子每每窒礙文氣,影響流暢度。生硬的詞彙、概念,也會成為句中沙石,可避免就避免,可轉化就轉化。
4.  描摹準確:描畫對象要準確,遣詞用字要能反映對象特徵,寧實勿虛。
5.  注意語言節奏:作品要掌握白話的語調和語速,使之在文中形成一種語言節奏,這節奏固然來自潔淨的文詞,安排句子長短得宜,更要與內容題材、感情色彩緊密配合,語言的快慢節奏由文裏的字詞和感情控制,緩急有度。若能兼顧聲調變化和靈活字句結構,就能營造優美的文章節奏。

以上五項不過是規範化的基礎指標,規範化作品不能算是最高水平的作品。若以整個二十世紀的語體文水平來說,這個時期的散文水平尚有提升餘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