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評巴金小說

巴金原名李芾甘,生於四川成都官宦之家。幼時得到很好的教,母親教曉「愛。隨後家裏長的傾,家僕被斥倒難活的種種人生悲劇,巴金都一一領略,也看見一張張冷酷虛偽的臉孔。這些生活體驗慢慢發酵昇華,變成日後小說的題材。

1927年巴金留學法國,並開始小說創作,19271949年是巴金重要的創作時。在法國留學期,他創《滅亡》、《死的太陽》《新生,合《革命三部曲,自,巴金也多「三部曲」為小說的主要結,代表作《家》、《春》、《秋《愛情三部曲》、《憩園》、《寒夜》等

《家》發表時定名《激流1935《激流》改由開明書出版單行,改名《家,寫一個封建家庭高家的沒落歷主人公是這個家庭的嫡長子高覺新,他生性懦弱,對不合理的封建壓迫不敢反抗,對新思想只渴慕而不敢接觸,結果毀掉自己和愛人的幸福。其後二弟覺民抗婚,竟得到了勝利,覺新才看清楚甚麼是自主,甚麼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生命。當覺新的祖父逝世不久,叔父就嚷着要分家,覺新目睹那些長者將善良的婢女喜兒、鳴鳳、婉兒的幸福都摧毀,就支持弟弟覺慧離開高家。覺慧的出走,為這個灰沉沉的家帶來一度曙光。

《家》的寫作特色包括:
1.   語言特色:平實的語言和故事在一種陰森淒冷的氣氛裏開展,巴金小說沒甚麼特別技巧,筆觸清淡流暢,寫來貼切自然。
2.   人物性格:巴金小說裏的人物,多是黑白分明、性格明顯。就算是處處妥協賣好,甚至有時當了「封建幫兇」的覺新,也會給讀者正面的形象。巴金將人物性格寫進骨子裏去,覺新的本質是好的,筆下也充分表現出他是好的。
3.   濃厚的革命激情:在《家》裏,巴金表現了一股真摯而強烈的革命激情,反封建、破舊習,迎新生、闖新途等意識,都藉着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覺慧表現無遺。這點革命熱情是作者的一貫精神表現。

巴金擅寫長篇小說,駕馭情節、指揮人物、發展矛盾的功力,值得欣賞和重視;小說題材每每就是作者自己真實的生活和經驗,主題多是標示「愛」、「新生」、「自由」等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