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大陸泛政治化時期詩歌文學 - 詩歌的政治化

在泛政治化時期有三次重要的詩歌運動。在講述這些運動和介紹重要的詩人、詩作之前,先要向你簡要說明一下這一階段大陸詩歌創作的主流觀點詩歌的政治化。
本篇文章將分三段介紹這個時期的詩歌的政治化政治抒情詩和敘事詩和新民歌運動
詩歌的政治化
中國新詩在1949年後的變化主要是急速地政治化。這一特徵首先表現在詩歌觀念的轉變上。從40年代後期開始,左翼文學界一直要求詩歌衝破個人界限,在語言和情感上與社會生活,特別是人民大眾的生活,融為一體。大家都已經知道,毛澤東工農兵文藝思想的立足點,就是強調文學的社會功能。這和左翼文學為中國新詩所開的藥方沒甚麼不同。在毛澤東的倡導下,解放區掀起民歌創作熱潮,出現了一批以西北民歌為基礎的解放區詩歌。這些詩歌採用民歌的敘事體,運用通俗的方言和傳統的比興手法,反映解放區的政治變革,一方面控訴過去國民政府的黑暗統治,一方面歌頌現在新農村的幸福生活,形成革命戰歌和革命頌歌兩種基調。代表作包括如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田間的《趕車傳》和張志民的《王九訴苦》、《死不着》等等。到1948年前後,隨着社會政治局勢的變化,激進的左翼詩歌觀不僅在解放區流行,也為其他派別的詩人所接受。
1947年朱自清《今天的詩介紹何達的詩集〈我們開會〉》一文的節錄,評說朱自清對新詩未來道路的看法。
抗戰以後,詩又像五四時代流行起來了,出路似乎可以不必擔心了,但是甚麼道路呢?甚麼方向呢?大家卻還看不準。抗戰結束了,開始了一個更甚混亂的時代。這時代需要詩,更其需要朗誦詩。⋯⋯不論你傷腦筋與否,今天的詩是以朗誦詩為主調的,⋯⋯那就要求散文化,雜文化,說話化,也就不像傳統的詩。根本的不同在於傳統的詩的中心是「我」,朗誦詩沒有「我」,有「我們」,沒有中心,有集團。 ⋯⋯傳統的詩有「我」, 所以強調孤立的個性,強調獨特的生活,所以有了貴族性的詩人。⋯⋯這種詩人的感興和主題往往是從讀書甚至於讀詩來的。讀書或讀詩固然也是生活,但是和衣、食、住的現實生活究竟隔了一層。目下大家得在現實生活裏掙扎和戰鬥。所以何達說:
我們的詩 只是鐵匠的
「榔頭」
木匠的 農人的 士兵的
「鋸」
「鋤頭」
「槍」
(《我們不是「詩人」》)
這樣抹掉「詩人」的圈子,走到人民的隊伍裏,用詩做工具和武器去參與那集體的生活的鬥爭,是現在的青年代。
從上述內容,可以清楚地看到,像朱自清這樣有自由主義傾向的詩人在40年代也走向激進,承認詩歌的工具化是新詩發展的 必然道路。事實上,當時除了《詩創造》和《中國新詩》雜誌的少數詩人反對將詩歌作為武器和宣傳工具外,單方面強調詩 歌社會功能的激進觀點已為中國文學界普遍接受。
到五、六十年代,這種激進的詩觀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為兩點:其一,詩不應該表現自我的情感和內心世界,而應反映以工農兵為主體的新的世界、新的人物;其二,在各種文學樣式中,詩歌可以更好地發揮其配合政治的宣傳鼓動作用,正如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所說的,詩歌要成為社會生活和政治行動的「炸彈和旗幟」。在此看法的基礎上,當代大陸詩歌政治化的核心觀念得以形成,即「詩服務於政治,詩與現實生活、 與『人民群眾』 相結合。」
在詩歌政治化觀念的統攝下,新中國的詩歌創作道路和創作群體出現明顯的分化解放區的詩歌傳統獲尊為新中國詩歌的直接源頭,得到了全面發展,而五四新詩的其他傳統和流派則趨於衰落。具體地說,20世紀白話新詩運動以來的詩人劃分成兩個陣營:一部分是被貶抑的資產階級詩歌派別,第一位白話詩人胡適、「新月派」的徐志摩、「象徵派」的李金髮、「現代派」的戴望舒等為代表人物,他們都因其個人化的浪漫詩風或者現代主義的創作傾向而遭到否定;另一部分是得到讚許的革命詩歌派別,其代表包括郭沫若、蔣光慈、殷夫、臧克家、蒲風、艾青、何其芳等左翼詩人,以及在解放區成長的詩人,如田間、袁水拍、李季、柯仲平、阮章競等。經過了這一次篩選,到1958年反右派運動之後,大陸當代詩歌的道路進一步收窄。在革命陣營中,胡風、阿壟(S. M.)、魯藜、綠原、牛漢等人為代表的「七月派」和穆旦、唐祈、唐湜等人為代表的「中國新詩派」被打壓下去,剝奪創作權。至於其他被視為具有知識分子氣質的左翼詩歌,也遭受嚴厲批評。可以說,在泛政治化時期,只有解放區民歌風格的新詩才視作唯一正宗的傳統而得到繼承。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什麼是「隸變」?它對漢字的發展有何重要?

隸書是由小篆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這次變革可說是最重要的一次,我們稱之為「隸變」。
隸變的出現,使漢字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對漢字的發展具有極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隸變從根本上清除了漢字的象形性質,使漢字完全走向符號化,漢字的性質也改變 了。其次,隸變改變了漢字的結構和書寫方式,不但使漢字的結構簡化,在書寫方面也變圓曲為方直,大大提高我們書寫漢字的速度。此外,隸書是小篆和楷書的過渡書體,隸變之後,楷書才出現。楷書出現之後,漢字的形體即固定下來。可以說,隸書是漢字穩定發展的基礎。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大陸當代詩歌概要

詩歌,是大陸當代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文體。大陸當代詩歌的發展軌跡和小說一樣,也經過泛政治化時期、去政治化時期和多元化時期三個階段。相比之下,大陸當代詩歌的變革比小說來得更為頻繁,它的每一次轉型,不僅對詩壇有所影響,還推動大陸當代文學的更新。
在泛政治化時期,詩歌創作同樣離不開政治的支配。因此,這一時期最為流行的詩歌都是政治詩,包括抒情和敘事兩類,主題均為時代頌歌,特別是敘事詩的語言,大多模仿民歌,風格以明朗、剛健為主。和小說一樣,在泛政治化時期,詩歌創作同樣存在一體化的趨勢。在泛政治化時期,有三次重要的詩歌運動,第一次是1958年的「新民歌運動」,是大陸當代文學迅速激進化的一種表現;第二次是1976年的「天安門詩歌運動」,它衝破了頌歌的界限,直接與極左文藝思潮對抗,恢復了大陸左翼詩歌批判現實的傳統;還有就是文革期間秘密開展的「地下詩歌運動」,正是它最先吸取現代主義的營養,實踐了政治之外的個人寫作,開啟文化大革命後大陸文壇的去政治化走向。
在去政治化時期,一體化的文學成規大大鬆動。此時期最為流行的是抒情詩。作者有兩個主要群體,一是歷次政治運動被打倒的恢復創作,這些「歸來的詩人」的抒情詩重燃大陸詩歌的現實主義火炬;一是青年詩人所寫的具有現代主義色彩的詩歌,語言以晦澀、含蓄著稱,充滿象徵和隱喻,因而又稱為「朦朧詩」。這種詩歌以直覺的和感性的審美方式更新了大陸詩 歌的語言,並掀起令人矚目的「朦朧詩運動」。
朦朧詩運動是80年代最重要的詩歌運動,與文革期間地下詩歌運動有密切聯繫。朦朧詩運動以文學雜誌《今天》創刊為起點;80年代初,詩壇關於朦朧詩的論爭達到高潮。這個運動為文革後的大陸詩壇培養了大批著名的青年詩人,標誌着現代主義對大陸文壇的直接影響,推動大陸文學的現代化進程。不過,朦朧詩運動的過渡色彩非常明顯。總的來說,它的主題仍然與民族命運和個人對國家的責任相關,在很多作品中,革命者的理想主義和知識分子的懷疑精神同時出現,這些混雜的特點,局限了朦朧詩的藝術成就。
大約在1984年,朦朧詩退潮,第三代詩人崛起。與此同時,大陸當代文學的發展也進入多元化時期。新詩創作的流派更是名目繁多,以北京、上海、南京、四川等地為中心,出現多個詩歌團體,有各自的詩歌理念、各自的同人刊物,形成不同的風格。同時,其中的一些人還涉足小說創作,比如南京的「他們」 詩社的成員, 就同時是新生代小說的代表。到多元化時期,很難用簡單幾句話來概括此時大陸詩壇的總體風格。然而,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兩個明顯的現象:一是創作的個人化和詩人的獨立成為詩壇的共同理想,再而是詩人自覺地退出社會,逐漸走向邊緣化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