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8日 星期六

《詩經》的藝術手法

前人論詩有所謂「六義」,即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前文已述,至於後三者則為《詩經》的藝術表現方法。這三種手法對後世詩歌創作有極深遠的影響,茲分述如下。
一、賦
賦就是鋪陳直敘,即詩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如上文所提及的《衛風.氓》,便是以賦的手法 述女主角從戀愛、結婚到被棄的過程。又如《豳風.七月》敘述農夫一年十二個月中的勞動生活,便是用賦一一鋪敘出來。賦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現手法,賦中可用比,或者起興再賦。賦可以敘事描寫,也可以議論抒情。在賦、比、興三者之中,賦是基礎。
二、比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詩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個事物來作比喻。如《衛風.碩人》,描繪莊姜之美︰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
詩中分別以柔嫩的白茅芽、凝凍的脂油、白色身長的天牛幼蟲、白而整齊的瓠子、寬額的螓蟲、蠶蛾的觸鬚來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膚、脖頸、牙齒、眉毛,形象細致,活潑生動。
三、興
興是觸物興詞,客觀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一般多在詩歌的發端。興的運用情況比較複雜,有的只是在開頭起調節韻律、喚起情緒的作用,興句與下文在內容並不相關。如《唐風.山有樞》︰
山有樞,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樞︰植物名稱,即藲,今名刺榆。隰︰低窪的地。榆︰落葉喬木。曳︰拖。婁︰即摟。曳和婁在這裏都是穿衣的動作。
這是一首諷刺守財奴、宣揚及時行樂的詩。起句「山有樞,隰有榆」與下面的內容卻沒有明顯的關係。
然而,《詩經》中更多的興句,與下面的內容有着委婉隱約的聯繫,蘊含聯想、象徵、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如《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蔓草︰蔓生的草。零︰落。漙︰凝聚成水珠。揚︰明。婉︰目大貌。適我願︰稱心滿意。
本詩寫情人在郊野「邂逅相遇」。「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二句 勾勒出一派春草青青、露水晶瑩的美景,這與詩人邂逅相遇的喜悅心情,正好互相輝映。
綜上所述,賦、比、興各有不同的作用,但在具體寫作中,這三種手法的運用又是彼此結合,互相滲透的。《詩經》中賦、比、興運用得最為圓熟的作品,或興中有賦,或比中有興,已到達情景交融、物我相諧的藝術境界。如《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迴從之,
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
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
蒹:荻。葮:蘆。蒼蒼︰茂密的樣子。所謂︰所念。方︰邊。溯︰逆水而行,這裏指傍水走向上游。阻︰難。宛︰猶言仿佛是。凄凄︰猶蒼蒼。晞︰乾。湄︰水草交接之處。躋︰升高。坻︰水中高地。涘︰水邊。右︰迂曲。址︰小渚。
歷來頗有爭論的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描寫的景色,究竟是興還是賦。事實上,二者並不矛盾,是起興後再以賦法敘寫。河濱蘆葦的露水凝結為霜,觸動了詩人思念「伊人」之情,而三章興句寫景物的變化,不僅點出了詩人追求「伊人」的時間地點,渲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濱的圖景,而且烘托了詩人由於時間的轉移,愈來愈迫切地懷想「伊人」 的心情。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詩經》的內容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有三百零五篇,四萬餘字。全書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作品。其產生的地域約在今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及湖北北部一帶。它的作者大都不可考,但從詩的內容來看,作者應包括了貴族至平民各個階層人士。
關於《詩經》的收集,有所謂「獻詩」之說,即由周代公卿列士陳詩、獻詩,以頌美或進諫。 此外,漢人又提出「采詩」 的說法,即周代設采詩之官到民間采詩,獻於朝廷,再由太師(樂官)加以整理,以了解民情。不過,《詩經》的采編情形可能比較複雜,采之民間的詩中或許雜有中下層官吏的作品,而公卿列士所獻之詩,也可能包括從民間徵集得來的作品。
《詩經》的內容
《詩經》按風、雅、頌分為三類。風即音樂曲調,國風即各地區的樂調。十五國風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雅即正,指朝廷正樂,西周王畿的樂調。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是宗廟祭祀之樂,許多都是舞曲,共四十篇,分為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
《詩經》中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 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為簡便起見,這裏僅摘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幾種來談,不作全面的探討。
一、婚姻愛戀
《詩經》的精華在於「國風」,而「國風」中又以描寫婚姻愛情的詩最為精彩。婚姻愛情詩在《詩經》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既有反映男女相戀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場面、家庭生活的詩,還有描述不幸婚姻給婦女帶來痛苦的棄婦詩。
試看以下一首《詩經》的作品,你認為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鄭風.子衿》)
衿︰衣領。
悠悠︰憂思貌。
寧不︰猶何不。嗣︰寄。
音︰信息。佩︰指佩玉的綬帶。
挑、達︰往來貌。
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是男女幽會的地方。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思念情人的詩。女主角在城闕等待情人,終未見對方出現,不禁出言抱怨︰縱然我不曾去,你就這樣斷絕音信、不來找我嗎?「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發自心的詠嘆, 更把她的相思之情推至極點。《詩經》中有不少愛情詩,都好像 這首《子衿》般,情感直率,表現大膽,絕無遮掩。
不過,並非所有愛情都是一帆風順的。如《邶風.谷風》描述一位婦女初來夫家,家境貧困,經辛勤勞作,逐漸富裕起來,其丈夫竟然另有所娶,將她趕走。又好像《衛風.氓》,便以一個普通婦女的口吻敘述自己從戀愛、結婚到被棄的過程。她憤怒地說︰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爽︰差錯。
貳︰貣的誤字,與爽同義。
罔極︰無常。
二三其德︰言行前後不一致。
最後女主角以毅然的態度,與過去的生活決絕,表現出剛強自愛、果斷堅決的性格。
二、戰爭徭役
《詩經》中有些戰爭詩,如大雅中的《江漢》、《常武》,小雅中的《出車》、《六月》等,從正面描寫了天子、諸侯的武功,表現了強烈的自信。其他如秦風中的《小戎》、《無衣》等,亦表現了同仇敵愾,共禦外侮、鬥志昂揚的奮勇精神。然而,更多的作品卻表現出對戰爭的厭倦。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歸途中所作。儘管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表現出戰勝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時又對久戍不歸感到厭倦。末章寫歸途中雨雪飢餓的苦楚和痛定思痛的心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依依︰柳條柔弱隨風不定之貌。
霏霏︰雪花飛舞的樣子。
昔日離家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今日歸來的悲淒之感,表現出強烈的對比。
三、祭祀、頌讚、燕饗
在《詩經》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王室或諸侯貴族祭祀神靈祖先,讚頌先人,以及燕饗賓客的詩歌。這些詩大多在「雅」和「頌」中,反映了周代祭祀禮樂的文化。如《周頌.維天之命》便是一首祭祀周文王的詩,強調了文王的德政,能上配於天,並勸勉子孫保守家業,以慰祖先之靈。
《詩經》中以君臣、親朋歡聚宴享為主要內容的燕饗詩,更多地反映了上層社會的歡樂、和諧。如《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聲。
苹︰草名,即藾蒿。
承︰奉、捧。
將︰獻。這裏指奉着滿筐禮品來分贈。
示︰指示、告訴。
周行︰周朝的大道,引伸指正確的道理。
這樣的歡聚宴飲,熱鬧祥和,賓主相得,彼此互勉、同樂。這類燕饗不是單純為了享樂,而是透過宴飲發揮親親之道、宗法之義。燕饗詩反映了周統治者如何利用宗法關係來加強統治。

許慎的《說文解字》在文字學上的重要貢獻

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研究和解釋漢字的專著,以六書理論為主導,有系統而詳細地分析了每個漢字的形、音、義。這部專著的面世,宣布了文字學的建立,對後世漢字研究產生巨大影響。以下略舉數點,以見它對文字學的重要貢獻:
  1. 建立有系統的漢字造字理論:「六書」的名目雖然早於《說文解字》 之前已出現,但真正舉例來說明六書詳細內容的,還是由許慎的《說文解字.敘》才開始,以後也沒有文字書籍超越它的範圍。所以,有系統的漢字理論應該由許慎首先發展起來的。
  2. 首先建立以形連繫的編排方法:《說文解字全書共收9,353字,歸納為540部,每部各建一首,統攝所有漢字。這是文字學上的創舉,開後世字書以部首排檢的先河。
  3. 儘量保留漢字的本來面目:許慎編著《說文解字》的時候,隸書已經流行,但他仍然以小篆為主,就是因為小篆更能反映造字的本來面目。在《說文解字》中,許慎儘量解釋漢字的本義,例如「西」字解作「鳥巢」,那是後世未見的用法,但《說文解字》仍將本義保留下來。這對我們了解文字的源流變化,幫助很大。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中國的詩詞

章太炎在論及「文學之派別」時說:「文學可以分為有韻無韻兩種:有韻的今人稱為『詩』,無韻的稱謂『文』。」其實,韻文的種類甚多,除章氏所指的「詩」外,「詞」也是有韻的。詩與詞,則屬韻文,除有韻外,其形式和音樂感與神話、寓言和小說不同。
中國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詩歌的優秀傳統一直沒有中斷過。唐詩和宋詞更是中國文學史上兩大高峰,可以說,詩詞不但是韻文的代表,更是中國文學的主流。
中國素有「詩國」之稱,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源遠流長的文學體裁。自《詩經》開始,經過秦漢、魏晉、南北朝,至唐已達顛峰。宋以後,詩雖仍有發展,但另一種新興文體已經迅速崛起,這便是後來與詩在韻文史上雙峰並峙的詞了。
從文體發展的角度看,由原始歌謠起,中國詩體之句式由二言、三言、四言、雜言,而五言、七言,體制則由古體發展至唐代的近體,經過長期的演變,最終是五七言古近體詩成為百代不易之體。
關於詞的起源,眾說紛紜,但詞作為一種文體,在盛唐時已出現,至北宋而臻於完備。詞是一種音樂文學,是與樂曲相配合的歌辭。事實上,如果不理會音樂,離開了樂曲,詞本身可說是一首詩,是一首講究平仄和押韻的詩。正因為詞和詩關係密切,所以詞又為「詩餘 」。詞是「一種律化的、長短句的、固定字數的詩」。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漢字的發展

我們從前一直認為,漢字是由黃帝的史官倉頡創製的,距今約有四千五百年左右。不過,原始漢字其實早在六千年前已出現,可見倉頡不是創造漢字的第一人。雖然如此,我們可以相信,倉頡曾參與整理漢字的工作,因為黃帝時代以後,漢字已經廣泛應用。我們看看殷商時代遺留下來的實物甲骨文,便可知道當時漢字無論在數量或實際應用上,都已經相當可觀和普遍。既然漢字的發展到了殷代已相當成熟,那麼在這個時代之前,必定已經過相當長的醞釀和發展期,否則不可能出現甲骨文這麼成熟的文字。
從甲骨文,我們可以知道六書這些漢字的造字方法,其實在商代後期已經齊備。當然,這些造字法不可能是同時發明的,應該先後有序。大致來說,六書的先後次序應為指事、象形,會意、形聲、轉注、 假借。若以文字而言,那是先有獨體的「文」,後有合體的「字」,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由於合體字出現,而單純的表意文字又發展成為具意符、聲符的形聲兼義文字,漢字無論在數量或效用上,都能滿足漢語發展的需要。
甲骨文之後,仍然有實物可據的,就是刻在鐘鼎等器皿上的金文。這種文字大概在商、周時代最流行,反映了那時候文字的模樣和使用情況。金文只是刻在器皿上的文字,並不是某種字體的名稱。金文上承甲骨文,下接大篆,卻具有本身的特點,所以我們便給它一個特別的稱號,那就是「金文」。
繼金文之後出現的,就是大篆。大篆(也稱作「籀文」)流行於西周末年至春秋、戰國時期,尤其在秦國更為盛行。那時六國使用的文字不盡相同,到了秦統一天下之後,實行「書同文」 的政策,把六國不同的文字統一起來,小篆由此產生。到了秦漢之際,小篆演變為隸書,那是漢字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因為隸書之後,漢字的筆畫由圓曲變為方直,擺脫了原始的、象形的特性,正式成為符號文字。隸書演變為楷書之後,漢字在形體上的變化基本已固定下來。楷書是魏晉以來通行至今的字體,已經流行千多二千年了。
漢字由小篆演變為隸書,主要是為了符合簡易書寫的原則,適應人們愈來愈繁複的生活需求。筆畫不但由圓曲變為方直,也趨向簡化,人們書寫起來更為方便,這對漢字普及的發展非常有利。
另一方面,漢字的數量也不斷增加。秦代李斯的《倉頡篇》、趙高的《爰歷篇》、胡毋敬的《博學篇》,合起來共收3,300字。漢代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共收9,353字;南朝梁顧野王所編的《玉篇》共收16,917字;宋代陳彭年的 廣韻》共收26,194字;清代《康熙字典》共收47,035字。近代出版的《中華大字典》和新近出版的《漢語大字典》,字數都超過五萬,可見漢字的數量不斷增加。雖然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只有六七千左右,但增加漢字的數量,主要是配合漢語發展和語言表達力求精確的需要。
漢字發展至今已有很長的歷史,相信在未來一段頗長的日子,還將繼續為我們「服務」。如何認識、研究和整理漢字,使其更好地配合漢語發展以及為我們服務,相信是漢字未來發展一個不可忽略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