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簡單解釋下列名詞,並略述散文的藝術意義。 1.散文, 2.散文詩, 3.報告文學

散文:散文一般是指與韻文相對的一切散行文字,它包括廣義的散文和純文學散文:即「雜文」、「小品文」(即美文),還包括散文詩和報告文學。如以散文的功用看,則通訊、隨筆、遊記、政論、報告、書簡、日記、速寫等都是散文。

散文詩:篇幅短小,以詩的手法去表達,如象徵、暗喻等,須精研咀嚼才能探出作意和主題。

報告文學:以社會事實為題材,以文學的藝術手段建構的散文作品。

散文的文藝價值共有五點:
1.   散文可抒情,可寫景,可議論,可說明,表達能力極強。
2.   散文的藝術空間很大,可以隨意隨心地、自由地寫作。
3.   散文與思想感情的距離最短,思想感情化成散文的路線最直接,思想感情變形的機會也最少。
4.   散文的內容可有詩、小說、戲劇的藝術特質。
5.   從內容說,散,就是多元的容器,是人類思想感情最佳的文字容器。

詩歌變革期寫實詩的特色

這個時期的詩歌主流是寫實詩,主要詩人有臧克家、艾青、田間、袁水拍、蒲風等。在抗戰的呼聲裏,寫實詩有了新的形式, 如朗誦詩、街頭詩等,這些詩簡潔、輕俗,詩歌結構簡單,着重作品即時發揮的力量。

寫實主義詩派還有一支生力「七月詩派,這批年輕的詩人風深沉,表現出陣陣的陽剛氣。

四十年代是艾青創作的黃金時期,詩作大約可分作兩類:其一是詛咒黑暗,反映農村貧困與饑餓;另一是為抗戰而作,反映抗戰實況和勝利的積極意願。他的詩歌一般寫得較長,顯示氣勢和迫人的力量。

新詩變革期處於中國風雨飄搖之時,在這個特殊的年代裏,詩人對國家前景有積極憧憬,也有不能擺脫的憂懼,寫實詩就在這種環境下、心態裏不斷發展

四十年代艾青的詩風

四十年代是艾青創作的黃金時期,作品質量可觀。詩歌整體風格渾厚質樸,感情真摰,語言直接,生活意識強烈。1939年出版的《北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的詩歌展示寬闊的胸襟和 澎湃的感情,要整首一口氣看,還要加上朗讀,將詩歌的情感讀出來,才能領略詩中的情感和張力。

如〈他起來了〉一詩,寫中國在抗戰時的抗爭力,從屈辱裏,從創傷裏,從深坑旁,中國要笑着站起來,詩歌生發的力量是 剛健。在結束「必須從敵人的死亡/奪回來自己的生存寫得有撲擊力。詩人善於將感情作疊瓦式表達,一浪高於一浪的抒情,以這種處理手法將詩歌不斷推向高潮。持平來看,艾青的詩歌形式較疏鬆、粗糙和散漫,他的詩歌不宜冷靜地一字一句細意敲叩地讀。

四十年代現代詩派的詩風

19371949年,原現代派或格律派詩人都改變了航道,抗戰前夕,不少現代派詩人已醒覺到家國存亡的重要性,他們開始面向時代,面對國難,將詩歌的題材轉向寫實。

戴望舒不再〈白蝴蝶,寫的〈獄中題壁〉〈我用殘損手掌。這些詩歌現實意識強,象徵手法較,多用直接文表達感情。另一方面我們又可看到一批崛起的新血,他們認定詩必須具備自己的藝術條件,卻又把詩歌寫得確切落實,不蹈玄虛。他們忠於現實也忠於藝術,追求自我的藝術披露,也建立客觀現實的感受,並要求兩者完美統一。他們是辛笛、袁可嘉、穆旦、陳敬容、鄭敏、唐湜、唐祈、杜運燮、杭約赫(稱「九葉詩人」)

馮至十四行詩的特色

馮至早在二十年代就開始寫詩,1942年出版代表作《十四行。馮至擅寫哲理,這《十四行集》幾乎都是這類作其特色如下:
  1.  詩歌體裁:馮至的「十四行詩」都是意大利式的十四行詩,創作十四行詩時,他能將中國語言文字自然地融人詩體中。
  2. 〈我們有時度過一個親密的夜(第十八,此寫的是人生去來一如過客的情味。詩歌的節、行、韻都修整均。用韻方、野 」、、來」、、識 、「裏、際」各自成韻。格式、聲律合乎十四行詩的格律,此詩的格律佳,但造句和語言文字卻有點不自然。
總的來《十四行集》這二十七首詩歌意象豐,象徵意義不蕪雜;語言較樸素平實,沒有花巧。

新詩變革期的特別意義

19371949年共十二年稱新詩的變革期,特點如下:
  1. 這十二年時局壓力來勢洶洶,幾乎全體詩人都認同面對時代而創作。這十二年的戰鬥,包括民族存亡和民族解放的意義,目標不管是攘外或革內,精神還是頗一致的。
  2. 這十二年來詩歌的寫實意識很強,風格也漸趨於一致,詩歌題材和形式都有共同取向,這與高峰期詩壇百花齊放的現象不同。詩歌背負的時代使命很重,詩歌的藝術探求在1937年開始放緩。在時代完全領導創作的時期,詩歌要像正常軌道上發展和進步並不容易。

新詩高峰期在新詩發展史上的意義

在新詩發展史上,新詩高峰期的意義可從象徵派、新月派、寫實派的繼續發展來說明。

新月派的再發揮:新月派的影響很大,聞一多或徐志摩的後繼者,在格律詩的承傳、改造上都有貢獻。他們在格律的調適、控制,在語言的剪裁配合,在語言的「藝術能力」上都較聞、徐兩位強。

象徵派的改造與影響:象徵詩由李金髮開其端,但文字生澀艱奧,象徵詩幾乎變成詩謎。1932年,戴望舒在《現代》雜誌上發表作品和文學理論,象徵詩才算真的走上坦途。三十年代的象徵派是一條不絕如縷的藝術線索,到了四十年代,袁可嘉、穆旦、王辛笛的「九葉詩派」承繼這條藝術路線。

現實主義的藝術昇華:三十年代的寫實派已超越以往那率直、無阻障的白描手法,臧克家、田間、艾青等開展了寫實的新途,轟轟然寫出特有的時代氣息和社會情緒的寫實作品。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臧克家寫實詩的特色

臧克家詩作具寫實精神,他能寫標準的格律詩,也寫自由詩,擅短詩,亦精長詩。他的詩歌特點有下列各端:
  1. 臧克家詩「力」取,所「力,是指他的作品在揭冷酷黑暗的社會、諷刺懦弱腐敗的政治等,都寫得有血有肉,深致動人,有很大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2. 詩歌社會意識和鄉土意識強烈,寫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與事, 能廣泛反映時代社會低下階層的苦痛實況,如〈〉、〈炭鬼〉、〈洋車夫〉、〈漁翁〉、〈老馬〉、〈村夜〉等
  3. 例子:如〈村夜〉一詩,寫鄉村恐怖的一面,詩句短短十行,氣氛詭異,張力逼人。
〈村夜〉
太陽剛落, 
大人用恐怖的故事 
把孩子關進了被窩, 
(那個小心正夢想著 
外面朦朧的樹影 
和無邊的明月) 
再捻小了燈, 
強撐住萬斤的眼皮, 
把心和耳朵連起, 
機警的聽狗的動靜。

1934322日於諸城相州,載《罪惡的黑手

何其芳詩歌的藝術特色

何其芳的詩作可以「玲瓏剔透」形容,詩集《預言》值得細賞。他的詩作特色有以下數點:
  1. 內容風格方面,寫的主要是愛情、友情、人情和自然景物,有回憶、有心靈素描、有剎那思緒、有景象塗抹。
  2. 詩體方面已超脫了格律詩,詩歌節奏已昇華為情感節奏和文字藝術,感情的力量駕馭詩歌,節奏奇美。
  3. 語言文字方面,詩人的文字精巧瑰麗,有古雅之清氣,也具現代的鮮奇。
  4. 例子:如〈花環〉一詩,詩歌詞彙和構思均美,以反襯手法,隱隱揭示客觀世界的醜惡和污穢,甚見巧思。

《花環》
(放在一個小墳上)
  開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無人記憶的朝露最有光。
  我說你是幸福的,小玲玲,
  沒有照過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夢過綠藤緣進你窗里,
  金色的小花墜落到你發上。
  你為檐雨說出的故事感動,
  你愛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淚,
  常流著沒有名字的悲傷。
  你有美麗得使你憂愁的日子,
  你有美麗的夭亡。
919日夜,載《預言

卞之琳詩歌之藝術造詣

卞之琳的詩晶瑩潔淨、清澈圓渾,詩裏意象、形象運用豐富多元、奇特巧妙;語言文字,文言白話兼施,準確合度。綜合地說,卞之琳的詩歌有以下幾點特色:
  1. 在內容方面,詩歌表達的多是個人感受,特別是對人生、對命運、對社會現實的諸多觸感和深思。
  2. 意象運用得出神入化,讓詩意在想像和意象中不斷旋轉,使詩意顯得含蓄、曲折。
  3. 語言方面口語、文言、歐化句兼用,且用得極自然貼切,字句凝煉簡潔。
例子:如〈秋窗〉一詩,以意象、想像並施,將一窗秋景擴大縮小,營造又濃又密的詩意,實在出色。

〈秋窗〉
像一個中年人,回頭看過去的足跡
一步一沙漠,從亂夢中醒來,聽半天晚鴉。
看夕陽在灰牆上,想一個初期肺病者,
對暮色蒼茫的古鏡,夢想少年的紅暈。

19331026日,載《漢園集

戴望舒早期(三十年代)詩歌的特色

戴望舒「現代派」的代表詩,早期作品《我底記憶 〈雨巷〉即在其中《望舒草》。他的成名〈雨巷〉於1925 年寫《小說月報,得葉聖陶獎掖而披。此的音節、設景、色彩均佳,韻律極為柔美。

稍後,戴望舒突破了「格律詩」的嚴規厲律,他要改變詩的節奏, 開始強調感覺的交錯和詩意的經營, 以主觀感情韻律為詩歌韻律。如〈村姑〉一詩,以敍事形式寫淡淡的美事,不倚樂音,超越格律,全詩六節都有很強的畫意。這些畫意串織起來,就是一齣抒情敍事詩的折子。那村姑的戀愛寫得隱約,那就是詩人經營詩意的效果。

戴望舒 《村姑》

村裡的姑娘靜靜地走著,
提著她的蝕著青苔的水桶;
濺出來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而她的心是在泉邊的柳樹下。
這姑娘會靜靜地走到她的舊屋去,
那在一棵百年的東青樹蔭下的舊屋,
而當她想到在泉邊吻她的少年,
她會微笑著,抿起了她的嘴唇。
她將走到那古舊的木屋邊,
她將在那裡驚散了一群在啄食的瓦雀,
她將靜靜地走到廚房裡,
又靜靜地把水桶放在幹芻邊。
她將幫助她的母親造飯,
而從田間回來的父親將坐在門檻上抽煙,
她將給豬圈裡的豬餵食,
有將可愛的雞趕進它們的窠裡去。
在暮色中吃晚飯的時候,
她父親會談著今年的收成,
她或許會說到她的女兒的婚嫁,
而她便將羞怯地低下頭去。
她的母親或許會說她的懶惰,
(她打水的遲疑便是一個好例子,)
但是她會不聽到這些話,
因為她在想著那有點魯莽的少年。

簡述新詩規範期的意義。

新詩發展到規範期(1924–1930)算是打穩基礎,可再發展的空間就更廣闊。綜合來看,這個時期有下列意義:
1.  新詩在規範化時期,對前兩個時期的詩歌理論和作品作「檢閱」「淘汰,目的是為了淘汰那些低水平的形式論和作品。詩歌體制已不再以感情的噴破為詩句,或三言兩語寫些點滴情意的小詩為標準形式。
2.  規範化是文學發展的規律,有了「規範化」的過程才能有昇華的機會。其後, 詩歌的格律、語言和內容愈來愈深刻、精煉,這就是詩歌規範化的成果。
3.  各種外來詩體在這時期被理性地、仔細地實驗和運用,極有利於詩歌辨清和選擇創作手法與方向。

4.  對詩歌的語言藝術要求提高,雕琢推敲的創作工夫也更加仔細。

何謂象徵詩?李金髮的詩歌有何特色?

五四後,留學法國的青年受到法國和當時歐洲流行的象徵詩影響,開始試作象徵詩。

象徵詩特色包括:
  1. 象徵詩不作直接描寫:象徵詩以象徵形象烘托或描畫內心世界,重視藝術想像,追求比喻的新奇,注意意象的創造。
  2. 好用暗示:意念要新奇,常以暗示營造詩的朦朧性和神秘性。
  3. 語言文字奇特:象徵詩用語斷裂支離,過於減省,使詩歌 顯得不近人情卻另有風貌。

李金髮象徵詩的特色如下:
  1. 題材:他直接表達對社會現實的絕望態度,對醜惡的現實人生充滿憎惡,使詩歌滿載憂鬱和苦悶。
  2. 表現手法:詩歌意象豐富,但喻體和本體的差距很大,不 易掌握內容意義,字詞亦奧澀難解。
  3. 詩歌風格:李金髮的詩歌表現頹唐的氣息和灰白的色調。

總的來說,李金髮的詩歌以神秘朦朧為美,作品寫得怪異,被詩壇稱為「詩怪」。

試以〈一句話〉這首詩略論聞一多的格律詩的特色。

〈一句話〉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着火。
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
說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裏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這話叫我今天怎麼說?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那麼有一句話你聽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等到青天裏一個霹靂
爆一聲:
「咱們的中國!」

(載《死水

聞一多對格律詩有兩大貢獻,一是格律詩的整治與倡導,一是格律詩的寫作實踐。他的〈一句話〉可以說是「 愛國的格律,顯示了濃厚的愛國精神及其格律主張
1.  愛國精神:詩人祝願中國有一天會石破天驚地站起來,青天會以「霹靂」來宣布,大地會以「火山」來傾吐。愛國的情緒和主題都在詩中充分表現出來。
2.  格律精 一是具建築 一句 全詩分兩行數相 句子結構也相 二是具音樂 、「火」、「破」、「默」、「魔」、「國」、「說」、「可」 等都是此詩韻腳很配合詩歌陽剛氣 此詩也音尺組織節奏, 並以「三字尺」 較多。三是具繪畫美,「禍」、「火」、「火山」、「着魔」、「霹靂」、「爆」、「忍」、「發抖」、「頓腳」描寫愛國激,這「剛勁」的詞氣氛強烈。

總的來說,聞一多是二十年代能以森嚴的格律,寫激昂的愛國情操的詩人。

徐志摩詩歌的藝術形式有何特色?

徐志摩的詩歌形式多元化,最擅長格律詩。他的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特色有下各點:
  1. 分章與句法:他的詩歌章法和句法沒有不變成規,但在參差的句法中又見到秩序,如〈偶然〉章法與句法均在格律中,但極靈活。
  2. 音韻之美:他着重用韻,如〈偶然〉採用合抱韻,韻律優美。至於音尺,則由「二字尺」到「四字尺」都作了靈活安排。
  3. 意象之〈偶然〉一「雲」、「波」之飄示相遇「偶然,再以相逢海上表達同樣意,意象一一橫,巧奪天工。
  4.  善用歐化〈偶然「你有你,我有我,方向這明顯是英式句法,但也顯其造句之活潑靈動。
徐志摩為新詩確立穩健的藝術基礎,作品為詩壇指示一個正面的創作方向。

新詩探索期的特色

探索期的特色可作三大方面闡述,一是怎樣探索,一是探索成果,最後是新詩體的試作表現。
1.  怎樣探索:這個時期詩人幾乎一面倒向外國學習,留學回國的青年也帶來外國詩體,有利探索。
2.  探索成果:這時期詩人創作的詩體大約可分作自由詩體和小詩體,自由體多為,美國惠特曼的自由詩體,小詩可分作日本的俳句形式和泰戈爾式的短詩。
3.  新詩體創作的表現:郭沫若的自由詩雖說自由體,但協韻、音節和情感節奏都是郭沫若所着重的,這是一種啟示和指導方向。小詩着重詩意琢磨,更注重以精簡文字說明多重道理,改善白話詩散漫稀淡的毛病。

何謂自由詩?試以郭沫若的詩作說明之。

自由詩是新詩發展初期的主流詩「自由」指詩歌不受任何律控制,詩歌的結構和創作,完全以詩人的感情或詩歌的題材之需要而定,因此,它的包容力十分廣闊。它能容納大膽的誇張、宏闊的想像、各種不同的意象和種種不同的感情,而且每以感情輕重或情節疏密製造節奏。

郭沫若是五四時期熱情且具戰鬥精神的年青詩人,他的《神》當是現代詩歌史上第一部新詩集,集內的主要作品都是自由詩。他的作品顯示了自由詩的若干特點:
  1. 雄放的力量:他的詩歌謳歌地球,讚頌紅日,呼嘯大海, 探索群星,以雄放筆力和廣闊胸襟寫出時代的精神和自己的詩風。
  2. 高曠的風格:郭沫若以強烈的語言,以宏闊的胸襟將激情推出。用詞造句和聲調氣勢都能將自由詩的優點充分發揮。
  3. 從詩體來《女神》的形式是自由,它撇棄固定形擺脫固定格,提煉白話的力《女神》內各種詩作的法、字數都不固定,協韻、換韻、無韻都自由選用,以語言的自然節奏為基本韻律。

何謂小詩?簡述冰心的詩歌特色。

小詩就是體裁短小的詩,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流行的詩體。它有兩個來源,一是來自泰戈爾的短詩,一是來自日本的俳句,以最有限的文字表達最豐富或最深刻的內容。小詩雖短,但可容納任何題材,以「說理」為佳。

冰心的小詩寫得細巧溫《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冰心詩作頗受泰戈爾影響,特色如下:
  1. 詩作題材多寫人類的愛、母親的愛、童年的美和自然的美,意識健康。
  2. 耐咀嚼的詩意: 她的詩每寫出深度和美感,如〈繁星七〉寫命運、說人生,以算命鑼來表示,能引起詩意和思考深度。
  3. 語言精煉流暢:冰心文字優美細膩,彈性強,既能含蓄,又能白描。

新詩草創期的整體特色

草創期這三個字代表一些負面意識,從詩歌的表現來看,草創期詩作不外有兩個毛病,其一是仍受舊詩束縛,寫得不夠痛快;其二是成規盡毀,寫得過分痛快。

這個時期詩歌的整體特色有下列數點:
1.  語言:白話就是日常語,日常語不是詩的語言,詩歌語言與題材之間失去應有的平衡。
2.  結構:白話詩句子長短不一,只隨着創作意念而隨意作長短句,但白話長句實不利於詩歌的藝術營造,句子一長就與散文無異。這樣一來,詩歌的基本結構章法就盪然無存了。
3.  韻律:白話詩多不講協韻,沒有韻律,即使是協了韻,但句子長短不一,有時一句四字就有韻腳,有時十個字才有韻腳,有韻而無律。

4.  詩意:草創期詩歌每每是詩人意念一起,即成詩作,不論深度和美感都很薄弱。

我們為甚麼要以胡適、劉復和沈尹默的三首詩歌,才能說明新詩的誕生?

新詩的誕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是在一個短時段就完成的。從文字的改易、格律的突破、詩意的創新等都有新的表現,才算是真正的誕生。

新詩的試,始於胡19168月創作〈蝴蝶。此詩雖舊制,但文字趨於白話,詩意為胡適所獨有,故可說是新詩的第一步。其次為191710月,劉半農〈相隔一層紙〉的語言和用字都有新的表,但在主題上算不「新。到1919初,沈尹默的〈三弦〉像一篇短短的散文,從章法、句法的形式來看,這詩是新穎的。整篇詩歌具音樂感,這種文琴字韻的手法也是新的;這首詩的詩意絕不外露,詩意含蓄,這是它的優點,詩的條件都具備了。

新詩的誕生包括胡適的白話試作,劉半農建立新的格局,沈尹默詩作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新詩才算完全建立。

孫犁《荷花淀》的藝術風格

孫犁以抗日為小說主題,代表作是《荷花淀

小說的技巧是十分高超的:故事簡單但稍作情節拗揉,曲折頓生, 整個短篇小說就有五處曲折兩次高潮, 藝術密度甚高。文字清新而美,是小說的一大優點:寫景、對話、描情、寫態等,都有極高的水平。

孫犁是一位構思幽遠、文字清麗的小說家,在四五十年代,他的小說別樹一幟,那單純、明淨、意境雋美的抒情小說,有不可代替的價值

趙樹理小說的整體特色

趙樹理出身貧苦農民家庭,自小就浸淫在農家通俗文化藝術裏,1925年開始接觸五四時代的作品,並開始創作。1942年,他接受毛澤東的文藝理 小二黑結 》、 李有才話》等畢生傑作,奠定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綜合來說,趙樹理小說的整體特色有以下幾點:
1.   由於民間文藝和表演藝術的薰陶,趙樹理的創作每帶有戲曲或演唱形式,而且活潑靈動,喜劇氣息濃厚。
2.   由於熟悉山西東南一帶的農民生活,使他的作品貼近農民,是農民的生活寫照。自1942 年起,趙樹理接受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的「講話」的影響,以現實主義為創作方針。
3.   他本來就是農民,他那晉南一帶的語言說話直率,很有土味。

錢鍾書為小說取名《圍城》,那麼「圍城」有甚麼意義?這小說是學者型的小說嗎?

錢鍾書《圍城》發表於1947年,圍城是指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想出來,意指男女戀愛婚姻的結合和分離的象徵,也就是小說裏方鴻漸和孫柔嘉二人戀愛、結婚、分離的寫《圍城》常被稱「學人小說,或《新儒林,可以說是一部批判知識階層的醜陋和虛偽的諷刺小無論是教授、學者、大學校長,甚至詩人、哲士,這些人的庸俗、卑陋,好名又好利,在小說裏給挖苦得體無完膚。

《圍城》是最能代表學者型風格的作品,作者用了西方的詩學、哲學、邏輯學;法國的、德國的、希臘的、英國的材料,除了於小說中引用外,還產生了諷刺效果。

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的特色。

19449月《傾城之戀》寫就,張愛玲曾將《傾城之戀》改編成劇本公演,頗獲好評。

小說反映「名份」對女人的重要性。故事寫一個離婚女子白流蘇寄身娘家,她的七妹與范柳原相親,流蘇相陪而去,柳原竟對流蘇產生好感,流蘇也決意與七妹爭奪柳原。范柳原不想與白流蘇正式結婚,避免婚姻束縛;白流蘇卻不願做一輩子情婦,她希望有一個正式的名份,雙方展開了心理交戰。在日本侵略香港時,他倆在這個被戰火傾毀之城結了婚。

張愛玲對人物,特別是婦女的觀察非常仔細,女性衣着、性情都有極精細的掌握。在小說裏,人的外貌或性情不會在一個地方就說個淨盡,而是作分配式的按次間疏描畫,讓人物形象、性格慢慢表現出來,而且愈寫愈仔細,愈寫愈具體。這個戀愛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不過卻有深層意義:戰亂城傾,使一對平凡男女結成一對平凡夫妻而且愛得久遠,這是一種很深的安慰。

小說裏的愛情發展得時鬆時緊,可成可毀,常處於一種久久不能解決的狀態,這樣的反反覆覆,拋來擲去,緊緊地牽繫讀者的心魂。

老舍的《四世同堂》有很強的控訴力,試分析小說裏蘊含的控訴力。

《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這部共八多萬字的小說,是日寇佔領中國華北時期,以北平西城小羊圈胡同為「亡城」的縮影。作品以祁家祖孫四代為中心,主要通過祁家祁老太爺和祖孫三代的痛苦經歷和思想變遷,同時又以代表民族正氣的錢家,代表民族敗類的冠家作襯托,塑造一系列性格鮮明的市民群像,展示國破城亡期間,他們經受的心靈上和肉體上的屈辱和痛苦,控訴日本侵略對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的破壞。

小說裏反映那裏的人「惶惑」地「偷生」着,顯出我們民族的無知麻木和懦弱不濟,控訴中國百姓怯懦無能的本質。此外,日寇殘暴統治、漢奸卑污心思、知識分子懦弱和苦悶,統統都在控訴之列。

試述沙汀小說的整體特色。

沙汀在加入「左聯」後便開始創作,1940年發表了最為人稱道 在其香居館 19411942年創作其第一部長篇小《淘金記。沙汀曾寫不少鄉鎮縣城的小,所以他的作品亦「鄉鎮小說

沙汀的代表作當《淘金記。小說在表現何寡母頑,白醬歹毒,兩者互相拉鋸之時,反映世俗對黃金的貪婪追逐,又對風水崇拜的非理性作深刻的人性解剖。小說也間接反映農村所謂上流社會在權勢和利益上的毆鬥,一如野獸的相互攻擊、吞食,顯示閉塞的鄉鎮社會積習難癒的痼疾。在人物刻畫方面,《淘金記》書中三股矛盾的人物寫得十分傳神,白醬丹刁鑽歹毒,林么長子凶悍難纏,何寡母精悍慳吝、姑息溺愛等,寫得栩栩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