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大陸泛政治化時期的紀實散文

大陸泛政治化時期的散文主要受解放區文學影響,有紀實散文、抒情散文、雜文,以及少量的地下寫作幾種類型。我們將逐一介紹這幾類散文的特點。
紀實散文
50年代初,大陸紀實散文發達,除受到解放區散文影響之外,還與「抗美援朝」的戰爭有關。在戰地傳來的都是正面的消息,人心一時振奮,因而朝鮮前線的戰地報告受到讀者空前的歡迎。巴金、劉白羽、楊朔等著名作家都寫過關於朝鮮戰場的文章,其中,以軍隊作家魏巍的散文影響最大。
魏巍
魏巍在抗戰爆發後加入八路軍,長期生活在晉察冀根據地(即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在山西〔晉〕、察哈爾、河北〔冀〕接壤地區的根據地),他曾以「紅楊柳」的筆名寫過詩。在韓戰爆發後,魏巍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兩次深入朝鮮前線採訪,先後發表了《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誰是最可愛的人》、《戰士和祖國》等作品,並以「誰是最可愛的人」為題結集出版,其中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更成為50年代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在這篇通訊中,魏巍截取朝鮮戰場的三個片斷:松骨峰戰鬥、志願軍救朝鮮兒童和防空洞裏就着冰雪吃炒麵的情景,塑造出中國軍人崇高、英勇的品質。比如在松骨峰戰鬥中,魏巍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慘烈的戰地圖景:
烈士們的屍體,保留着各種各樣的姿勢,有抱住敵人腰的,有抱住敵人頭的,有掐住敵人脖子把敵人摁在地上的,和敵人倒在一起,燒在一起。還有一個戰士,他手裏緊握着一個手榴彈,彈體上沾滿腦漿⋯⋯另有一個戰士,嘴裏還銜着敵人的半塊耳朵。
筆鋒似是冷靜客觀,但所選取的描畫角度,與讀者被導引的接受方式,顯然在於鼓動熱血的愛國心,以英勇殺敵去解釋戰場上血腥與殘暴的施與受。「敵人」似是可以而且應該肆意虐殺的生物,而中國軍人的失去生命,則以一種特殊的抽離方式,盡量消抹哀憐痛惜的感受,換上高昂的意氣,以建立「烈士」形象,打造成為供奉膜拜的雕塑,讓讀者讚美歌頌:
朋友,當你聽到這段英雄事蹟的時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你不以我們的祖國有着這樣的英雄而自豪嗎?
我們的戰士,對敵人這樣狠,而對朝鮮人民卻是那樣的愛,充滿國際主義的深厚熱情。
事實上,國際政治風雲變幻,這些意識形態的抑揚褒貶可能只在特定時空有效。不過,在 50年代大陸的政治體制下,當然不能容納古樂府《戰城南》一類的反戰思想。對「志願軍」的歌頌,是政治交給文藝的任務,而魏巍是成功地完成任務了。
除了以上雕像式的戰場描寫之外,魏巍還以戰鬥以外的生活場景烘托志願軍的形象。文中有一段記述士兵在冰雪中吃炒麵的情況,魏巍將鏡頭拉進,以對話形式切入,交代戰士的聲音:
「我在這裏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裏,泡上一壺茶,守住個火爐子,想吃點甚麼就做點甚麼。」
這是鼓動讀者用自己身處相對舒適的環境去體味一個由文本傳導而來的艱苦世界,從具體的差異轉化成情感上的歉疚以至敬慕。與戰場描寫並置,一剛一柔,並濟互補。當時的讀者就認為,作者把中國軍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地表現出來;他們對祖國人民的熱愛,與對敵人的仇恨形成鮮明對比,從而使中國志願軍的形象顯得更加豐滿可愛。事實上,這一類頌歌中的柔情,誘導能力往往最強。讀者會因感動而熱血,含着淚往前衝,俯首聽命於神聖偉大的號召。
請閱讀以下《誰是最可愛的人》的開首和結尾,結合以上分析,討論魏巍散文的特點。
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着;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給我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最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
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坐上早晨的第一列電車走向工廠的時候,當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時候,當你喝完一杯豆漿,提着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當你和愛人悠閒地散步的時候⋯⋯朋友,你是否意識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許很驚訝地說:「這很平常的呀!」可是,從朝鮮回來的人,會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請你意識到這是一種幸福吧,因為只有你意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更深刻地瞭解我們的戰士在朝鮮奮不顧身的原因。朋友!你是這麼愛我們的祖國,愛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魏巍散文的第一個特點是選材精準、情節安排得宜。他通過松骨峰戰鬥刻畫了中國志願軍的烈士形象,又以士兵救助朝鮮兒童,展現他們的國際主義精神,然 後通過戰地的艱苦生活,體現他們的奉獻精神。魏巍散文的第二個特點,就是以抒情推動議論,召喚讀者的感情來達成政治任務。從文章開首,魏巍就開始展現他的情感流向,引導讀者從情的角度去理解參加朝鮮戰爭的中國士兵。到了結尾,魏巍從朝鮮戰場的硝煙中跳出,思緒轉到國內相對平和的生活。他使用一連串排比句,描繪人民的日常生活圖景,與前文朝鮮戰場的艱苦形成強烈對比。通過比較,讀者對志願軍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同時,作者不遺餘力的熱情謳歌,又對讀者直接提問, 催逼讀者的情緒反應。這樣由情起,又以情結, 一往情深;在作者的引導下,讀者自然而然地與作者達成情感的共鳴,使原本生硬的政論主題,取得感人至深的效果。
這篇通訊的發表在全國引起轟動,志願軍也因此獲得「最可愛的人」的稱號。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成功,預示着特寫、報告文學在當代中國的重要地位,並為泛政治化時期的散文奠定了頌歌的基調。除這篇通訊之外,魏巍的《依依惜別的深情》、巴金的《生活在英雄們中間》,劉白羽的《朝鮮在戰火中前進》等都是朝鮮戰場紀實的名篇。此外,散文報告集《志願軍一日》等大型的紀實散文集也流傳頗廣。
不過,在1956年短暫的「百花時代」,文壇發起「干預生活」的口號。在這一背景下,紀實散文的頌歌風格發生變異,出現了若干具有批判現實意味的特寫,如劉賓雁的《在橋樑工地上》、《本報內部消息》,耿簡的《爬在旗杆頂上的人》、白危的《被圍困的農莊主席》等。不過,這些作品並非都是真人真事的報道,因此,也有論者把這些作品視為「小說」。在1957年反右派鬥爭中,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被打為右派,所以紀實散文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並沒有在泛政治化時期發展起來。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什麼是古語詞?為什麼現代漢語要吸收古語詞?

古語詞是由古代流傳下來的詞。這些詞有些用以反映過去的事物或陳舊的思想,因而只能在古漢語裏使用;另一些則繼續維持其生命力,因而可以進入現代漢語的範疇。這些進入現代漢語範疇的古語詞,有些成了基本詞,像「天」、「人」、「地」、「風」、「雷」、「火」等。這些詞自古至今在意義上毫無改變,在意義上為古語詞。現代漢語所指的古語詞,大部分都是在書面上使用的文言詞。
現代漢語使用這些文言古語詞,主要原因為:
  1. 表示莊重的色彩:例如「晉見 」、「閣下」、「逝世」、「迎迓」等,目的在於表示莊重、嚴肅,換上了別的現代語詞,就不會取得相同效果。
  2. 表示委婉的語氣:如「撥冗」、「光臨」、「謹請」、「惠顧」、「致意」等,目的在於表示對人的尊重和自謙,是一種委婉而表敬的語氣,換上了別的現代語詞,便無法取得相同效果。
  3. 表示諷刺、幽默的作用:在現代漢語的作品中,偶爾會運用一些文言語詞,旨在產生諷刺的作用,帶來幽默詼諧的效果。例如「小朝廷」、「土皇帝」、「欽定」、「御用」等都含有諷刺的意味。另外,「這樣子的電影,拍來一無是處,真是吾不欲觀之矣!」當中的「吾不欲觀之矣」,可以加強說話的幽默效果。

大陸散文發展概況

在大陸當代文學史上,散文是一種比小說和詩歌更為靈活的文體,具有抒情與敘事兼顧的特點,這使它成為記錄時代風雲和人生悲喜的最佳載體。
在泛政治化時期,大陸的散文創作受到解放區文學的深刻影響。特別是1949年以後,隨着政治社會的改變,文學必須承擔起宣傳和歌頌時代的任務,富於社會批判精神的雜文因而逐漸在文壇消失,而個人化的抒情散文也由於集體主義精神的高漲而呈衰落之勢。相比之下,以敘事紀實為特徵的新式散文,如通訊、特寫等,成為了這一階段散文創作的主要類型,而軍隊作家魏巍是敘事性散文的主要代表人物。
不過,敘事性散文的創作同樣受到時代制約,只能選擇歌頌新時代的主題,或者描寫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容,「散文通訊化」的趨勢由此而形成。這類程式化的作品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陸文壇曾出現過散文的復興。最初是在1956年「雙百方針」的影響下,老舍、豐子愷、許欽文、葉聖陶等老作家紛紛以遊記、生活瑣事、親友傳記等形式,探索新中國抒情性散文的發展,但這種個人化的寫作很快就被反右派運動打斷了。到1961年,一種帶有含蓄頌歌意味的散文在文壇興起,既相容了抒情散文和通訊報道的特點,又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形成「以小見大」、「托物言志」的「詩化」風格,楊朔、劉白羽和秦牧等是此類散文的代表作家。與此同時,在「干預生活」的口號下,一度出現揭露現實生活落後面的報告文學(又稱特寫),如劉賓雁的《在橋樑工地上》和《本報內部消息》等。夏衍、唐弢、鄧拓、吳晗、廖沫沙等人也以雜文的形式批評社會,針砭時事。然而,這些批判性的散文作品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給作家帶來不少的麻煩,特別是鄧拓的《燕山夜話》和以「吳南星」為筆名的《三家村劄記》,在1966年直接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
除上述作品外,泛政治化時期還有一些以回憶錄和傳記形式創作的散文作品,作者既有革命者,也有國民黨的將領,甚至末代皇帝溥儀等。可是,除革命回憶錄之外,其他回憶錄多以「內部參考資料」的形式出版發行。另外,在文革時期,還有一些老作家從事地下散文寫作,堅持維護個人心靈的自由。
在去政治化時期,大陸散文的發展旨在突破泛政治化時期所形成的創作模式。70年代末開始,以「撥亂反正」為目的,以「寫真實」為特點,出現大批回憶反思性的散文,而以巴金、孫犁、楊絳、黃裳為代表。此外,新時期的報告文學重現繁榮。為滿足反映時代變遷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要求,文藝界特別重視報告文學。19791986年,中國作協連續舉辦四次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的評獎,並出版專門發表報告文學的刊物,大力推動報告文學創作的發展。徐遲、柯岩、陳祖芬、錢鋼都是當時著名的報告文學作家。
到多元化時期,散文創作向五四時代「獨抒性靈」的抒情風格回歸,由側重對客觀世界的描寫,轉入到個人的自我經驗和內心情感的表達。因此,報告文學、回憶錄、史傳文學等敘事文體和雜文等議論文體不再是創作主流,抒情散文構成主要的創作方向,同時,以女性生活為內容的散文也由此興起。這一階段重要的散文作家包括賈平凹、汪曾祺、張承志、史鐵生、葉夢、唐敏等。
進入90年代,市場經濟興起,大陸社會對沉重的歷史話題失去興趣,民眾熱心於物質生活的追求,讀者的文化消費意識增強。在圖書市場上,散文成為一種輕便易讀的文化快餐。專門刊登散文的雜誌,如《散文》、《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都受到讀者歡迎。1992年,小說家賈平凹重回散文創作的道路,創辦《美文》雜誌,以期重現新文學的散文高峰。然而,這時最受歡迎的卻不再是五四時期的抒情散文,反而是30年代的閒適小品重新暢銷起來。周作人、林語堂、梁實秋等人的文風明顯影響了散文的創作方向,從而引發了90年代的散文熱。在這個創作熱潮中,除散文作家外,不少學者紛紛加盟散文創作隊伍,比如金克木、張中行、余秋雨等。學者的加入,提高了散文的知識含量和思想深度。他們的創作以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 問題為內容,以中國歷史文化現象為描寫對象,借此抒發現實關懷。這些散文常以遊記的面貌出現,又稱作「文化散文」,為90年代大陸散文寫作開拓新路。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大陸邊緣化的九十年代詩歌

在朦朧詩後的喧嘩和躁動中,詩壇走向多樣化,但卻並沒有走向真正的繁榮;相反,在90 年代,詩歌越來越邊緣化,僅在作者的小圈子中流傳。這種邊緣化的狀況,一方面是由於市場經濟的運作和文學商品化所造成的,但另一方面,也是詩人們主動的選擇。他們首先不再熱衷於爭取得到主流詩壇認可,而是傾向於依靠商業的力量,開闢獨立的創作空間。大略而言,90年代的詩歌可以分成兩大主要陣營,一是與文學權力和文學成規相對抗的民間詩人,二是以大學為依託的知識分子寫作。前者以南京的他們文學社成員為主導,後者以各地的學院詩人為代表。
他們文學社的靈魂人物韓東,在90年代提出詩歌不僅要回到日常經驗,詩人更要拒絕一切附庸地位,爭取得到獨立思考和自由創作的「民間精神」。他所謂民間實際是一個立場問題,它既獨立於意識形態,也不認同西方話語。同時,民間又強調價值取向的獨立,既捍衛作家的創作自由,也要求作家的身份自由。
在當時的建制下,大陸的作家身份必然寄附在全國各級文聯、作協等單位的會籍上。為了保證自由的實現,以韓東為首的一批青年文學家提出異議。韓東首先退出這些文聯、作協的組織,成為一名自由詩人和作家。到19985月,他又聯合南京其他兩位著名的新生代詩人和作家朱文、魯羊,發起名為「斷裂」的問卷調查。
透過他們設計的「斷裂」問卷和56名青年詩人、作家的答案,韓東等揭示了青年文學家對大陸現行文學制度的不滿。他們發現大陸知識份子的優越感和依附性不僅有精神傳統,而且也有其物質保障,也就是現行的文學秩序和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殘留形式,比如權威雜誌、各級作協,對進入圈內的中堅知識份子的控制和異化。「斷裂行動」的理想就是要提醒作家避免成為圈子的既得利益者,並認為只有退出體制、放棄權力才能保持精神獨立。當然,韓東關於民間的設想和斷裂行動有相當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這使得「斷裂」的精神很難在現實中得以實現,因而它對體制的對抗力量也就非常有限。
在這次以民間為號召的斷裂行動中,雖然引發了不少反文化的、追求粗鄙風格的詩歌出現,但面世的作品也有一些是比較成熟和優秀的。如《他們》的主要創刊人之一于堅的詩作就是 其中的代表。于堅的詩歌創作經過三個階段,在80年代初主要以家鄉雲貴高原的人文自然環境為題材;80年代中期,開始以城市日常生活為題材,進行口語化的寫作;到90年代,則進入一個詩歌實驗的階段。90年代的重要作品有詩集《對一隻烏鴉的命名》、《事件》系列,和長詩《0檔案》等。除此以外,被指為民間詩人的還有伊沙、沈浩波、侯馬、徐江等人。他們的詩歌風格各自不同,但在價值取向上有相似之處,即堅持從世俗取材,以口語寫作,對政治、文化權威堅持批判等。在90年代,民間詩人 與知識分子寫作一派的詩人發生過激烈的論爭,但這次論爭主要是意氣之爭,對當代大陸詩歌的推進沒有重要影響。
九十年代詩壇的一個重要現象是知識分子寫作。相對於詩壇反文化、粗鄙化、拋棄精神深度的創作傾向,一批學院背景的詩人提出「知識分子寫作」的命題。1988年,西川、陳東東、老木創辦《傾向》雜誌,倡導「以知識分子的態度、理想主義精神和秩序原則為宗旨的」詩歌,要突出詩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以及詩歌的古典主義旨趣。因此,評論者以為這一陣營的創作內涵比較豐富,代表作包括臧棣的詩集《燕園紀事》,西川的組詩《厄運》、《芳名》,歐陽江河的長詩《懸棺》、《關於市場經濟的虛構筆記》、《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和《哈姆雷特》,王家新的《帕斯捷爾納克》、《卡夫卡》等。此外,張棗、鍾鳴、蕭開愚、孫文波等也給歸入知識分子寫作的群體。
總體說來,新生代詩歌並非一個穩定的流派,並沒有統一的詩歌理論和創作路向,僅僅是粗略的劃分。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新生代詩歌與朦朧詩相比,仍然有自己的特點:
  1. 新生代詩歌產生於一體化文學格局土崩瓦解的時期,因而它在價值取向上具有多種選擇的可能。而朦朧詩則發生在去政治化的過渡時期,它必須要與統一的意識形態和一體化的極左文學成規對抗,因此,朦朧詩在創作方法、價值觀上的選擇是有限的。
  2. 朦朧詩具有啟蒙者的懷疑精神,強調個體命運的悲劇感,但是,朦朧詩並不頹廢,它在摧毀過去的同時又憧憬着自由,具有一種樂觀的崇高感。但是,新生代詩歌的品質完全不同。隨着大陸市場經濟興起,社會和文學都在快速物化。在這個價值真空的時代,詩人無法維持崇高的道德觀念,也不一定要扮演歷史、社會代言人的角色,而是更強調在普通庸常的人生中發現詩意,捕捉對日常生活原生狀態的感受。
  3. 新生代詩歌繼續朦朧詩的探索精神,顛覆朦朧詩注重直覺、多用比喻和象徵等修辭技巧的抒情風格,追求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變革。
  4. 新生代詩歌比朦朧詩更加自覺地爭取創作的獨立空間,不再受主流詩壇左右,同時,也比較自覺地退出社會生活,逐漸成為邊緣化的文學活動。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舉例說明語素、詞和詞組的分別

詞是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結構單位,也就成了造句的自然單位。我們造句時,總是把詞作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放進句子之中。這一特點把詞和作為構詞單位的語素區別開來,也把詞和詞組區別開來。
語素跟詞一樣,是音和義的結合體,但其功能是造詞,而不是造句。因此,語素可說是造詞的最小語言單位,而不是造句時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語言單位。另一方面,語素只能表達部分的意義,難以周全而完整地反映有關的概念。 譬如說「大學生要服務社會」 這句話,「大學生」、「要」、「服務」、「社會」等都是詞,而「大」、「學」、「生」、「服」、「務」、「社」、「會」等則是語素,可以跟其他語素構成另一個詞。由此可知,詞無論在聲音和意義上都比較固定,不能隨便更改,否則,「大學生」變成「大的學生」,這便不是原來的意思了。
詞組可以按語法規律來擴展而意思不變, 譬如「勤奮用功」可以擴展成「勤奮而用功」、「勤奮和用功」,意思跟原本的相同。詞組也是造句單位,但這是較大而不是最小的造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