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寓言的起源

寓言,就是作者別有寄託的故事。寓言有兩大要素,一是故事性,二是寄託性。這兩大要素形成了寓言的雙重結構,其表層結構是一個故事,我們稱為「寓體」;其深層結構是作者所寄託的一種思想觀念,我們稱為「寓意」
就故事性而言,寓言是虛構的短小故事。就寄託性而言,寓言的寓意不同於一般敘事作品的主題。一般作品的主題思想直接從作品的形象和情節中反映出來,言在此而意在此;寓言則必須「另有寄託」,言在此而意在彼。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一書。《莊子.天下》說︰「寓言十九,藉外論之。」所謂「藉外論之」,即假借另外的故事來說理。可是,莊子所言,僅強調寄託性, 而沒有強調故事性,所以古代作家和文論家往往把寓言的範疇劃得很寬,甚至包括一切有寄託的作品。
寓言與神話的起源有極密切的傳承關係。寓言是從神話轉化過來。這個轉化可以是直接移植神話而成寓言。這一類寓言與神話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另一種是對神話作出改造,其思想與神話是相對立的。
關於寓言的起源,除了有「神話說」外,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比喻說」。這兩種說法中尤以「比喻說」較具代表性,現分述如下。
神話說
上古神話為寓言提供大量創作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上古神話的萬物有靈觀念及其豐富幻想,同時亦啟示了寓言的擬人化和誇張荒誕的創作手法。
好像莊子便好以誇張荒誕方法來創作寓言,《莊子天下篇》記他自己「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創作寓言,便是最佳寫照。
《莊子》中的「庖丁解牛」、「匠石運斤」、「蠋蠻之爭」等,都不是取材於古代神話,但卻使用了古代神話的誇張手法。
即使是不談神怪的韓非,在《韓非子》中還可看到「三虱食彘」、「涸澤之蛇」、「虺虫兩口」 等擬人化的動物寓言。
可惜,神話的歷史化現象,使我國古代神話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這對古代寓言的取材和創作手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除了莊子、列子等人的寓言外,我國古代擬人化的動物寓言很不發 達。事實上,以動物或神話人物為主角的寓言,在整個中國古代寓言中所佔的比例並不高。這與歐洲古代寓言(比如《伊索寓言》),絕大部分以動物形象,或神話人物為主角的現象,實在有很大的不同。
比喻說
《詩經》的主要創作手法是「賦、比、興」。簡言之,賦就是鋪陳直敘。比就是比方,詩人有本事或感情,借一個事物來作比喻。興是觸物興詞,客觀的事物觸發了詩人的情感,引起詩人歌唱。《詩經》三百篇,尤其是國風部分,就廣泛使用比興手法。其中整首都以擬物手法表達感情的比體詩,如《豳風.鴟鴞》、《魏風.碩鼠》等,在形式上已頗接近後世的寓言詩。《詩 經》的比興手法在思維和表達手法上跟寓言相似,有助於後來寓言的創作。
春秋時代的士大夫從《詩經》的比興手法得到啟發,好用詩歌作為暗示的工具,以豐富其言論或外交辭令。這種運用稱為「賦詩言志」。
孔子便很重視這方面的教育,故有「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之說。
《左傳》記昭公元年,晉國大夫 趙孟出使鄭國,鄭伯不敢怠慢,設宴款待。當時鄭國處於晉楚兩大強國之間,處境尷尬。席間鄭國大夫子皮賦《召南.野有死麇》的末章︰「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該詩本是愛情詩,女子要前來幽會的情人不要心急,不要扯動 自己的圍巾,不要驚動長毛狗吠叫起來。子皮的意思是:晉國要按禮安撫諸國(包括鄭國),不要引起楚國的反擊。這種「賦詩言志」的手法,實質上便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形式。
當時除賦詩言志外,還有一種隱晦曲折的表達手法,稱為「隱語」。例如《左傳》宣公十二年載,楚國圍攻蕭國,楚國大夫申叔展向他的朋友還無社示警,勸他城破後到枯井中避難。申叔展便是用「酒曲」(釀酒用的酒母,俗稱酒藥,用以發酵)、「芎 」(山鞠窮,其根可入藥)、「河魚腹疾」(比喻因寒濕而患風濕病)等隱語來暗示應逃避的地方。
隱語和比喻,一隱一顯,但本質上是一致的,即託於他物,以此指彼。
《呂氏春秋》中有一則「一鳴驚人」的故事,記楚莊王不愛聽臣下的意見,成公賈以「三年不動不飛」之鳥的隱語勸諫他。楚莊王回答說︰「是鳥雖無飛,飛將沖天;雖無鳴,鳴將駭人。」楚莊王以「一鳴驚人」的鳥來喻意自己即將發奮圖強,大有所為。這則隱語,有清晰的寓意,亦有具體的故事情節,性質上已很接近寓言。
學者相信,隱語、賦詩言志,跟《周易》和《詩經》一樣,是促進寓言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比喻到寓言
寓言雖產生於比喻,但比喻並不是寓言。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比喻則是修辭手段。從比喻到寓言,其演進過程絕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簡單比喻 複雜比喻 寓言」這樣的一條發展路線。
在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尚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簡單和複雜的比喻。簡單的如《尚書.皋陶謨》記︰「帝(舜)曰︰『臣作朕股肱耳目。』」這裏是用「股肱耳目」來比喻大臣是供國君驅使的輔佐工具。複雜的如︰
爾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濟,臭厥載。爾忱不屬,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何瘳。(《尚書.盤庚中》)
惟︰只。
鞠︰窮、走投無路。濟︰渡。
臭︰朽。
厥︰其,這裏指船。
載︰貨物。
忱︰誠信。
屬︰著。
沉︰沉沒。
稽︰髒東西。
這是殷盤庚在說服臣民遷都時所講的話。他教訓不願遷都的臣民說,你們是自討苦吃,就像乘船渡河一樣,已經上了船,卻不願渡過去,坐待船的杇爛。不但你們自己要沉沒,大家都要跟着你們沉沒。不去考察船沉的原因,只會自己發怒,哪有甚麼益處呢?盤庚所說的,雖是比喻,但首尾完整,有明顯的情節。如把其中的「若」(比喻詞)、「汝」、「爾」(人稱代詞)等 字省去,便與後世的寓言沒有甚麼分別了。
從簡單比喻到複雜比喻再到寓言的發展線索,在以後的文獻中也可以看到。
在《孟子.梁惠王上》裏,我們可看到介乎複雜比喻和寓言之間的例子︰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指責梁惠王不知行仁政,其昏庸程度與鄰國之君相去不遠,還自以為自己比人家優勝,實在可笑。孟子在這裏明言「以戰喻」,可見這則「五十步笑百步」確是一個比喻,而且是比較複雜的一種。但它的情節比較完整,而且有人物角色,所以人們一般仍然視之為寓言。從以上例子,我們可看到寓言與比喻之間的親緣關係

神話與中國古典文學的關係

古代神話對中國文學的影響,可以從三方面來討論
1.    古代神話為後世作家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文學素材和形象。例證不勝枚舉,如屈原的《離騷》、《天問》中記述的女媧、羿、鯀、禹,都是取材自上古神話的素材和形象。《莊子》與神話的淵源最是深厚。《莊子》一書中不少人物,如伏羲、日月、馮夷、肩吾、顓頊、禺強和上述的渾敦等,都曾在《山海經》中出現。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也多少受到「銅頭鐵額」的蚩尤、「與帝爭位」的刑天的影響。此外,如《聊齋誌異》、《鏡花緣》、《封神演義》、《紅樓夢》中也有不少發人深省的神話情節。
2.    古代神話中的女媧、鯀、禹、夸父、精衛、刑天等形象表現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信念,啟發了後世文學的創作精神。屈原的「伏清白以死直」、「九死而不悔」,上下求索,堅持理想的追求,無疑從神話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支。陶淵明的「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讀山海經》),更是直接借精衛和刑天等神話英雄來自抒懷抱。
3.    古代神話中浪漫奔放的幻想啟發後世作家的思維,拓展了他們的想像力,令他們在創作上突破了時空、生死、物我、人神的限制。我們可以從莊子的寓言,屈原和李白的詩歌中, 看到縱橫馳騁的超凡想像,光怪陸離的神奇誇張。至於筆涉神怪的《西遊記》,呼風喚雨、騰雲駕霧、降妖捉怪,無奇不有,與古代神話那豐富的幻想精神,更可謂一脈相承,遙遙呼應。

「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表現了先民哪一方面的精神?

「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表現了先民哪一方面的精神?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山海經.海外北經》)
逐走︰競走、賽跑。
入日︰意思是趕上了太陽。
鄧林︰桃林。
夸父追日的故事,表現了先民與自然競爭,不屈不撓的奮勇精神。夸父為甚麼追日,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種 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夸父與太陽競走,寓意先民與旱災抗爭。又有人認為,夸父追日代表了先民對光明和真理的尋求,或者說,是與大自然競賽,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夸父死後,「棄其杖,化為鄧林」,可見夸父雖然死了,但卻沒有失敗;他的拄杖化為鄧林,寓意他的精神永遠不死,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中國神話的主題

創世神話
這類神話主要包括先民對天地開闢和人類誕生的解釋,其中尤以盤古故事最為著名︰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藝文類聚》卷一引徐整《三五曆紀》)
儘管故事出於三國時人徐整之手,但「天地混沌如雞子」的觀念卻淵源甚早。世界各地都有「宇宙卵」的神話,認為宇宙是從一個卵中誕生出來的。從鳥、蛇等動物由蛋孵化而出的自然現象得到啟示,先民設想宇宙也是破殼而生。宇宙生成的人格化、意志化過程也反映了先民對人類自身力量的堅定信任。
盤古不僅分開了天與地,他同時也貢獻了自己的身軀,為世界創造了萬事萬物︰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里,肌肉為田土,髮髭為星辰,皮毛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繹史》卷一引三國徐整《五運歷年紀》)
黎甿︰黎民。甿,與民同義。
「垂死化身」的神話傳說,解釋了天地間自然萬物的由來,體現了人與萬物同源合體,不分彼此的相互對應關係。有趣的是,這類巨人死後屍化萬物的神話,在許多古老民族的創世神話中,也在所多有。如北歐神話中的霜巨人Ymir被大神Buri三個兒子所殺,巨人的血化為海、骨化為山、頭骨化為天空、身體腐爛後的蛆蟲,化為人類。
始祖神話
除世界的起源外,先民對人類自身的起源也有極大的興趣,因而出現了人類起源的神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女媧的故事。
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說文解字》)
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人也。(《太平御覽》引《風俗通》)
泥土造人的神話,在世界各地均有流傳,如《聖經》記有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女媧神話有幾點值得注意︰(1)人是由神親手所創造的,反映先民有了作為「人」的自豪感。(2)女媧 神話應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女媧造人反映了人們對女性延續種族作用的肯定。(3)故事強調了「富貴」、「貧賤」的階級之別,反映出後世的等級觀念,這應是後來才加入的材料,並非原始神話的原貌。
自然災害神話
征服自然災害,是古代神話的重要主題。這類神話以羿射十日和鯀、禹治水為代表,表現了先民遭受自然災害的經歷和征服自然災害的願望。如女媧除造人之外,還曾修補蒼天︰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覽冥篇》)
四極︰天的四方極遠之處。
爁焱︰火勢蔓延的樣子。
顓民︰善良百姓。鷙鳥︰猛禽。
攫︰用爪抓住。
女媧煉石補天,反映了先民設法抵抗自然災害的不屈不撓精神。有關治水的神話,可見《山海經.海內經》︰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堙︰填塞。
羽郊︰羽山之郊。
羽山,傳說中的地名。
復︰腹的借字。 布土︰布,分散;
土,指息壤。
世界各地均有以洪水為背景的神話,如《聖經》記上帝使洪水氾濫在地上,毀滅天下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上古洪水為患,形成一種集體表象,伴隨着神話而代代相傳。鯀為治洪水,盜竊息壤而遭天帝所殺,破腹而生禹。禹最初沿用「堙」的治水法,後來並用疏導的方法,最終得以成功,為民解憂。禹的成功,絕非僥倖,「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歷盡艱辛,才能成功治水。
戰爭神話
為了爭奪更多的自然資源,氏族部落之間常發生爭鬥,後來更發展為大規模的戰爭。先民把帶領自己部落取得勝利的祖先加以神化,遂形成了戰爭神話。
中國的戰爭神話主要是關於黃帝部落與其他部族的戰爭。如黃帝姬氏部族和炎帝姜姓部族在發展遷徙過程中便發生了戰爭:
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帥熊、羆、狼、豹、貙、虎為前驅,鵰、鶡、鷹、鳶為旗幟。(《列子.黃帝篇》)

帥︰統領。羆︰人熊。
貙︰形狀像貍的一種猛獸。
鶡︰傳說中一種勇健的鳥,形狀像野雞而比野雞大。
黃帝與赤帝(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行其志。(《大戴禮.五帝德》)
值得注意的是,黃帝能軀使熊、羆等猛獸助戰,可能代表了黃帝呼召這些以動物為圖騰的部落參與戰爭。黃帝的勝利,導致炎黃兩大部族的融合,華夏民族自此開始形成。後來,又發生了黃帝與蚩尤之戰。
以下一段有關蚩尤的描述文字,可以描述一般人對蚩尤的形象:
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 太平御覽 》引《龍魚河圖》)
造立︰製作。
兵杖︰械杖、棍棒之屬
蚩尤常被描述成為醜惡的神話人物,半人半獸,跋扈凶殘,是惡勢力的象徵。其實,蚩尤也不是一味的野蠻勇悍,他懂得冶煉金屬作兵器,可見蚩尤的部族有一定的文明程度,並不下於黃帝的部族。事實上,在秦漢時代,蚩尤更被視為兵器的創始者而受到崇拜
關於黃帝與蚩尤之戰,《山海經.大荒北經》記云︰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黃帝戰勝蚩尤,進一步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融合。
發明創造神話
先民在實際生活中發明和創造了許多器物、製作方法和知識技能,他們把這些智慧和經驗歸結於本部落、本氏族的神話英雄身上,如后羿和蚩尤分別被視作弓箭和兵器的發明者。其他又 如:
漁獵
(伏羲)作結繩而為网罟,以佃以漁。(《 易傳. 繫辭下》)
(伏羲)教民以獵。(《尸子.君治》)
數字伏羲作九九之數。(《管子》)
文字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精神篇》)
醫藥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務篇》)
這類神話反映出神話漸趨人性化的發展趨勢,自然神逐漸被人 類自己的神所取代,突出了人類的主體性。

孔子與門生宰我的對話,說明了「神話歷史化」的文化現象

孔子與門生宰我的對話,說明了「神話歷史化」的文化現象
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予聞諸榮伊言︰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 曰:「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大戴禮記.五帝德》)
孔子對鬼神之說一向採取「存而不論」的態度,他曾說︰「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和「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
許多神話人物,來到他口中,都被改造成真實的歷史人物。黃帝在《山海經》和《淮南子》中本是神話人物,古代應該流傳了不少有關他的神話傳聞。
據《大戴禮記.五帝德》所記,宰我聽聞黃帝存活人間三百年,大惑不解,因而生出「抑非人邪」的疑問。孔子卻把存活三百年的傳說,強解為黃帝「生時百姓蒙受他的利益百年,死後百姓敬畏他的神靈百年,亡後百姓蒙受他的利益百年」。
孔子對黃帝神話的曲解、改造,正好反映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怎樣把神話歷史化,使之載入史冊。從神話承傳的角度看,神話一旦轉化為歷史,本來的面目便難以保存。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神話的出現與保留發展

能夠保留下來的完整的神話為數不多,只能靠出土文物和文字記載中勾畫出神話的發展脈絡。
中國在遠古時代曾有過豐富的神話傳說。1976年在內蒙陰山山脈狼山地區的原始人岩畫中,已發現了幾幅原始天神圖。商周青銅器中的「日中鳥渦旋紋」,便是來自上古「日中有鳥」的 神話傳說。雖然神話的產生很早,但用文字記錄下來則較晚。有關先秦神話的面貌,除了《山海經》等書中記載神話較集中之外,其餘則散見於《詩經》、《楚辭》、《左傳》等各類典籍之中。不過,這些材料往往零散不全,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不多。
《詩經》中的《商頌.玄鳥》和《大雅.生民》,是神話色彩十分濃厚的詩歌。《商頌.玄鳥》的「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提到簡狄吞鳥卵而生契;《大雅.生民》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也述及姜嫄覆上帝足迹而生稷。二詩分別記錄了商族始祖契和周族始祖稷誕生的神奇經歷。這些故事反映了先民母系社會中「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社會現象。
《楚辭》保留的神話材料比較多,尤其是《天問》一篇,作者對古代神話、傳說提出了許多探索性的疑問,因而保留了許多寶貴的神話素材,例如《天問》中便提到了「羿焉彃日?」
此外,也有一些神話保留在《左傳》、《國語》、《逸周書》等史書之內。作者收錄這些神話的原因是為了說明古代的史事,所以書中神話大多經過改造。不過,我們還能從中看到古代神話的一些蛛絲馬迹。如《左傳.昭公元年》記高辛氏的兩個兒子 閼伯、實沉,不能和睦相處,結果被遷往兩處,分別掌管商星和參星。這則神話其實是先民對商星和參星永不相見所作出的神話解釋。
先秦諸子著作中同樣保留了一定數目的神話材料,《莊子》自言「寓言十九」,其中有不少來自神話。如河神和海神的神話在《莊子.秋水》中被演化為河伯「望洋興嘆」的寓言故事。其他如《孟子》、《墨子》、《韓非子》等也可看到一些神話的材料。
《穆天子傳》,不知成書於何時,但至晚在戰國魏襄王(前318—295在位)時已寫定。《穆天子傳》是一部神話性質的歷史小說,記周穆王駕八駿征戎族,西游瑤池會西王母的故事,神話色彩十分濃厚。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相呂不韋集門客三千人編撰而成。全書二十六卷,雜取儒、道、墨、名、法、陰陽諸家學說,保存了許多先秦百家學說和古代史料,其中有關顓頊、帝嚳、禹的故事帶有極重的神話色彩。
在所有古代文獻中,《山海經》所保存的神話資料最為豐富。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巫書,是古代巫師們傳留下來,經戰國初年至漢代初年楚國或楚地的人們(包括巫師)加以整理 編寫而成的。《山海經》分為《山經》五卷、《海外經》四卷、《海內經》五卷、《大荒經》四卷,內容十分龐雜,除神話傳說,還涉及地理、歷史、宗教、民俗、生物、植物、醫藥等方面的資料。
《山海經》中以海經、大荒經的神話色彩最為濃厚,當中記錄了一些異國人的奇異相貌、習性和風俗,如貫胸國、羽民國、長臂國、不死國、大人國和小人國等,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想像奇 特的神話,如鯀禹治水、刑天舞干戚等。《山海經》中的神話,有不少已具有清晰的輪廓,結構相當完整,如夸父逐日、大禹和西王母的傳說,以及聖地崑崙山的神奇景象等。
西漢及此後的其他文獻中仍不斷有新的神話出現,或是對舊有神話進行補充,其中最重要的是《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招致門客編成,共二十一篇,是西漢一部大著作。
《淮南子》以陰陽五行和道家思想為主,雜糅各家學說,其中收錄了不少神話故事,如《地形訓》就有海外三十六國、崑崙山、禹,以及九州八極等神話。其他如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著名神話,均可見於《淮南子》

神話的演化、人格化

中國古代神話雖然十分豐富,但經過歷史的沖刷,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卻大多是一些零碎的片段。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神話的歷史化,把天神下降為人的祖神,並把神話故事當作史實看待。
與此同時,在神話歷史化的過程中,許多神話都被改造,使其成為某種現實事件。如堯、舜、禹本是具有神話特徵的人(神),孔子卻將之看成為真正的歷史人物。結果,堯、舜、禹的超自然神性慢慢消失,其行為變得完全符合人間常理和道德標準。
又如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縉紳先生難言之」,我們可以想像,許多神話材料因此而遭刪去或改造,神話的消亡也就變得無可避免了。
某些古代神話也演變成寓言。事實上,神話本含有一定的哲理性,後世學者、文人常將神話改造為有所寄托的寓言。先秦諸子中,「寓言十九」的《莊子》,便可看到《山海經》神話的影蹤。
如《莊子.應帝王》︰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鯈與忽謀報渾 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息︰呼吸。
這則寓言本源自《山海經.西山經》︰
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莊子》中的渾沌明顯脫胎自「渾敦無面目 」,莊子加工改造後,神話便成為宣揚道家「順物自然」思想的寓言。
此外,某些古代神話被道教改造,成為仙話。所謂仙話,即指講述通過修煉或仙人導引,以達到長生不老或幻化成仙的故事。仙話中的主要人物,如黃帝、西王母等,都來自上古的神話。《山海經》中的西王母原是這樣的︰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山海經.西山經》)
勝︰一種首飾的名稱。 五殘︰指種種殘害人們的東西。
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山海經.大荒西經》)
西王母本是半獸半人之神,面目猙獰,原始野蠻,專職掌管瘟疫刑罰。可是,在偽名東漢班固所撰,實則可能出於六朝人手筆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中,西王母卻搖身一變,成為掌握不死藥和仙桃的美麗仙人︰
西王母與上元夫人降帝,美容貌,神仙人也。(《漢武故事》)
王母上殿……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靈人也。(《漢武帝內傳》
從西王母形象的改變,可看到古代神話怎樣演變成道家方術之士的仙話。

神話對於中國文學的影響

中國在遠古時代曾有過豐富的神話傳說。不過,由於時代久遠,再加上儒家對神話採取排斥的態度,致使上古神話大都未能完整保留下來。
儘管如此,古代神話卻為後世文學創作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題材、靈感。如屈原的《楚辭》、莊子的散文、李白、李賀、李商隱、蘇軾的詩歌,都用了許多神話資料。
《莊子》中的寓言也多是改寫自古代的神話。神話對後世小說、戲曲的影響也很大,如明清小說《西遊記》、《鏡花緣》、《聊齋誌異》,元明戲曲如《柳毅傳書》、《張生煮海》等,無不可看到古代神話的影響。《白蛇傳》更是同時覆蓋了小說與戲曲
除神話外,寓言的起源亦甚早,從先秦時代便出現。大抵而言,寓言雖遲於神話產生,但被書面記錄卻要早於神話。先秦寓言繼承了神話藝術,不斷發展,經歷漢魏六朝、唐宋,名家輩出,從未中斷。
就文學發展的角度來說,寓言是中國小說的源頭之一,它直接啟發漢魏六朝志怪野史和志人雜事小說的成 長,並影響了唐宋傳奇及明清小說的發展。名著如《西遊記》、《鏡花緣》、《聊齋誌異》等小說或多或少都具有寓言成分。
對比神話與寓言,小說對我們來說比較熟悉。一如上述,小說其實與神話、寓言有極密切的關係。唐宋以前,小說以談鬼說怪為主要內容,受到神話與寓言的影響亦最明顯。
元明伊始,史傳記載成為歷史演義的重要根據,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和歷史傳記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三個最重要的源頭。在內容與形式上,小說固然對戲曲、戲劇等文學體裁有重要的影響,而作為中國俗文學的代表,小說的讀者面既廣又深,無論從文體、主題思想等各方面都與社會愈來愈接近,因此小說是研究當朝社會形態、思想的重要憑藉。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山海經》中所記的四方神有什麼特色?

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北方禺彊,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青蛇。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 山海經.海外經》)
祝融、蓐收、禺彊、句芒︰神的名稱。
珥︰耳朵懸掛。

《山海經》所記諸神形貌,多是動物形軀的拼湊,如鳥身龍首、龍身鳥首、馬身龍首之類;或逐漸有了人的形貌,出現了初步的擬人化,以半人半獸的形象出現。如這裏所記的四方神,或 獸身人面,或人面鳥身,或鳥身人面,兼有人和動物的形體特徵。
這類具多種動物特徵的神,可能便是圖騰形態多樣化的具體表現。先民相信某種動物、植物或生物與氏族有特殊的關係而對之崇拜。
被崇拜物便是該氏族的圖騰。隨着氏族部落的兼併、聯盟,便出現了融合幾種以上圖騰物的綜合圖騰。
《山海經》的諸神形象,便可能源自這種綜合圖騰。此外,隨着社會的向前發展,圖騰崇拜也就慢慢滲進了人類對自己祖先的崇拜因素,《山海經》中某些神便也就兼具了半人半獸的特徵了。透過研究《山海經》,我們不僅可看到古代神話的風貌,還可窺視上古先民的思維和文化。《山海經》可以說是研究古代神話和文化的一座寶庫。
西漢及此後的其他文獻中仍不斷有新的神話出現,或是對舊有神話進行補充,其中最重要的是《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招致門客編成,共二十一篇,是西漢一部大著作。

《淮南子》以陰陽五行和道家思想為主,雜糅各家學說,其中收錄了不少神話故事,如《地形訓》就有海外三十六國、崑崙山、禹,以及九州八極等神話。其他如女媧補天、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等著名神話,均可見於《淮南子》。

「羿射十日」的故事是神話嗎?

「羿射十日」的故事是神話嗎?
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淮南子.本經篇》)
猰貐︰獸名,其形各說不一,或人面馬足,或蛇身人面不等。
鑿齒︰半人半獸的怪物,齒如鑿。 九嬰︰火火之怪,能噴水也能吐火。
大風︰即大鳳、大鵬。
封豨︰大野豬。
修蛇︰長蛇。

「羿射十日」是典型的神話。所謂神話,就是遠古人類對所觀察或經歷的自然界或社會現象的解釋或說明,只是經過了「幻想」的加工,成為想像中的「神化」了的現實生活。
「羿射十日」中的「十日並出」,可能與十干紀日的測量太陽運行軌迹有關,同時也是先民對旱災成因的理解。與此同時,神話也反映着遠古人類對征服自然(或社會)的願望。羿戰勝旱災和凶惡野獸,成為大英雄,這正好反映先民對征服自然災禍的熱切願望。
神話是人類社會童年時期的產物,它反映了古代人們對於世界一種幼稚的認識,面對變化多端的天地萬物和難以捉摸的自然現象,好像天地形成、星宿運行、風雷雨電等都使先民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神秘和敬畏的感情。地震、洪水等大自然災害,還有人類自身的生老病死等,尤其令先民感到迷惑驚奇甚至恐懼不已。先民憑藉自身的生活體驗,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種種超自然的神靈和魔力,並對之加以膜拜,神話由此而產生。

文學是什麼?文學有何時代意義?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文體?

文學是什麼?文學有何時代意義?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文體?
「中國文學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光輝燦爛。」 相信沒有人會對這個講法有異議。問題是,究竟「文學」是什麼?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極其複雜,因為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文學都有不同的理解。
在先秦時期,「文學」泛指《詩》、《書》、《禮》、《樂》及其他有關政治制度的所有文獻。
及至漢朝,人們開始分出「文學」和「文章」的觀念。「文學」指「學術」,「文章」則指「語言的運用」,包括辭賦、史傳之類的文體或辭章方面的能力。
魏晉以後,又有所謂「文」、「筆」之分。當時一般人認 ?「有韻者」為「文」,「無韻者」為「筆」。有的人更認識到有韻之「文」要通過美的語言形式(聲律、藻飾等)來抒發感情。無韻之「筆」則主要指當時書記、章表、教令之類的實用文。此時期「文」的概念已經比較接近今天的「文學」定義。
時至今日,對文學的理解,還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不過,從現在一般人的人士來說,「文學」的意蘊大抵不出以下的範圍:
  1.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文學用藝術化的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特定的社會生活、表現獨特的感情;
  2. 文學給人美的感受,同時又使人受到廣泛的人生啟示;
  3. 文學包括神話傳說、詩歌、小說、散文等體裁,以及戲曲和影視作品中的某些內容。
事實上,各種文體,無論詩詞、散文,還是小說,都有其獨特的體例與功能,文體之間本存有界限。最重要的是,各種文體都有一個從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的過程。一方面,各種文體的形成和成熟的時代不同,有先有後。如詩歌和散文早在商周時代已經出現,但白話長篇小說到宋元之際才形成;另一方面,各種文體從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過程的長短也不同,例如小說,從遠古神話到唐傳奇,經歷了極其漫長的時間,而賦的形成過程就短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