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 星期六

恭送「孫子」戰神歸位

  孫子兵法,篇章十三,實是一部應用廣泛的鉅著經典,也是歷代帝王將相爭先必讀的治國大著,孫子著其兵法,由著眼於戰前承平時期的戰備整備,走筆到戰時的運籌帷幄,從作戰用兵,到戰後處理,循著他的十三篇思維,從中咱可是得到一個完整而嚴密的兵思結構。
 
  今咱拜讀完畢,受教於「孫子」,指導咱內化「兵法」,形成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且分享於臉書眾友、大夥參考指教,並對愚吾提點教示,使之文韜更上一階,素養更高一樓,吾維江湖「十三職技」是否受用?對咱自個兒而言確實受用,對大夥不棄之眾好友,實不敢妄下論評,況何大夥之成就均在咱家之上,豈有咱為文抒墨之空間。
 
  咱斗膽抒文也只是喜歡弄弄筆墨(也只剩僅有之小能),其「思」也是難登廳堂之愚思,只供自個兒疏其愚思愚趣,也是既以成章也就順勢分享大夥,在茶餘飯後上臉書時,解解悶!聊勝於無!不然現在「臉書」之上,到處口誅筆伐,筆戎相見,弄得大夥緊張兮兮,不得心靜安寧,咱雖拜讀的是「兵戎」書卷,但思得內化地是現實生活的吾維職場職技,書墨此文也是咱自個兒的「真人真事」,傷不了大夥的。
 
  書此,收筆洗硯,合頁「兵法」,置於信手可得之處,另置吾維江湖「十三職技」偏隅案前,提醒自個兒,時時韜光養晦,處處見其「兵法」,讓自個兒充滿能量,凡「做人」都能「不戰」,有理有據,凡「處事」都能「屈敵」,章法合一,力求自個兒在實力的基礎上以智謀取勝,而不是簡單的以力抗衡,這是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結論篇。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用間

  此篇「用間」兵法是咱領悟最不透澈的兵法之一,但它卻是兵法十三當中最重要的兵法,「老孫」自個兒不都說了用兵最高的指導原則「不戰而屈敵之兵」是為用兵最高藝術,然軍以戰為主,為達求勝之目的,人命犧牲、物資損耗雖是殘酷無情,但實是在所難免,有道:「多算勝;少算不勝」,「多算能少犧牲;少算則不可勝」所以,「用間」始為是十三最高明之兵法,謀蒐情報以達「知彼」目的,消化情報反瞻「知己」優、缺點,掌握優勢,強化劣勢,為將者多「用間」一分,多一分「勝算」,少「用間」一分者,多一分「挫敗」。
 
  「老孫」的「用間」思維即是「先知」作為,多掌握一分敵情,多勝算一分,咱悟用於職場即是以「成本觀念」出發,內化成「先知」職技,趁主敵(公司)還未清楚咱「真本事」之前,一定要保持「大智若愚」,以「觀察」為「用間」;與次敵(同事)交流,採「階層同流、老二思維」之「用間」。
 
  以咱為例,憶昔十載前,走馬職場小職之時,在「董座」尚未面召之前,咱即以「沉潛」之姿,「觀察」「用間」,咱公司為典型家族「傳產」企業,公司高層普遍缺乏資訊「管理」認知,「勞」、「資」關係還停留在「員外」與「長工」階段,同事間交流,也是以「師傅傳徒」的方式進行,人為管理氣息濃厚,被傳統經營方式拖著走,咱料準主敵(公司)形勢,即得「先知」結論,隨即歷時一月,暗地展開「公司硬體成本(產能、耗能)之調查」,「用間」察蒐現場硬體設備「現耗」、「實產」現況之「情報」,搞清生產流程來龍去脈,精準分析所得資訊,並加以內化吸收,隨之將內化吸收之「情報」資訊,轉成公司聽得懂地「數據語言」,留存於自個兒「專業智庫」當中,保持待戰而「不戰」,適機出擊勢能「屈敵」。
 
  時經兩月,咱再順勢推出有別於公司委外廠商所設計的「進銷存」軟體,咱「用間」重點著眼於公司「人性」中之「貪性」,同事「學習」過程之「惰性」,咱藉「免費」之利,誘其公司興趣,「校對」之名,學習「簡單」,補強「管理」,以達鞏固咱家現職地位,姑且不管咱現況心態如何?還在「用間」什麼?公司終究還是採納了咱家吾維「用間」後之作為,現在還在咱職場上奔馳運行,此「吾維職技」只能意會,無法言傳,這是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十三。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九地

  「九地」兵法與前篇「地形」兵法,對愚吾來說實在差異不大,說來慚愧,昔想,「黃埔」軍官養成教育期間,咱算是同窗將門之前,偏隅無名之一卒,終日只知矇混,不思積極進取,僅靠挾「同窗兄弟」之餘勢,狐假虎威,橫行「校方」一隅,僥倖畢業後,順利進入「國防」,得其軍方「軍職」一席,「掐央(台語)」「軍旅」十年,當下能知國境「四地」,海峽諸島,捍守台澎、護衛金馬,能十載平安,已屬「祖上保佑」,能不惑之年尊嚴「退場」已算「兄弟不棄」了,哪有其天分徹底領悟「十三兵法」,熟悉其真正骨髓精要,但不管如何,然其吾維退其「國防」戰場,須面對現實職場,只得重新另悟「孫子」「九地」之說,「孫子」「九地」重作戰地區的分類,對於不同地理形勢,應有不同的用兵要領,其精要是在讓用兵者之思維與軍隊行動能「齊一」及使軍隊隨著用兵者之思維來適應不同地區之作戰,並突顯「兵情主速」、「並敵一向,千里殺將」等問題。
  愚另之思,咱雖眼看得是「九地」兵法,但讀到地卻是「九地」裡,兵將「思行」齊一的精要,經咱愚悟內化後,然衍生出吾維江湖「情緒職技」,愚以為「九地」用兵要領,非「孫子」想要意表的重點,而是想告訴愚掌控「情緒」更為重要,如咱「十三職技」之------地形所說:「思想觀念越趨一致,行動越能密切配合」,換而言之,誰能親臨現場慰問,就地解決真正需求,去看高層看不見的真實面相,去聽底層內心不敢訴說的真正聲音。
  吾維呀!「呵聽各眉跳將」(台語),這道理誰不知曉?你以為容易嗎?是呀!說得比唱得好聽,咱要是真在「軍旅」期間,習得此「九地兵法」骨髓精要(情緒掌控),那咱現在可是國防高層嘍!哈!哈!
  說實現今吾維,不比當年之咱差,歷經多年沉潛磨劍,一直是多用心,少動口,多用腦,少動氣,而今總有些毫善小為的修練在身加持自個兒,現今職場之上,終能安職適所至今,職場同事不敢撼搖;生活之中,同窗好友依舊不棄,情意長流,適時相挺,雖然「軍旅」時期錯過「孫子」「九地」兵法,造成黃金十載,無功無業,但今悟重習兵法衍生出吾維江湖「情緒職技」,堪稱尚未晚矣,雖然覺悟晚了些,總算還能聊表安慰「孫子」書墨「九地」兵法的用心,這是咱現況地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十一。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火攻

  火,燒也,文明之源也,如果運用得當,是可給生命帶來光明,是能給萬物創造幸福生活的,若是使用失當,「祝融」肆虐,輕則損人害己,重則國破家亡,所以,「孫子」早就領悟了「火」威力強大,知道「火」有著劇烈的攻擊力,它有毀滅人力、物力、財力的致命特性,如運用於兵戎之上,可謂是一種速戰速決的代表性戰法,故「孫子」著此兵法是希後世明君賢將者,應慎之又慎,其思在提出「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的慎戰思想,三國的「陸遜計燒,諸葛百里」、「孔明借風,火燒赤壁」,都是「火攻」的典型。
  咱對「火」之體悟,「火」者「炎」也,咱愚悟內化成職場「職技」咱稱之為「慎怒」,「慎怒」並非「不怒」而是有效「發怒」,如果「動氣」能使偏鋒之人走回正軌,混沌之事豁然清朗,那這「怒」就該發,反之,如「動氣」而不能改變現況,那除了讓事物變得更糟外,更突顯自己領導無能賠了自個兒形象,在旁人眼裡除了霸道「大老粗」外,似乎也找不到更貼切的形容詞,軍旅期間,尚稱有人幫您撐腰,兄弟幫忙相挺,若在「職場」依舊我行我素,少了吾維這「慎怒」職技,想要在職場立馬一方,恐怕是沒人會「鳥」您吧!,如果您現在真的還在職場,那咱家就真的佩服您啦!
  舌頭雖然不重,但真的鮮少有人能夠控制它並且運用自如的,現在咱家在這職場上,雖然看不慣的事情還是很多,打咱進入現職職場,即尊「孫子」火攻篇,修練「慎怒」職技,時至今日,雖還有「動氣(大是大非)」之時,但至少已練就「慎思」、「修口」(咱家早已揚棄三字真經,不練五字大法了)之小修為,咱道:「話到舌尖留情三分,容人一尺寬己一丈」,少用舌,多用腦,形顯憨拙,大智若愚,持恆修練「慎怒」,放眼長遠職途。
  「慎怒」是高明的作為,如果您是頭「獅子」,是無須「獅吼」來證明您是頭「獅子」的,如果任意「獅吼」(發火),要是哪天「喉嚨」(指揮)倒嗓,反而自曝其短,那時別人管您叫「病貓」,那就得不償失嘍!您是「獅子」?還是「病貓」?,問咱是啥嗎?哈!哈!,咱要是真「吼」一聲,怕是非「獅」更非「貓」,而是條江湖人中「龍」(小小臭屁一下)哈!哈!,這是咱家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十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地形

  此篇兵法,孫子主要論述於作戰前,將領治軍應知之事項及對特殊地形的作戰要領、敗兵意義,還有將領本身所負之重大責任之細訴。
  咱愚想,「地形」所形成的自然氣勢是巨大的,是人為不可逆的,若想短時間之內以「人定勝天」的「人微」力量,改變「地形」而利於我方,無疑是「癡人說夢」且是緩不濟急,也是實非高明為將者所為慮採,所以,咱以為「孫子」應是以「人」為基主出發思考,依順「地形」之優、劣勢,安人適所,避害趨利,更進提醒為將用兵者,除重視對「地形」的研究和運用外,更要著重軍旅承平時期的戰務訓練等,這是咱領悟「孫子」的「地形」兵法,咱意稱「天地人三合一」的為將之道。
  在咱職場裡,咱解讀「地形」就是環境,同事相處關係是「環境」的一種,跟高層相處更是一種「環境」,想要在職場讓高層佩服、受同事敬重,是要下點功夫的,掌握「環境」雖無捷徑但還是有短效方法的,平時,多用眼睛觀察「環境」,遇不熟悉之環境或狀況曖昧不明時,保持「大智若愚」之態勢,柔軟彎腰之身段,顯其「寡言」少用舌頭,多用腦袋「模擬」解決之道,留存心中,快速累積自個兒內在素養,使己胸有筆墨,腹有巾綸,讓自個兒眉宇間,散發出一股自信之氣且無僭越之心的人,讓大夥對您的感覺雖是「寡言少語」但又「高深莫測」,是個讓人安心而不用加以防範的人,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形成大夥心中所依靠的「環境」,不可或缺的「地形」。
  「思想觀念越趨一致,行動越能密切配合」,憶昔,咱初任職場沒多久,受「董座」面召並示下,重塑「公司管理文化」書立「管理規範」的任務,咱即席允諾(因咱知機會來了),依咱既有「黃埔專業」及自個兒的「環境職技」之思維,開始建立公司「人」、「物」的書立「管理規範(SOP)」計畫,咱當愚思,一般咱們所接觸到的「管理」定義,大都是「管人」「理物」,然咱此思卻是背離常規,一反常態,反向思維,咱以為「人」是用「理」的,「物」才是用「管」的,人是「活」的,凡事先行述「理」基層,優先解決底層問題,後而適才安人,置職適所,方收使「人」安於職場,樂在工作之效;物則是「死」的較為單純,掌「管」「物料」首重特性,凡舉「吃電的」、「怕潮的」、「較重的」、「較小的」等特性,賦予特有ID(編號),容置適當之位置,再加上數據資訊電腦化,形成即時控管數據資訊「無紙」辦公室,時而至今,咱之作為仍在職場中運行,書此,咱硬把孫子「地形」兵法,硬坳成「為將之道」,解釋成吾維「環境職技」,不知「孫子」會不會不高興,也不清楚這樣「硬轉」是否行不行得通,哈!哈!大夥沒意見的話,那這就算是咱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十了。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行軍

  行軍,哈!哈!不會吧!咱可是「草莽步兵」呀!這兩條「鐵桿」之腿,可非浪得虛名,真言「行軍」咱可走多了,現在硬要咱言其這「行軍」實無多大意義,一來,咱已軍退多年,早已不「舞刀弄槍」了,二來,時已「天命」有得也只剩「禿筆鏽刀」,給咱家眾好友們!寫寫茶餘小語,墨墨飯後小文,連絡大夥情感,愉悅大家心情,這篇說實,與咱職場還真不太搭嘎,若真論及孫子「行軍」,咱家眾兄弟哪個不是「孫子」門生,又哪個同窗不是「孫子」化身,哪輪得到咱在這「論行道軍」呀!,吾愚思之孫子「行軍」兵法,重點乃是將行軍與作戰合而為一,著重「令之以文,齊之以武」的治軍思想。
 
  咱,回思軍旅時期,草莽駑鈍,不懂「行軍」之道,總自以為是,橫行於「軍旅之途」,終經十載,「行軍」違規不斷,時望其未來「軍旅之途」,艱辛險阻,再走下去恐出「大事」,幾番思量,最後決定申請「撤銷軍旅行軍執照」,退出「軍途」。
 
  然入「職場之道」後,基前車之鑑,咱可痛定思痛,重修孫子「行軍」兵法,而有今之吾維「善慮」職技,咱現「職場途中」,總是「謹言慎行」,不關咱事,決不好奇,自大攪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為了他人之事猛「拉滴賽(台語)」,而影響自個兒的「職場之途」,真有人(同事)求助,也要量力而為,絕不「職技」盡出,到時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讓自個兒捲入其中,那還真是救不了別人也傷了自個兒呢!,吾思:人各有路,不盡相同,所遇問題,當然各異,你的「行軍」規則未必高明,所以還是「趕自己的路」要緊。
 
  咱思了又思,想了又想,孫子「行軍」兵法是想告誡咱,職場之路是漫長的,行軍時,想要平順安穩的走下去而不被排擠,須「謹言慎行」、「寡言慎怒」,養成「善慮」的習慣,行事之前先想一下,語到舌尖須留三分,職場行軍之時,處處留意「企業」眉角(台語),行軍途中注意「交通號誌」,如不小心踩了他人「紅線」,企業「警察(幹部)」就算不開「紅單」,恐怕也得「記點」,最後還要列入職場「黑名單」!那才叫「行百里、半九十」呢!芻蕘之見僅供參考,這是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九。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九變

  「軍以戰為主,戰以求勝為目地」,然實戰場之上,軍情萬變瞬息,為人將帥指揮者,自當負作戰成敗之重任,所以,面對突發之情況,在某些情況下,可「君命有所不受」以權宜區處,不拘常規,根據情況,靈活運用,孫子強調要考慮變通的方法,要兼顧利害,有備無患,窮極變通就是。
 
  要咱解讀「孫子」「九變」兵法,實有「困難」,就算「硬為」解讀,恐也是最難理解的一篇,咱為啥十年軍退?不就是未能領悟「九變」兵法,咱這顆「恐固力」(台語)的腦袋,硬得比「花崗石」還硬,能十年平安軍退,就已算是完美結局了,還要怪誰呢?只怕此篇兵法「只可意會,而無法言傳」,咱就斗膽以「思變」應「九變」,以「不變」應「萬變」啦!
 
  「退軍之校,豈敢言勇」,吾思如因軍退而能開始「思變」,只要能得其孫子「九變」兵法而成吾維「一變」職技,那也算是「因退得福」之收穫了,豈敢遑論走筆「九變」兵法,辱其「孫子」兵法美名,留後傳世美意。
 
  愚悟,孫子「九變」兵法,本無一定之規則,亦無特定方向可循,吾已說:此兵法「只可意會,而無法言傳」,吾維俗話一句就是:「見招拆招,順勢而導,以四兩之勢,力搏千斤之益」,經咱職場體悟內化始成吾維「靜變應萬變」之職技,此吾維「一變」職技,著重心法(懂得彎腰是成熟、避免鋒芒秀過頭、放下身段為高手、未到關鍵不出手。),運用巧妙,全靠一心,吾維職場實例甚多,無法言喻,咱以一笑話(這可是咱真實實事)做結尾,能意會的好友,請吸收留用,不以為然的同窗,一笑休之。
 
  咱任連長時,因「政戰」業務疏失,蒙「營輔」召其營辦公室「訓勉」(時已午夜一點),「營輔」令其咱徹夜「督導」咱「輔座」完成業務,咱,不以為然即以明日尚有「任務」執行為由「拒絕」,但咱附言但書,若咱連「政戰」業務若有缺失,連帶之責算咱一份便是,時與「營輔」意志相左,當時「營輔」直指咱「抗命」要送辦,並破口辱罵咱是條「豬」,人話聽不懂。
 
咱時臨機運用「一變」兵法,曰道:
一、咱「抗命」要送辦很害怕。
二、咱是條「豬」,人話自然聽不懂,但「營輔」您的話,咱可是聽得清清楚楚的。
 
  講完後,咱轉身就走,只留「營輔」一人臉紅脖子粗,氣得聲稱非送咱法辦不可,隔日,師監察官即刻約談,問其原委,咱也慢條曰道:
一、咱無抗命,也無口出「不遜之言」(咱當時講話不帶髒),如有請證據明示。
二、「營輔」說咱「抗命」,實過其言,當下咱已建言「政戰」業務處理方式,但與「營輔」意志相左,時咱見「營輔」正值「氣頭」,咱頓時想起「管教互助」,兩方氣頭之下應先隔離,然當時,四下無敢攔之人(都是義務役官兵),咱只好「自行管教互助」了。
 
  當然,這稱不上「九變」兵法,只能稱之「巧變」,要是能重來,咱一定會說:咱實無為,無法一心二用,暫且勞煩「營輔」相救,待其明日任務完成後,定登門謝罪,豈不兩好?
 
  這是咱頓悟最差的兵法(九變),但在現今職場卻用得最多,不然咱哪還有空給大夥,隨手塗鴉這「江湖職技」之八呢?,早就不在當下職場嘍!哈!哈!這是咱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八。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軍爭

  軍爭,是兵法裡的中心章篇,也是兩軍對壘接觸見之生死的篇章,愚認「孫子」是想告誡教示後人,指導掛帥為將用兵者,論兩軍會戰的問題,強調「以智取勝」、「以迂為直」,先敵獲取制勝的條件,取得有利的作戰位置,其思之中心思維,應是這八字「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咱所在之職場,尚未到達需要「職爭」的地步,也許是因咱之「職敵」認為愚只是一個年已天命的「老頭兒」,對咱防備之心也就沒那麼明顯,儘管如此,咱仍不敢輕忘「軍爭」兵法之重要性,將孫子先敵主動「軍爭」兵法之思維內化成咱吾維實際「職爭」(競爭力)之職技,以低調大智若愚之姿,持續累積自個兒「職爭」條件,增強吾維「職爭」競爭能力,立職場於不敗,確保職場一席。
 
  咱思年已有歲,若以「勞力」為競爭力條件,一定是不行的,其生產力定會逐年下降,「職退」之主導權亦會慢慢萎縮,「職退」日之決定權也將慢慢流入有「權」人之手,哪天真發生人為「職退」場面,那才真是「無語問蒼天」呀!
 
  所以,持續維持職場「職爭」競爭能力是對的,咱當初就是體認以「勞力」為競爭力條件是不夠的,難以維持的,所以,才有以「腦力」代替或輔助「勞力」的想法,來延長職場「生產力」,因此,才有吾維利用公司電腦來分析產能(利潤),耗能(成本)之作為,更利用這「職爭」能力,創造累積更多附加的「職爭」能力,如愚咱進銷存程式的設計,網頁動畫的架設,還有吾維思集的電子書等,都是咱在職所創造的「職爭」能力,雖無法與電腦專業之人相比拚,但在咱職場還算「游刃有餘」,目前為止,還算是「後無來者」的局面,咱想以現在之「職爭」能力,撐到咱預定「職退」之日,應該是沒啥問題吧!哈!哈!
 
  這是咱有別於「孫子」主動式的「軍爭」兵法,它是吾維另類的隱性「職爭」,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七。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虛實

  假假真真真亦假,真真假假假亦真,假真假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這是啥玩意兒?感情這是繞口令,呵!呵!說「不是」(虛)可以,改講「是」(實)也未嘗不可,反正,這就是吾維「虛實」職技。
 
  話說十載之前,以不惑之身,再次扛起黃埔大旗,挾「黃埔名器」,再入職場,猶記當初面試之時,咱時決採,形顯正向之態,彰顯黃埔自信,言謙管理專能,語出鏗鏘有力,咱以揚顯「黃埔專業」之「實」,面對職場之「虛」,隱其「草莽武夫」之「實」,避其夜郎自大之「虛」,現在憶起,咱還是搖頭莞爾,還真是誤打誤撞,用對「虛實」兵法,「老孫」呀!幸虧有您老,墨留這部經典大著,百勝大法,嘉惠四地,造福八方,咱有幸入您門下,習得「虛實」兵法,經拜讀吸髓精要,轉化現今吾維「虛實」職技,因而得職一席,立足一方,實是銘感五內,感謝有您呀!
 
  時空扭轉,直飛昔往,記憶猶新,吾維「真假」,應徵當下,「虛實」對話,當值一提,吾維技法,愚記當下場景,公司高層(總經理)親自面試,其中一段精彩對話:
 
總經理:你陸官畢業?
 
咱曰:不語(恭敬遞上陸官畢業證書影本,事先準備的)
 
總經理:閱你軍中經歷甚為特別,你的專長為何?
 
思考一秒 咱道:咱「小校」軍退,若言「企管」專業,祇因無實質「企管」專業證照證明,豈敢妄言居首,然咱軍旅十餘載,所「管」之物(執戈裝備)其價何值千萬,所統領過之兵將,若無上萬也敢稱千,期間,舉凡「人」之食衣住行,「物」之補保定位,每日五查三找,時時尋頭看尾(台語),「人」重安全,「物」重補保,以四兩之力,搏得實效之益,如果這樣的軍旅(黃埔專業) 實況經歷,能歸之為「企管」專業,愚想那就算是吧!,真誠期望公司能給予小職機會,讓愚來證明公司的眼光是精準的,任用愚是「人超所值」的。
 
  當然,這當下場景,精彩對話,是經愚修飾、摘錄的,不過其「味」沒變,原「意」未改,回思當下,若無習得孫子「虛實」兵法,面試時,展得「轉虛揚實」之職技,自無當下職場之吾維也!想探吾維「虛實」嗎?來吧!愚等您!這是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六。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兵勢

※孫子曰: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
※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憶昔軍旅,笑看黃埔,縱身台澎南北,橫越金馬外島,尤其以戎駐外島最為驕傲,時憶「連長」之職,三度「金門」土疆,捍衛「金西」一隅,據守「古寧」一方,長廊時空再憶,回思記憶猶新,花崗擎天司令,加責訓勉封神(戰場之神),回想軍旅黃金十載「金門」戎駐,當年領兵雖是滿百不足,但捍衛土疆雄心卻是滿分,愚雖稱不上「黃埔猛將」,也非當時「金門司令」加責訓勉的「戰場之神」,但咱仍舊戰兢領兵,誓守寸方疆土,時帶厲兵數十,當領滿百堅甲,各項戰訓科目一樣到位,日夜警衛勤務也不馬虎(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時至現今仍深感驕傲,與有榮焉,「金門」真可算咱「第二故鄉」。
  環顧咱昔「職場」,僅有「單兵隻身」(弱兵勢)之勢,既無「下屬」可領導,也無「組織」(強兵勢)可成形,但無妨,咱尚有十年「奇思」能遣,十載「字兵」可用,期間,「校長兼撞鐘」,令其咱奇思「猛將」,研習OFFICE軟體(EXCEL)操作(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成果意顯於螢幕之上,領得十名靈活「指兵」,遊走彈跳於鍵盤之間,完成此生首次嘗試「進銷存」之程式設計,形成現今「吾維兵勢」。
※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沉潛待時數月,咱擇期適機推「勢」,提供「進銷存」作為公司高層「查稽」之用,不思結果竟受「公司」青睞(當然是「免費」的,公司才會採用),「董座」更是驚嘆(因他不懂),在這「吋方」螢幕,動動手指幾下,即可明瞭公司「進銷存」現況、現場運作最新數據,還能定時動態更新,更是對咱「寡目」,不過實說,當時利咱之「勢頭」,還真是愚咱所始料未及的,咱以「不惑之年」還能創造利己「兵勢」,得他人欣賞之機會,連愚自個兒都驚喜難料呢!
  強者創時機,弱者待機會,愚思回想,公司高層之所以會採用,當然是「免費」誘因成分居多,其實,取之公司,用於公司,理應當然,看似智慧財產損失,但能成為己「勢」也算是值得,咱更想,公司也可能應該是以為咱以「天命之齡」,還能有此「電腦」(兵勢)之能,而另眼觀之吧!(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不管如何,咱雖單兵於職場,但能「在職」小蹲十載有餘而未被稱之「老賊」,也算是「吾維兵勢」在前,勢不可擋(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目前「勢頭」是否會「勢微」?哈!哈!別問了!變不變?不重要!咱沒想那麼遠?再說吧!也許「兵勢」勢微了,咱已退休了吧!如果這另類吾維「兵勢」能為後進留其美談,不也很好,此是吾維「兵勢」之五。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軍形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這「軍形之四」可是吾當值一提,多所著墨的「江湖職技」,憶昔初入公司,沒人脈,沒己勢,一切重頭,底層做起,時任一小職(不可勝者,守也。),愚觀察公司運作,已有時日,決利用工作暇餘,企創「吾維」有利形勢(可勝者,攻也。),運用「黃埔作戰分析專業」,結合公司電腦(OFFICE)軟體工具,擬定了一個公司硬體「成本、產能」調查計畫(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歷時單月,完成各硬體設備耗能(成本)之掌握,產能數據精準計算之調查(而不失敵之敗也。),期間,同事只知咱問東指西,望南探北,像似「無頭之蠅」,東奔西竄,到處遊走,咱不著痕跡(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報以「憨笑」,回應同事。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咱伏職兩月,工作如常,遇疑即問,遇解即習,時碰吉日,「董座」召見,咱當下還一時狐疑?不知是否是這裡做錯?還是那裡不對?真是其行忐忑,其心不安,呵!呵!原是「董座」見其咱當初應徵之「履歷」,字顯「陸官…」幾字,好奇之下,召約攀談,請教管理之策,咱見機不可失,乃獻昔墨公司「硬體成本、產能調查計畫」成果,供「董座」参考(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董座」與咱相言甚歡,力邀咱為「貼身秘書」,對公司幹部「在職開班」,咱頓喜驚,但心實想,實不想重返軍昔「伴虎」之日,狐假虎威,藉虎之勢,呼之即來,揮之即來,扮豬吃虎,到時有人身感不安,職受危脅,那就不妙了,有道:「人無千面好、花無百日紅」,哪天不小心失其勢頭,那才慘哪?所以,還是留個好印象於「董座」,留給自個兒一點自在空間,才是最好的結局,安穩點兒得好(故能自保而全勝也。),思此,咱也就感謝「董座」抬舉,躬身婉謝了。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常言說得好:「伴君如伴虎」、「小心使得萬年船」,咱深有體會,昔時軍旅,戰兢伴虎,為人作嫁,一晃十載,實話實說真的也夠了,俗話說:「坐擁千座豪宅,每日一室一宿,吃盡海味山珍,也只酸辣苦鹹」,千億金帛或為銀兩萬千,對咱而言,同等「價值」,與其「職場」,強張假面,爾虞我詐,留心「職場」,恐怖平衡,倒不如留其心靈淨土一方,與咱家兄弟同窗,親朋好友,言常真心,煮酒話麻,還較快活。
  愚憶曾說:「天命之金錢觀,大錢賺不到,小錢懶得賺」,健康重要,其它次之,時憶軍中莞爾一則(台語):「甲巴吧,困扎詐,給頹頹,單棒尬」,多麼俏皮「職場軍形」順口溜,真是貼切,這就是愚當下「職場態勢」,生活寫照(故能自保而全勝也。),也是吾維「軍形」之四,您覺得如何?不錯吧!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謀攻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軍旅期間,總會看到「樹倒猢猻學長弟,禍起蕭牆兄弟間」之情事,咱職場多年,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之情形,自然是不曾少有,然這「職場」當比「軍旅」更為明顯,更是「勢頭」角力的地方,環視咱目前「職場」像「孫子」用兵採(全為上)上策者,當是沒有,現職「幹部」還是用(破下法)下策方式來領導,就算管得一時浪靜風平,人治風險的問題還是會不定時「氣爆」的,這實算不上是啥高明的領導,以智、德服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明的(善之善者也。)做法。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反思躬己,咱每遇幹部斥責下屬時,總會思索若是咱遇此問題如何解決?有沒有解決問題兼顧下屬顏面尊嚴之方法,咱每次愚想總能思得解決之方法,每這事後茶餘,咱總會寬慰同事,言建「自保」之方,一能廣結善緣,二來檢驗自個兒的「餿主意」是否有效,何樂不為呢!
 
  有道:「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利用職場幹部「謀攻」現況,模擬自個兒領導能力,快速「去蕪存菁」吸收新的「謀攻」之法,縮短自個兒「新、舊」思維的差距,愚思,這就是咱現「謀攻」之上策。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咱處事之道,一定律(莫非定律)、一哲學(老二哲學)、一原則(不在位、不謀政),也深知「禍從口出」的道裡,與其舌尖上言譏叫囂,不如思尋「損我之矛」,謀攻「他方之盾」,只要對方「示微」,咱們即可笑臉收手,留他石台一階,轉圜空間一隅,就算往後不能成為「朋友」,但也不必替自個兒多製造一個真「敵人」,不是嗎?這話是不是該這麼說的,咱想應該是吧!期望自個兒少用「舌戰」多用「謀攻」呀!哈哈哈……這就是吾維「謀攻」之三

吾維江湖「十三職技」之------謀攻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軍旅期間,總會看到「樹倒猢猻學長弟,禍起蕭牆兄弟間」之情事,咱職場多年,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之情形,自然是不曾少有,然這「職場」當比「軍旅」更為明顯,更是「勢頭」角力的地方,環視咱目前「職場」像「孫子」用兵採(全為上)上策者,當是沒有,現職「幹部」還是用(破下法)下策方式來領導,就算管得一時浪靜風平,人治風險的問題還是會不定時「氣爆」的,這實算不上是啥高明的領導,以智、德服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高明的(善之善者也。)做法。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
 
  反思躬己,咱每遇幹部斥責下屬時,總會思索若是咱遇此問題如何解決?有沒有解決問題兼顧下屬顏面尊嚴之方法,咱每次愚想總能思得解決之方法,每這事後茶餘,咱總會寬慰同事,言建「自保」之方,一能廣結善緣,二來檢驗自個兒的「餿主意」是否有效,何樂不為呢!
 
  有道:「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利用職場幹部「謀攻」現況,模擬自個兒領導能力,快速「去蕪存菁」吸收新的「謀攻」之法,縮短自個兒「新、舊」思維的差距,愚思,這就是咱現「謀攻」之上策。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咱處事之道,一定律(莫非定律)、一哲學(老二哲學)、一原則(不在位、不謀政),也深知「禍從口出」的道裡,與其舌尖上言譏叫囂,不如思尋「損我之矛」,謀攻「他方之盾」,只要對方「示微」,咱們即可笑臉收手,留他石台一階,轉圜空間一隅,就算往後不能成為「朋友」,但也不必替自個兒多製造一個真「敵人」,不是嗎?這話是不是該這麼說的,咱想應該是吧!期望自個兒少用「舌戰」多用「謀攻」呀!哈哈哈……這就是吾維「謀攻」之三。

劉邦的用人哲學(三)

  「坦誠相待」,這不僅僅是反映出一個人的素質問題,更是為人處事的首條原則,咱們能坦誠以待他人,通常他人也會坦誠相待於咱們,除了給予「人才」應得之酬勞外,當需付出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尊重人才的不二之法就是「以誠相待、清朗實説」,劉邦的這個優點,可說是發揮到極致,張良、韓信、陳平等人,如果有啥問題要跟劉邦商談或提問,「劉邦」全是如實回答,不説假話,哪怕這樣的回答有損自個兒顏面,他也不説假話,說實一般人是很難做到這一點,一次,張良在「鴻門宴」之前即得消息,説項羽第二天便要派兵來剿,張良問劉邦:大王打得過項羽嗎?劉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後來,韓信來到帳下,也問了這樣的問題,還説大王自個兒掂量自個兒能力、魅力、實力比得過項羽嗎?劉邦雖沉默良久,但最後也是坦誠相告:「固不如也」,然這些人還是能夠幫助劉邦,毫無顧忌的直諫自個兒之謀策,都是由於這個前提,就是劉邦據實相告,不隱瞞,信任對方,尊重對方,而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等的信任和尊重,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出生入死,這可是身為領導者而值得借鑒的地方,這是其四。

劉邦的用人哲學(二)

  咱有一事不明,這「劉邦」與咱一樣可算是草莽出身,不喜讀書,但他有點與咱不同,就是他未接受過軍事訓練,若以他之條件,能當個地方「里長」,已屬祖上有德,說句難聽的,咱這黃埔偏隅、無名小卒,都能與他一比而綽綽有餘,劉邦何德其能?哪來資格稱皇號帝?
 
  咱深知自個兒「無為」,所以,險入江湖以來,一直遵行「低調沉潛」、「奉敵為師」為主要準據;「向先進請益」、「跟後進討教」作為咱家學習的主要路徑,咱愚想,劉邦雖出身草莽,能稱皇號帝!總有些過人之處,今咱閱覽愚思有六: 
  「知人善任」,這是咱們說到領導統御時,經常要説到的一句話,知人善任,首在知人,次是善任,而知人首重知己,次重知彼,人更是貴有自知,然這個「自知」就有點難了?咱家到現在都還是習得不周全,而劉邦卻恰恰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個兒的領導統御最重要的才能,該是如何激發部下的積極性?知曉下屬有些啥才能?他的專業有哪些?劉邦更是知道「人」有啥性格?啥長處?啥短處?把誰放在啥位置上最合適?高明的領導統御不是自個兒親自去做,凡採事必躬親的方式統御也絕非好領導者,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是要做好掌握人才,把他們放在最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專業作為,如此事業成功,方可指日,「劉邦」深諳此理,「用」韓信帶兵,「聽」張良謀策,「讓」蕭何保後,安排「人才」有條不紊,因此,此三人也就成為他這個「建國集團」的一個核心,這是其一。
 
  「不拘一格」,「劉邦」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的唯才適用,所以劉邦的團隊裡啥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遊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屠(狗)夫,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夫,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還有咱們所敬佩的韓信在還沒出道之前還是個待業青年呢!可説是啥樣的人都有,「劉邦」把他們結合起來,各有其位,各展所長,毫不在乎他人説他這「團隊」是一個雜牌軍,咱思,劉邦之思維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把自個兒的「專業」做最大限度地發揮,歷史證明,劉邦的用人策略是對的,這是其二。
 
  「不計前嫌」,在劉邦的團隊裡,有很多都是曾在項羽手下當差的,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待不下去而跑來投奔劉邦,劉邦則不計前嫌,敞開雙臂,一視同仁表示歡迎(如韓信、陳平),韓信原本是項羽手下,因為在項羽手下自認無法發揮才幹,不受重視,因而投奔劉邦,劉邦當然「大悅」敞開雙臂,其實,一個領導者就應如此,韓信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老是「雞腸鳥肚」計較甚多,哪能招募到好的人才嗎?恐怕連已在帳下之人也會離他而去,這是其三。
 
待續......

劉邦的用人哲學(一)

  劉邦,少時不喜讀書,遊手好閒,常被老父所罵,然因為人海派,個性爽朗,東混西盪,居然當時還能得一泗水「亭長」(亭長是啥?哈!哈!當今「里長伯」啦!),怕已算是劉邦最高立功之作為了,要不是他識人識己、「用人」有方,能駕御「漢初三傑」,說句難聽的,他何德其能?哪有資格當皇稱帝?然雖如此,咱也不得不佩服劉邦,這也算是劉邦厲害的地方(會讀書僅善陽謀,不喜讀書更懂權謀),就連他的後代子孫「劉備」都未能得到他「用人」的一髓一骨呢?劉備曾擁「龍、鳳」卻沒能安天下,最後,也只稱「帝」兩載便病死,真是愧對劉邦高祖引以為傲的「用人」之術呀!
 
  言歸劉邦,話說用人,漢立初年,急需人才,大臣「魏無知」向劉邦舉薦降臣「陳平」,因劉邦深信魏無知,便封陳平為護軍中尉,但過沒多久,有人偷偷對劉邦說:「陳平只有花拳繡腿,沒啥真才實學,不僅如此,同時他也是一個品行低劣的小人,他投魏不被魏所容,投楚又不合己意,無奈之下才投奔了您,他現在才剛剛做了官,就收受別人的賄賂,重用這樣的小人,後患無窮!」。
 
  劉邦聽後非常生氣,便來責問魏無知,魏無知回答道:「我舉薦的是陳平的才能,而不是他的品行,這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品德再好卻沒有才能的人,能幫您打天下嗎?如今正值用人之際,若要等到既有才能,品德又無可挑剔之人,那要等何年何月呀?請皇上對臣所言多加深思,看看是否有其箇中道理。」。
 
  劉邦雖無啥大才,卻是個兒一等一善於「用人」的皇帝,他召來陳平問之,陳平聽罷劉邦質疑,自信地回答:「我離開魏王,是因為他一意孤行;我離開楚王,是因為他疑心太重、任人唯親,我投奔皇上,是因為聽說您是一位任人唯賢的明君,我在您這裡可以施展才華,我的確收受下屬的賄賂,但您可以派人去我家裡查看,我對收受的賄金一兩未動,全部用軍印貼著封條,封條上寫著『特殊軍餉』幾個字,我是想用這筆錢作為打仗時的賞金,因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劉邦聽後大喜,他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聽信一面之詞,錯失良臣,他不僅加升了陳平的官,還任命他專門監督諸將的「監察官」,從此,陳平一心一意輔佐劉邦,幫他奪取天下,自己也官至宰相,成為西漢的著名謀臣。
 
  咱用人愚思,遴選人才,不能苛責挑剔,而當用其所長,控其所短,文武分治,資源共享,武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文臣在內慎言無私謀國,如果君主具有寬闊的胸襟和睿智的眼光,那他的「天下」必定滿目俊才,反之,那些歎怨自個兒身邊沒有賢才的人,多半是因為他沒有發現人才的能力。
 
待續......

三國演義的啟示

  今日網路上尋寶閒逛,讓咱眼睛為之一亮,寫得真好,特地節錄分享社團之友,茶餘笑看,說不定真能對大夥有點啟示或幫助。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主要表現「義」了。閱讀該書不僅給人一種文學享受,同時可以感受到諸葛亮等一批謀士的高超智慧、「桃園結義」對朋友的「義」,即使對當今世人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作用。
1.劉備的經歷告訴我們:集團總裁,完全可以從擺地攤做起。
2.呂布的經歷告訴我們:頻繁的跳槽,直接導致沒老闆敢錄用你。
3.龐統的經歷告訴我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4.馬謖的經歷告訴我們:專業學得再好,工作時基本用不上。
5.楊修的經歷告訴我們:在職場上,總搞得比領導高明,你會死得很慘。
6.甘寧的經歷告訴我們:有不良前科,不影響你考公務員。英雄不問來路。
7.袁紹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市場自由競爭,國企未必幹得過私企。
8.曹操的經歷告訴我們:想在市場上大有作為,必先高舉國家政策。
9.關羽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便你是MBA(工商管理碩士),一時營運失誤,可能讓你輸給一個跨專業的。
10.夏侯惇的經歷告訴我們:自殘,的確很有威懾力。
11.蔣乾的經歷告訴我們:證券市場上,莊家放出的利好,一般都是為了套你。
12.公孫瓚的經歷告訴我們:擅泳者必嗆水,玩火者必自焚;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13.大小喬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才有錢又長得帥的男人,一般沒法陪你到最後。
14. 劉禪的經歷告訴我們:大型企業被兼併,高層管理者肯定會關注員工的心理動態。
15.姜維的經歷告訴我們:雙學歷,有時比考研更具競爭力。
16.黃月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得好,不如嫁得好。
17.劉表的經歷告訴我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你再精,一旦死了,一切玩完。
18.趙雲的經歷告訴我們:個人實力再強,若只想著高薪,結果只有一個:有職業,沒事業?
19.司馬家族的經歷告訴我們:為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
20.孔融的經歷告訴我們:讓梨是一種美德,要有所成就,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
21.張飛的下場告訴我們:要善待員工,若是長期壓制奴役,必將得到報復,即使不報復也會導致集體罷工或跳槽。
22.于吉的經歷告訴我們: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23.黃忠的經歷告訴我們:年齡並不是問題,關健是要有實力。千萬別小瞧老員工,有時候會幹的比年輕人更出色。
24. 劉禪的經歷告訴我們:富二代自己沒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職業經理人也難免被兼併的命運。
25.二喬的經歷告訴我們:嫁人別只顧對方有權有勢,一心嫁入豪門,但未必就有好的結果。
26. 曹植的經歷告訴我們:職場不要只有利益,而沒有兄弟!
27.周公瑾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沈得住氣,要心胸寬廣,容得下別人的長處與優點。 不要把個人的成敗輸贏蓋過了大局的利益!
28.曹嵩的經歷告訴我們:兒子親沒親生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有沒有潛質,只要是人才花再多錢培養也是值得的。
29.三顧茅廬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就自己的偉業,必須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目標,同時有運籌帷幄的計謀。
30.董卓的下場告訴我們:兒子是不能亂認的,尤其是有前科的,更何況自己是大腕,為得家產甘當孫子的都有。
31.曹操的經歷告訴我們:企業要做大做強,就是要不斷地收購兼併,打壓個體工商戶!
32.陳宮的經歷告訴我們:老闆找好員工難,好員工想找一個好老闆值得為他賣命的更難。
33.魏延的經歷告訴我們:不忠不義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
34.關羽的下場告訴我們:關係很重要,不能看不起別人,尤其是老闆的乾兒子或小舅子之類的, 哪怕自己跟老闆是親兄弟關係也不能歧視老闆看中的人。
35.袁術的經歷告訴我們:冒充國企會死得很慘…
36.張角的事跡告訴我們:農民企業家,不好做啊……
37.木牛流馬告訴我們:先進的機械設備是必須的,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減輕人力資源。
38.赤兔馬的事跡告訴我們:名牌的東西就是不一樣,哪怕是二手的,照樣會有人花高價,哪怕是當奢侈品擺在家裏,也可顯示出主人家的尊貴富有。
39.諸葛亮告訴我們:大型企業光靠個人能力是很難突破業績的,要懂得如何管理、分配、開發下級員工之能量、給予重任,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團隊,以防人才短缺。
40.華佗的經歷告訴我們:光有專業技術是不夠的,關鍵是還得經過國家認證,五證齊全,要有經過臨床實驗,小私人診所? 是很難給人安全信任的。
41. 孫權的經歷告訴我們:有時候守業比創業更難。
42. 漢獻帝的經歷告訴我們:當家族企業被親戚朋友或外姓人入股,而股份大過自己時,最終肯定是要更換董事長的。
43.呂蒙的經歷告訴我們:在企業如果沒本事,要跟就跟有本事的頭,這樣才能成就吳下阿蒙。
44.曹操請徐庶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才的惡性競爭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哪怕到了自己公司白拿薪水不幹活,也不要將他讓對手搶了去搞策劃,影響自己的企業前途。
45.諸葛叔侄告訴我們:與其在同一家公司吃同一鍋飯,不如各自在一家公司。
46.王允告訴我們:不管多大型多麼有實力的企業,只要存在有私人利益的人員,給予挑撥分化,都是可以把它整垮的。
47.劉表和劉璋的結局告訴我們:當企業做到小有成就時,忽然有一個自稱是親戚或朋友的要進來合股投資或來打工的,都要戒備以防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會轉收送人。
48.袁氏兄弟企業告訴我們:家族企業更應該和睦、和氣、團結,不該搞分裂、解體,否則會導制沒落。
49.孫尚香的下場告訴我們:當自己老公跟自己娘家的企業進行惡性競爭衝突時,不管站在哪邊都是很為難的事情。
50.董卓的經歷告訴我們:在分公司做副總,不如在總公司做經理。
51.馬超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己沒能力單幹時,不如找一個英明的老闆跟著他幹。
52.郭嘉的經歷告訴我們:紅顏薄命不如天妒英才。
53.華雄含淚告訴我們:千萬別把關公錯聽成公關,混淆視聽,犯低級錯誤,以致低估了對手的實力。
54.黃蓋告訴我們:立功不一定要自己親自打勝仗,自己「挨打」也可以立頭等功!
55.官渡之戰告訴我們:劍拔弩張下的對峙,很可能就是對手在為擊敗你而在尋找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