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兩性矛盾:張愛玲

張愛玲原名張瑛,生於上海,祖父是晚清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女兒4歲時父母離異,她自此既失父愛,又缺母愛。從8歲到17歲,張愛玲在上海聖瑪利女校唸書,好讀《紅樓夢》。因與父親關係很差,18歲起到母家生活,從此不再返回父家。張愛玲雖系出名門,但家庭生活只給她「蒼涼」二字。1938年,她獲香港大學取錄,來港讀書三年,1941年冬因香港淪陷,回到上海。

1943年春,她的短篇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和《沉香屑:第二爐香》,經周瘦鵑審閱在雜誌《紫蘿蘭》上刊出,從此張愛玲踏足文壇。194344年是她創作的高峰期,寫了《心經》、《茉莉香片》、《琉璃瓦》、《封鎖》等作品。9月《傾城之戀》寫畢,12 月《金鎖記》也完成了,這兩篇是張愛玲的頂尖之作,1944年,《連環套》、《花凋》、《紅玫瑰與白玫瑰》等作品也陸續發表。同年與胡蘭成結婚,抗戰勝利後即與他離婚。1952年 她申請離國,到香港大學繼續未完成之課程,1955年移居美國。199598日,張愛玲在家中悄然身故。

作品特色
張愛玲是天才,她一生的責任似乎就是要在人間展現一番文學藝術, 與《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同樣出身官宦門第, 頗有高貴不群的氣質。她的小說,仔細得如作小說微雕,卻又深刻得繞樑入木;人物的外貌談吐、感情心理處處俱到,而故事曲折復有動人處,並充分顯示劇力。她的小說與戲劇和電影距離不遠,稍作改編就可變成電影、戲劇。張愛玲的作品多寫人性和人情,精彩之作當選中篇小說《傾城之戀》和《金鎖記》,以及 長篇小說《半生緣》等。現以《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簡介如下。

《傾城之戀》

小說的背景是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和香港,寫的是離婚少婦重獲愛情的故事。

內容主題
少婦白流蘇與丈夫分居後寄身娘家,遭家人搶白挖苦,流蘇厭惡這個家庭。 她的七妹相親,男方名叫范柳原,流蘇相陪而去,柳原不愛七妹卻對流蘇產生好感,流蘇也決意與七妹爭奪柳原。范柳原不想與白流蘇正式結婚,避免婚姻束縛,白流蘇卻不願做一輩子情婦,希望自己有一個正式名分。結果在相互的心理交戰中,在日本侵略香港時,他倆在這個被戰火傾毀之城結婚,流蘇最終以范太太的名分,與柳原度過餘生。

張愛玲特意藉戰亂鋪寫一個獨特的愛情故事,這種愛情雖不是偉大的,但也是值得正視和尊重的。她這樣寫:「在這動蕩的世界裏,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白流蘇)腔子裏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范柳原)。她突然爬到柳原身邊,隔着他的棉被,擁抱着他。他從被窩裏伸出手來握住她的手。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一起和諧地活十年八年。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人,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戰亂城傾,使生命無奈,使生活空虛,卻又使一對平凡而自私的男女結成一對愛得久遠的平凡夫妻,平凡的愛情也給深化了。

寫作手法
張愛玲對人物的觀察很仔細,對婦女尤甚。在小說裏,她不會在一兩處就把人物說盡,寫白流蘇出場,先由她的四嫂把她說成是掃帚星; 然後在多個段落後才正式給流蘇作外貌素描:

「 她那一類的嬌小的身軀是最不顯老的一種, 永遠是纖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她的臉,從前是白得像瓷,現在由瓷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下頷起初是圓的,近年來漸漸尖了,愈顯得那小小的臉,小得可愛。臉龐原是相當的窄,可是眉心很寬。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再後來又寫:

「流蘇的父親是一個有名的賭徒,為了賭而傾家蕩產,第一個領着他們往破落戶的路上走。流蘇的手沒有沾過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歡賭的。」這又將流蘇的性情多交代了一些。就是這樣,流蘇的形象、性格一點一滴的給表呈出來,也愈寫愈仔細,愈寫愈具體,人物的形象也愈來愈立體。

整篇小說雖說是浪漫的愛情故事,但從寫實的角度看,小說裏就有上海四十年代小姐太太的打扮、服裝、生活和存在心態,也有香港淺水灣酒店當年的格局、外貌、風情,甚至香港上流社會生活的寫照。小說可說是以浪漫為主線而寫實為染烘的藝術結合。

小說裏的「范白之戀」發展時鬆時緊,可成可毀,使「范白」的愛情處於一種久久不能解決的狀態。開始時,范因相親而偶遇流蘇,卻頓生好感,這可說是愛情根苗的「成」;及後聽說柳原去了新加坡,流蘇也想到香港去,碰碰結婚的機會,這是由「成」而「毀」的過程;但當流蘇到了香港,又與柳原見面,愛情一下子又擦出火花,這是由「毀」而「成」;稍後柳原又似或不在乎他倆的愛情,白流蘇在失望裏回到上海,這又再是由「成」到「毀」。當他倆看似沒法結合時,張愛玲又安排他們再在香港見面,大家都體諒對方,願意為對方付出自己的愛,故事到此大團圓結局,這是再由「毀」到「成」最吃緊的一幕。 整個愛情發展就這樣反反覆覆,情節拋來擲去,緊緊牽繫讀者 的心魂。

張愛玲寫小說的技巧多元化,光是情話已很可觀。只要閱讀范柳原與白流蘇在月夜漫步淺水灣酒店外的一段,不論氣氛、背景、步姿、對話,都可說是獨步文壇。

《金鎖記》

《金鎖記》裏的曹七巧,可說是張愛玲小說裏形象最獨特的女性,她既有小市民女性的特徵也有大戶主婦的影子,張愛玲的小說中每有「寡婦情結」的特點,曹七巧就是其中最突出、最畸形、最蒼涼的形象。

要分析曹七巧的性格,就先要分析她原本的性情,她嫁入姜家後,感情經歷和家庭生活又怎樣影響她的性格,因而對男性的看法有什麼轉變?此外,她對金錢的看法又怎樣全面影響她的 性格?這些問題都是分析曹七巧性格的關鍵所在。

內容主題
《金鎖記》寫一個女人怎樣甘心被「黃金枷鎖」摧殘至性情萎縮的悲劇。這個「悲劇女性」曹七巧原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兒,父兄把她嫁入姜公館做二奶奶,丈夫是一個骨癆的殘廢人。為了錢,她把青春和愛情都獻給這殘廢的人,並育有一子一女;其間她曾向小叔季澤示愛,但季澤不願愛她。十年後,丈夫、婆婆都去世,她分得家產,成了「黃金的主人」。有一天,姜季澤 垂涎她的錢財而向她示愛,七巧識破季澤奸計,從此對情愛死了心。往後,她的性格和心理已給完全扭曲,她自己得不到愛情,也不容許自己的兒女擁有,於是她一手摧毀女兒的婚姻,逼死媳婦。曹七巧是被「黃金枷鎖」鎖住了心靈和肉體的人,「三十年來她戴着那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七巧也將自己的「人性」和「母性」劈殺淨盡。

《金鎖記》是一個悲劇故事,寫的是一個由下層爬至上層因而沒落的婦女。這個女性因金錢拋掉愛情,又用金錢埋葬對兒女的親情,這種不可理喻的自私和無情,是因財富扼殺了女性自我的緣故。張愛玲告訴我們,當女性要在財富和愛情兩者作出抉擇,女性因金錢犧牲情愛,就會毀掉自己的一生,甚至扭曲性情,產生報復心理,曹七巧的故事就是中國婦女破碎人格中最慘烈的圖景。

寫作特點
《金鎖記》無論在人物描寫、敍事角度和意象運用上都充滿現代感。現分析如下:

1.人物描寫
張愛玲擅於把傳統和通俗小說的筆調,配合現代手法化成新的藝術筆觸,使小說別具風采。作者以現代心理分析的方法描寫人物,特別注重心靈的挖掘和心理活動,如七巧 第一次與姜季澤相會,張愛玲寫出七巧的尷尬和腼腆,又高興又緊張,她筆下的七巧是這樣的:「直挺挺的站了起來,兩手扶着桌子,垂着眼皮,臉龐的下半部抖得像嘴裏含着滾燙的蠟燭油似的,用尖細的聲音逼出兩句話。」及後,季澤專程拜訪孀婦七巧,張愛玲又寫了七巧一個完全不同的心理反應:「 七巧低着頭, 沐浴在光輝裏, 細細的音樂,細細的喜悅。……她微微抬起頭來,季澤立在她跟前,兩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頰貼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年了,然而人究竟還是那個人啊!他難道是哄她麼?…… 好容易她死了心, 他又來撩撥她。 她恨他。 他還在看着她。他的眼睛雖然隔了十年,人還是那個人啊!就算他是騙她的,遲一點兒發現不好麼?」這種描寫手法實在高妙。前者用側寫,後者彷彿是作者自己融入七巧的心坎裏而作直接描繪,深度遠勝前者。

七巧剛進姜家時,那樣貌、體態、裝扮,作者有這種仔細的描寫:「窄窄的袖口裏垂下一條雪青洋縐手帕,身上穿着銀紅衫子,葱白線香滾,雪青閃藍如意小腳褲子,瘦骨臉兒,朱口細牙,三角眼,小山眉。」到後來,張愛玲寫老了的七巧,那描寫卻是:「只見門口背光立着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臉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團龍宮織緞袍,雙手捧着大紅熱水袋,身旁夾峙着兩個高大的女僕。」這兩段文字都作人物外貌刻畫,仔細得很,形象背後的人物,對比鮮明,性格也赫然各異。再看,當七巧得悉季澤找她示愛只 是為了金錢,張愛玲就抓住一些特別的細節,將一個失望 的心理和動氣的行為寫得極細膩:「七巧雖是笑吟吟的,嘴裏發乾,上嘴唇黏在牙齦上,放不下來。她端起蓋碗來吸了一口茶,舐了舐嘴唇,突然把臉一沉,跳起身來,將手裏的扇子向季澤頭上滴溜溜擲過去。」這一連串的動作描寫,由內心的震動到擲出手上的扇,極其仔細。

2.敍事角度
電影是以活動的影像和時空的穿透,營造特殊色彩和氣 氛,用於小說的敍事角度則是上乘技巧。例如:「風從窗子裏進來,對面掛着的回文雕漆長鏡被吹得搖搖晃晃,磕托磕托敲着牆。七巧雙手按住了鏡子。鏡子裏反映着的翠竹簾子和一副金綠山水屏條,依舊在風中來回盪漾着,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再定睛看時,翠竹簾子已經褪了色,金綠山水換了一張她丈夫的遺像,鏡子裏的人也老了十年。」這段以文字播映影像的手法,一如電影鏡頭轉換,圖像感十分突出。

又如七巧驅逐季澤,以扇擲向季澤並打翻酸梅湯,文字又扮演攝影機的角色:「酸梅湯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遲遲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 一百年。 真長, 這寂寂的一剎那。」 這是電影裏的慢鏡頭,將一剎那的涓滴,拖作遲緩的波流,氣氛給拖得愈來 愈深沉。這種手法,活像專業的電影攝影師,捕捉住一連串景象,將圖像、畫面以精緻的文字映在我們眼前,清晰而動人。

3.意象運用
《金鎖記》的意象運用突出、貼切、多元化,而且隱喻極為豐富。如小說裏月亮的意象,就很鮮明和很有藝術效果。

「月亮」這個意象貫串整篇小說,開頭是:「三十年前的上海,一個有月亮的晚上」;到結束時又說:「三十年前的月亮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還沒有完 完不了。」我們細看小說開頭的月亮,在張愛玲筆下的月色是:「年青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的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老年人回憶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歡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圓,白;忽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 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帶點淒涼。」這一個「開頭的月亮」就是要統括整篇小說的悲劇性和蒼涼感,意象極深刻而概括,它象徵一個蒼白、蒼涼的悲劇。在小說的中央部分,那月亮是:「隔着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綽綽烏雲裏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一點,一點,月亮緩緩的從雲裏出來,黑雲底下透出一線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這段文字是布景,接着就是七巧這個醜惡的母親監視兒子的私生活。

不過,最具體的意象描寫,卻是七巧腕上的翠玉鐲子:「她摸索着腕上的那翠玉鐲子,徐徐將那鐲子順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一直推到腋下。她自己也不能相信她年青的 時候有過滾圓的胳膊,就連出了嫁之後幾年,鐲子裏只塞得進一條洋縐手帕。」這由手腕推至腋下的翠玉鐲子,象徵七巧生命的枯乾和萎謝,形象力量十分突出,蘊涵的內容深刻且帶着剜心的恐怖

悲情的舊京:老舍

滿族正紅旗人出身的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他自小就聽過不少滿州的舊傳說、舊故事;此外,北京的戲曲、天橋的雜耍、生活的種種玩藝兒,以及北京人說話的特徵等全都非常熟悉。1922年,老舍跟滿族牧師學習英語,並結識燕京大學艾溫士教授。1924年,經艾溫士教授推薦,到倫敦大學東方學院學習並出任中文教師。老舍讀了不少英國小說,其中最喜愛狄更斯的作品。在英國五年,他寫了三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1930年春回到北平,旋任山東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教職,任教期間寫了《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1936年為了創作《駱駝祥子》,老舍辭退教席,專心寫作,另又完成傑出短篇《月牙兒》。19371949年,他完成了《火葬》、《四世同堂》等長篇 小說,解放後又先後寫了《龍鬚溝》、《茶館》等出色劇作。

小說的整體特色

老舍作品多以北京為素材,包括北京人的生活、 北京的舊文化、北京的語言等。老舍平民化、樸素而幽默、既具廣闊反映性又有批判深度,是典型的北京小說家,但不是京派作家。他的小說筆觸幽默而凝重並出,寫得細膩、輕鬆,也有粗豪、沉重處,變易筆觸是因為故事需要和配合情節。老舍是傑出的語言大師,小說以北京方言為主,成功地將一種方言特色融入小說,產生特別的語言味道,強化小說的表達藝術;他的小說戲劇性強,也精於創作各類小說,長篇短作,莊者諧者,都是箇中能手。

要數最能代表老舍小說風貌的,長篇是《駱駝祥子》,而短篇應選《月牙兒》;八十多萬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只能算是老舍四十年代的代表作。

《駱駝祥子》

1936年,老舍任職於山東大學, 有一個朋友偶然跟他說曾在北京聘過一個車夫,這個車夫自己買車後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過程曲折。他聽了就盤算着要為這個車夫寫一部長篇小說。不久,他開始搜集資料,甚至辭去教席,跑到青島專心寫作這部《駱駝祥子》。

內容主題

小說寫十八歲的主人公祥子跑到北京城當車夫,他全心全意拉車,想多掙點錢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結果一次又一次, 祥子的命運三起三落,車擁有了又失去了。起初,祥子熬了三年,買了自己的車,車在軍閥戰爭裏被亂兵搶去;要買第二輛車時,卻給一個姓孫的騙子敲詐,把買車錢給騙了去;最後一次,他將愛情「獻給」了車行老板那潑辣的女兒虎妞,用虎妞的錢買第三輛車,虎妞卻死於難產,車又給賣了來料理喪事。祥子本不愛虎妞,給虎妞騙了他第一次的愛情,但最後祥子也接受這個事實。虎妞一死,祥子的「愛」死了一次。他後來愛上車夫女兒小福子,但他窮,娶不起她,結果小福子竟被賣到下等妓院去,之後上吊自盡。祥子的愛徹底死了。本來正直、壯健、滿有熱誠的青年,到北京後折騰好些時日,竟變成一個吃、喝、嫖、賭、懶、狡猾兼具的下等車夫,最後淪落成送殯行列裏的儀仗,彷如乞丐。

老舍用祥子的故事,反映對勞動者苦難命運的同情:北京這個所謂的大城市怎樣吞噬着人。像祥子這樣的小人物,他要強、健壯、有夢想,憑肯吃苦的能耐應可熬出頭來,但這個大京城偏就讓他絕望,現實世界偏要毀碎這個勞動者的一生。或說,老舍在《駱駝祥子》結束時,直呼祥子是「個人主義的末路鬼」,當時的北京可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是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京城變質,在當時的環境下,祥子的悲劇遭遇是無可避 免的,因這是「個人主義」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必然的收場。據此,小說的另一主題是要反映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裏,「個人主義」者必然走上悲慘的末路。

寫作特色

1.結構明晰
「故事在我(老舍)的心中醞釀得相當的長久,收集的材料也相當的多,所以一落筆便準確,不蔓不枝,沒有什麼敷衍的地方。」《駱駝祥子》裏的車夫形象很真實,這真實性來自資料精確的綜合。這是小說強有力底子和生根處,其餘枝葉因而得以順暢生發,所以老舍落筆沒有窒礙,整部小說焦點集中,線索明晰,這是不蔓不枝;「沒有什麼敷衍 地方」,是指整部小說寫得結實,沒有疏散之處。

2.構思嚴謹
「寫得很專心,每天落在紙上的不過一二千字,可是在放下筆的時候,心中並沒有休息,依然在思索,思索的時候長,筆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淚來。」老舍鍛煉這部小說,每天寫一二千字是一種嚴謹的寫作態度,放下了筆,還要不斷構思。祥子買車三起三落,由拉車於北京街頭到失落於京城暗角,活生生的一條生命在讀者眼前展開,從精壯的汗水到頹唐的衰顏,寫得很真實。這就是老舍的用力處。

3.幽默有度
「在這故事剛一開頭的時候,我(老舍)就決定拋開幽默而正正經經的去寫。有往常每逢遇到可以幽默一下的機會,我就必抓住它不放手。……這,往好裏說,足以使文字活潑有趣;往壞裏說,就往往招人討厭。《祥子》裏沒有這個毛病。即使它還未能完全排除幽默,可是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實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裏硬擠出來的。」幽默是老舍小說的特色,但在《駱駝祥子》裏沒有刻意和造作的幽默,算是半點兒的幽默也是出自情節要求。老舍很清楚知道正在經營一本嚴肅的長篇小說,不能幽默過度;但他又知道即使是最愁苦的人生,也要容許主角稍稍開懷。因此,在必須的地方,老舍安排一點幽默以作調劑,這樣小說才能有細微巧妙的曲折處,才能淚中有笑,笑後復淚。

4.語言活潑
「既決定了不利用幽默,也就自然的決定了文字要極平易,澄清好無波的湖水,因為要求平易,我(老舍)就注意到如何在平易中而不死板。恰好,在這個時候,好友顧石君先生供給了他許多北平口語的字和詞。……有了顧先生的幫助,我的筆下就豐富了許多,而可以從容調動口語,給平易的文字加添上些親切,新鮮,恰當,活潑的味兒。因此,《祥子》可以朗誦。它的言語是活的。」《駱駝祥子》語言活潑, 北京語調加上老舍的調適變化, 語言格外鮮活。小說第一章的一番介紹,恰似北京茶館裏說書人一段精彩的開場白:「我們所要介紹的是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個外號;那麼,我們就先說祥子,隨手兒把駱駝與祥子那點關係說過去,也就算了。」這段說話利捷、 輕爽,一如說書。又如:「北平的洋車夫有許多派:年輕 壯,腿腳靈利的,講究賃漂亮的車,拉『整天兒』,愛什麼時候出車與收車都有自由;拉出車來,在固定的『車口』 或宅門一放,專等坐快車的主兒;弄好了,也許一下子弄個一塊兩塊的;碰巧了,也許白耗一天,連『車份兒』也 沒着落,但也不在乎。這一派哥兒們的希望大概有兩個: 或是拉包車;或是自己買上輛車,有了自己的車,再去拉 包月或散座就沒大關係了,反正車是自己的。」京片子味道 十足,是一段可以朗誦的文字。

除上述四種特色外,還須補充小說的象徵手法,如虎妞借醉引誘祥子的一段情節,就全以象徵手法展示。寫實小說裏加入象徵手法須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和統攝工夫,否則便彷似清淡處突 然色彩濃豔般。老舍便是有能力避免這種毛病。


《月牙兒》

《月牙兒》是老舍傑出的短篇小說,原載19354月《國聞周報》,根據他的長篇小說《大明湖》改寫而成。《大明湖》毀於戰火,老舍掌握那篇小說的情節重新建構,寫成更濃縮的短篇。在現代文學的短篇小說裏,《月牙兒》當屬頂尖傑作之一。

小說寫母女兩代相繼為娼求存的慘痛故事。小說以回憶起動,可憐的少女憶述母親為了一家兩口能活下去,為了女兒能唸書,忍住羞愧出賣肉體。女兒唸了書,懂事後獨自奮鬥,但長大了的女孩一到社會,就被紈絝子弟誘騙失了身。她後來到飯館裏當侍應,因不肯賣笑而掉職……不斷的打擊使她拋掉一切尊嚴,結果和母親一樣淪為私娼。最後少女連重生的機會也不珍惜,因她連這點勁也沒有了,把餘生交給監獄。

小說展示那個時代母女兩代相繼淪為暗娼的悲劇。女性因要生活,將最基本、最起碼的尊嚴也出賣了。女性要掙脫這個舊桎梏實在不易,老舍藉小說發出對這非人世界的血淚控訴。

小說主題不只是血淚控訴,它還有溫煦的同情,對女性不得已出賣肉體給予一種「肯定」,「正面的肯定」是小說的另一個主題。第18章裏少女這樣說:「我出去找事了。不找媽媽,不依賴任何人,我要自己掙飯吃。走了整整兩天……沒有事情給我作。我這才真明白了媽媽,真原諒了媽媽。媽媽還洗過臭襪子,我連這個都作不上,媽媽所走的就是唯一的。學校裏教給我的本事與道德都是笑話,都是吃飽了沒事時的玩藝。……我差不多要決定了:只要有人給我飯吃,我什麼也肯幹;媽媽是可佩服的。我才不去死,雖然想到過,不,我要活着。我年輕,我好看,我要活着,羞恥不是我造出來的。」這裏有三重肯定:一是對於賣肉求活,以「原諒」化解賣肉的罪惡感、羞恥感;二是以「媽媽是可佩服的」作肯定,從一個更高的層次 肯定賣肉求生不是罪惡和羞恥,因為母親賣肉養育兒女,這種犧牲精神絕對值得敬佩;三是「羞恥不是我造出來的」,這句話表示「人要活」是最基本的要求,憑什麼說為生存而出賣肉體是羞恥的,不讓人活才羞恥。這是從社會角度間接剖析羞恥的 來源是社會,不是賣肉者自己,因為社會不容她們活。第18章 就這樣將主題帶出來,深度和力量絕不比《駱駝祥子》遜色。

全篇小說是精彩的散文,小說每一章都寫得極用心,淡淡的筆調輕輕的描繪,將故事幽幽道來。抒情氣氛濃烈,在這輕淡筆觸背後,醞藏一陣鉛重般的嘆息和控訴,讓讀者看後久久不能 舒懷。

小說不單文字優美,結構也別有匠心:小說以「月牙兒」的景致開頭,其間月牙兒如影隨形,依章點綴,最後還是以月牙兒收結,整篇小說有一個特殊景物牽引讀者情緒,又凝聚成一個 優美的焦點,電影鏡頭般映入眼簾。月牙兒的描繪,不只是一幅平面布景,更是藝術象徵,象徵人物命運:月形只作初牙,比擬人生殘缺者多;月牙易掩於雲,象徵人生暗晦者多,這些是它的象徵意義。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家庭矛盾:巴金

巴金原名李芾甘,出生在四川成都官宦之家。幼時有很好的教養,母親准許他與家僕相處,讓他知道什麼是人間溫暖,教曉他什麼是「愛」,深深認識到「愛」的珍貴和崇高。雙親相繼去世和家庭變動,巴金看到整個舊封建社會的種種毒害,看到家人竟變成野獸似的相互拼殺,看見不少人的生命一生下來就給 僵腐的禮教、家長的權威壓個稀爛。他的小說,可以說是從自己的家庭矛盾裏鑄煉出來的。

1922年,巴金1歲, 就已經在《 時事新報》 發表文章。1927年到法國留學,正式開始他的小說創作。19271949年是巴金重要的創作時期,留法期間,他寫了第一本小說《滅亡》,繼而續寫《死去的太陽》和《新生》,這三部小說以《革命三部曲》統稱。自此,巴金以「三部曲」為他的小說結構,寫下不少長篇小說。從19291949年,他寫18部中、長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集,是一位多產作家。

小說的整體特色

巴金小說是從家庭新舊生活的矛盾裏開拓而來的,作品大多採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以此揭露中國舊式家庭的破落與毀碎的真實過程。家庭裏的矛盾,如兩代之間的思想差異、新舊價值 觀念的衝突、人性與獸性的混淆、野蠻的權力鬥爭和無理的精神虐殺,都是巴金小說要反映的題材。文筆方面,巴金善於白描, 筆調率直誠懇,平淡而能作深刻抒情,是巴金小說的獨到處。他的代表作品有《家》、《春》、《秋》、《愛情三部曲》、《火》、《憩園》、《寒夜》等,在三、四十年代,巴金最佳的作品當選《家》和《寒夜》。

現分別介紹《家》和《寒夜》的內容和寫作特點。

《家》

《家》連載於上海《時報》,由1931418日刊至1932522日,發表時題為《激流》。19355月,《激流》改由開 明書店出版單行本,定名為《家》。

《家》寫一個專制的家,一個以封建禮教蠶蝕年輕一代的家,一個在腐朽中、傾頹中,仍拼死掙扎的家。這是巴金長大的家,內裏包含作者活在這個家裏的愛恨喜悲。他在小說裏為那些被封建勢力摧殘着的青年鳴不平,給予他們鼓勵,又為他們的掙扎不屈寄予極大希望。

故事大綱

小說寫一個封建家庭的沒落。主人公是嫡長子高覺新,父親已 經去世,上有祖父和叔父,下有兩個弟弟覺民、覺慧。覺新生性懦弱,對不合理的封建壓迫不敢反抗,對新思想只渴慕而不 敢接觸。由於他是長房嫡長子,因此成為高家的「承重老爺」,犧牲自己所有幸福,也間接成為封建禮教的幫兇。他愛梅表妹,但在壓力下他放棄了這段愛情,娶了另一個不相識的女子 李瑞玨。他犧牲梅表妹的幸福,也犧牲妻子瑞玨的幸福,結果梅表妹積憂成癆而死,妻子也因難產,被迷信的長輩逐出家門,結果死於郊外冰冷的土屋。

後來二弟覺民抗婚,竟然得到勝利,覺新才看清楚什麼是自主,什麼是值得尊重的生命。此後他覺醒了,他與自己的兄弟靠近起來,並懂得同情和支持他們對抗腐朽、爭取自主。當覺新的祖父高老太爺逝世不久,那些叔父就要分家,三弟覺慧已深惡痛絕這個醜惡的家,決定離開。 覺新目睹那些冷血的長者,將善良婢女的幸福一個又一個地摧毀,他主動為覺慧打點行裝, 為他籌備旅費,完全認同覺慧離家的決定。 覺慧的出走,為這個灰沉沉的故事帶來第一度春光,也暗示這個朽敗無 情的家快將傾頹崩潰。

寫作特點

故事在一種陰森淒冷的氣氛裏展開,巴金將自己的經驗重新排,將當年四川成都的李家種種事物寫在小說裏面,因此,他的小說不需要特別的技巧。他的筆致清淡流暢,無須雕琢,不要新奇,整本小說寫來切實自然,間見細膩。

在此引《家》第19章首段來說明巴金小說的文字特色:「元宵節的夜晚,天氣非常好,是一個很美麗的月夜。天空中有幾顆發亮的星,寥寥幾片白雲,一輪滿月像玉盤一樣嵌在藍色天幕 裏。它慢慢地在藍空移動,把它的清輝撒在人間。這天晚上大家照例敬神,很快地行完禮。覺英帶了覺群到街上看人燒燈籠去了。」文字寫得樸素平淡,看不到什麼雕琢工夫。

又如第34章中,高老太爺病倒,服藥多帖還沒康復,高家就請了一個道士捉鬼驅穢。巴金是這樣下筆的:「一天晚上剛黑,高家所有的房門全關得緊緊的,整個公館馬上變成了一座沒有人迹的古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來了一個尖臉的巫師。他披頭散髮,穿了一件奇怪的法衣,手裏拿着松香,一路灑着粉火,跟戲台上出鬼時所做的沒有兩樣。巫師在院子裏跑來跑去,做出 種種淒慘的驚人的怪叫和姿態。」這段文字寫得較有氣氛,有戲劇趣味;但文字背後隱約有諷刺、批判的味道,這也是巴金小說的文字特色之一。

《家》的文字雖然樸素平淡,但卻能以劇力和情節征服讀者。例如剛才引述了第19章元宵節的輕鬆氣氛,接着是寫覺新、覺慧與鳴鳳、淑英等去遊湖,氣氛暢快,但結尾處就引出戰禍爆發,緊接一章寫瑞玨擔憂和戰事風雲團團冒起。這兩章一輕快一沉重,氣氛情節控制極好;再如上面所引巫師作法一段,接着就寫覺慧故意與巫師爭吵,情節衝突也就製造出來了。小說情節的引發、安排是巴金的用心處。

巴金愛用人物對話顯示人物性格, 如:「『 奮鬥, 勝利,』( 覺民、覺慧的歡呼)覺新忍住心痛,嘲笑自己似地說。『不錯,你們勝利了。你們反抗一切,你們輕視一切,你們勝利了。就因為你們勝利了,我才失敗了。他們把他們對你們的怨恨全集中 在我一個人身上。你們得罪了他們,他們只向我一個人報仇。他們恨我,挖苦我,背地罵我,又喊我做『承重老爺』。…… 許多事情你們都不曉得。 為二弟的親事, 我不知道受了多少氣!還有三弟,你在外面辦刊物,跟那些新朋友往來,我為你受過好多氣!我都忍在心頭。我的苦只有我一個人曉得。你們都可以向我說什麼反抗,說什麼奮鬥。我又向哪個說這些漂亮話?』覺新說到這裏,實在忍不住,他忍了這許久的眼淚終於淌出來了。」(第36章)一看這番話,覺新的性情本質、身處整個家庭矛盾核心就能突顯出來。

巴金的《家》是一個舊式封建的家庭典型,一群真實的生命在痛苦掙扎。舊的求存於舊範,新的求活於自由。巴金說:「所以我要寫一部《家》來作為一代青年的呼籲。我要為過去那無數的無名犧牲者『喊冤』!我要從惡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這個工作雖然是我所不能勝任的,但是我不願意逃避我的責任。」

「愛」和「青春」是《家》兩個最重要的主題。

巴金小說還有兩個特色。 其一, 他的小說有一股特殊的催逼力,讓讀者欲罷不能,廢寢忘餐地讀下去,因為小說情節不斷演變,興味濃烈。其二,不管小說怎樣悲慘、痛苦,到了小說結束,總有一種安慰、一種希望,甚至是革命激情,故事不會結束在絕望之中。

《寒夜》

《寒夜》是巴金最後一本長篇小說,故事圍繞一個小家庭婆媳不和,一個荏弱的小文員汪文宣怎樣周旋於病魔、母親和妻子、失業的矛盾中。汪文宣妻子叫曾樹生,兩人有一個十多歲的兒 子,抗戰時一家遷入重慶,文宣在圖書公司任校對,樹生在銀行任職,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不久,傳言日軍將攻打重慶,這時文宣有肺結核徵兆,於是決定不走,樹生卻升了職,要調往蘭州,銀行主任也示好,樹生因對家庭感到失望,於是跟主任到蘭州去。文宣抱病持家,到了抗戰勝利,在滿街鑼鼓喧天慶祝勝利的晚上,文宣帶着悲苦離開這個世界。兩個月後樹生從蘭州回來,知道文宣已死,文宣母和小宣不知所蹤,故事到此結束。

小說帶出深沉的力量,將一個平凡的家庭故事,寫成另類的血淚控訴。故事裏的婆媳和夫妻關係並不是是非判然、黑白自曉的對立。他們三人難說誰對誰錯,甚至說三人都沒有錯,只能說他們有普通人的缺點,結果卻是文宣帶着未完的責任死於肺病,樹生一舉離家而終生不獲諒解;汪母老來隻身攜孫赴遠, 三個人都是悲劇收場。普通人不能安穩過活,偏要帶着無奈無端的眼淚作結,沉重的悲劇味道轟然而來。故事沒有什麼善人好報、惡者遭殃的世俗因果,又擺脫新勝舊、舊害新的五四老調,《寒夜》能突破套格即在於此,悲劇力量也生於此。

故事充滿強烈的控訴。文宣和樹生代表兩種不同性格的人,在極度實際和勢利的社會裏,愛和包容有時很難彌補後天的性格差異和現實環境的扭曲。汪文宣的家庭,因現實環境逼使夫婦疏離,生死異路,和諧家庭碎毀是第一重控訴;小說裏有對黑暗社會的抨擊,文宣素位而行,不討好上司,結果坎坷病逝,反映現實的昏暗不平,這是第二重控訴。作者在汪文宣生命的最後一刻這樣寫:「最後他斷氣時,眼睛半睜着,眼球往上翻,口張開,好像還在向誰要求『公平』」。(第30章)汪文宣在最後的一口氣還呼喚「公平」,就顯示這個世界對他並不公平。控訴力不斷壓抑和醞釀,到了最後才爆發出來,小說的針砭力和抨擊力也就愈加強烈。

小說語言方面,巴金經過《激流三部曲》和《火》這些長篇小說的鍛煉和琢磨,文字、語言已變得成熟和凝練。描寫人物性情,如第21章寫汪文宣的性格和自卑心理:「他(文宣)扭開了電燈。屋子亮起來,燈光白得像雪似的,使他的眼睛差一點睜不開。他披着衣服站在方桌前。他第一眼便看他那個睡在床上的妻。謝謝天,妻睡得很好,棉被頭蓋着她下半個臉,黑黑的長睫毛使她睡着的時候也像睜開眼睛一樣。她的額上沒有一條皺紋,她還是十年前那樣地年輕。他看看自己,絲棉袍的綢面已經褪了色,藍布罩衫也在泛白了。他全身骨頭一齊發痠、 發痛, 痰似的東西直往喉管上冒。他同她不像是一個時代的 人。他變了!這並不是一個新發見。但是這一次卻像有一個拳頭在他的胸膛上猛擊一下。他的身子晃了晃,他連忙扶着方桌站定了。」這一小段文字,有設景,有對比,有動作,有內心刻畫,實在寫得洗煉細膩。這種細膩傳神和隱帶力量的語言風格,已超越《家》、《春》、《秋》的文字水平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生活」和「性」的苦悶:郁達夫


五四現代文學勃發之時,郁達夫是第一批最活躍的小說家。郁氏曾留學日,當時日本流行「私小說(身邊小說)對影響極大。他將自己的真實生活和情感遭遇都寫入小說裏去, 既是個性真誠的小說家,也是天才的小說家。他的小說就像一股驚世駭俗的飆風,將現代小說導入新的方向。他的作品一出現,就吸引很多讀者,帶來很多爭論。

小說的分期發展和整體特色

郁達夫的創作歷程大約可以1927年為界,分作前後兩期。前期作品都有自敍傳的性質,感傷情調和浪漫色彩十分濃烈。這個時期的代表作,除成名作《沉淪》外,還有《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這兩篇作品的主題都較積,文筆也細膩讀。後期作品雖仍顯示郁達夫精神上的矛盾和痛苦,如《她是 一個弱女子》和《迷羊》都有感情暗晦的成分,但《東梓關》 和《遲桂花》卻很清新。

郁達夫的作品大多以親身經歷和心境為題材。他留學日本時, 正是日本大正年間「 私小說」 文學流行時期。 當時的日本作家每將自己的經歷化為小說題材,從田山花袋到志賀直哉、葛西善藏、德田秋聲等,對郁達夫都有着影響。小說裏的主人公都以個性獨特「零餘者(無辜被社會排、放、遺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形象示,這個人物或「他「我,或「于質夫,或「郁先生,儘管稱謂不但在文學的自我表現上,都是「主觀自我形象」與「客觀藝術 形象」相統一。身懷大志而報國無門,貧病交迫等等,都是他們的共同表徵。郁達夫的自敍傳式小說,並非所有內容都是他自己的生活紀錄。他的小說寫得很有真實感,讀者容易投入, 覺得小說內容是作者的親身經歷。郁達夫作品的主人公通常不是作家就是知識分子,很容易使人覺得那都是真實的紀錄。不過,小說和自傳始終是不同的,把個人材料變成小說題材,必須作藝術加,不能只把小說主角改「我,再平鋪直敍地述自己的事。

郁達夫的小說不是普通的愛情故事或抒情作品,他還帶着時代氣息和青年的共同苦悶,把很多別人不敢公開明言的都披露在作品上。這點時代的共同意識,共同的苦悶在他的作品裏,就是感傷的情調和灰色的抒情。他的作品充滿對現實的失望,申訴生活的坎坷,不是潦倒貧窮就是情感失意。社會的畸形和人性的殘缺,把小說塗抹得很傷感,悲劇意識極濃。

指郁達夫的清新的筆調在中國枯槁的社會裏好像吹來了一股春風,立刻吹醒了當時的青年的達夫小說用筆細膩清新,寫女性、敍情感、描景致,均絲絲入扣,生動自然;心理描寫細致深刻,繪情烘實,將人的性格與心理反應緊緊扣在一起,像一段段活生生的內心戲;並能以景烘情,絕不是乾巴巴的畫面。

郁達夫的小說很個人化, 對異性或性愛的描寫都有其獨特技的作品是受戒者的文,而一般人的讀    以道的角度來說,郁氏小說某些題材是有問題的,然而,正因為如此,郁達夫小說才會有這麼多人閱讀,他的小說才會愈寫愈出色。郁達夫的自我暴露、自我素描給文壇吹來一股特別的風。

現以郁達夫的短篇小《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遲,賞析當中的特色

《沉淪》

小說取材於作者留日時的生活寫實,描寫青年學生被壓抑的性苦悶和被歧視的痛苦, 控訴尖銳, 呼號悲壯, 小說以驚人的取材和大膽的描寫震動五四文壇。 小說裏的「 我」 以「 支那人」身份留學日本,結果受盡白眼和輕侮,被看成比「賤賊」 還不如的豬狗。他深感孤寂冷酷,患着嚴重的憂鬱症,懇切地盼望國家富強起來。另一方面,他因渴求愛情而有強烈的性苦悶,結果要以窺浴、嫖妓等不良行徑來作紓解。到最後,憂鬱不止,苦悶增加,心結太緊而不能自我開解,終於投身大海自。自沉,他遙望故,高聲呼「祖國呀祖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裏受苦呢!」這是整篇小說最堅強、最積極之處。小說表現了強烈的「性的苦悶」 和「生的苦悶,也定下郁達夫小說內容的基本路線

《沉淪》都有濃烈「憂鬱感,郁達夫在留學日本每多失望、憂患之事,使他患了憂鬱症。這種憂鬱性情表現在《沉淪》裏,將青年人那心理苦悶、感情需要、渴求異性、精神空虛都如實寫下來,題材大膽,表現率直,突破舊文學的禁區,具有反封建的意識和自我解放的精神。這點精神與五四的狂飆氣息相融,卻引發激烈的討論和攻擊。靈慾不分的小說意識,將性苦悶寫成摧毀自我形象的病態,將異域游子的孤單寫作不能開解的禁錮,無疑帶着負面和消極的意識。我們說《沉淪》是驚世駭俗的作品,除了小說裏那些「性」的描寫外,也必須正視這些負面意識不留餘地的呈示。

《春風沉醉的晚上》

小說講述知識分子「我」因失業住進貧民窟,與煙廠的女工陳二妹比鄰而居。二妹給他葡萄漿麵包、香蕉,經常幫助他。他靠翻譯糊口,寄來的稿費卻被誤會以為他在外面行為不軌。經過知識分子真誠的解說,誤會消除,二人感情加深了,故事的情意溫厚,意識健康。

小說成功刻畫了一個勞動者的質樸、善良、刻苦和真誠,正因 有了這個善良、 光明的形象, 知識分子就顯得暗晦、 可憐和消極。煙廠女工二妹表面上是可憐的女子,其實知識分子比她 更可憐。知識分子身體不好,經常失眠;春夏之間還會神經衰弱,變成半狂。這是「生的苦悶」的寫照。二妹關心他、規勸他, 要他戒掉抽煙, 不要走邪路, 他對二妹油然生敬。 這些情節為小說帶來一陣健康的氣息,小說的精神色彩也因而較豐富。 小說裏的知識分子與女工比鄰而居, 居然不起情慾的波,這《沉淪》的窺《秋柳》的宿娼有很大不。郁夫的小說常有自卑、自惱的描寫,這篇作品也不例外,小說以下層勞動者為鏡,反照潦倒的小知識分子,帶着自憐自省的意《春風沉醉的晚上》距《沉淪》的寫作時間只有兩年光景,卻體現郁達夫小說題材的擴大、風格的轉變和對勞動者的關懷。

《遲桂花》

1932年的《遲桂花》故事簡單,主角是一位姓郁的作家,他收 到老朋友的信,到杭州拜訪老友,巧遇老友寡居在家的妹妹翁蓮。老友刻意安排作家與妹妹秋遊,作家起初也對這位女性有情慾的遐想,其後因翁蓮的純潔,作家反覺得自己低俗,並認作兄妹。作家拋掉情慾,心境清朗,作品寫得健康和積極,是郁達夫一篇成功之作。

小說運用了含蓄的象徵手「遲桂花」是一種遲開的桂花不是美麗的花,卻以清新香味動人心魄。翁家妹妹翁蓮就是「遲桂花,香氣仍然四。小說在某些情節的重要處桂花輕輕點綴,桂花的幽香就是翁蓮的清純。及至作家要向翁蓮示愛,結果卻是他倆在五雲山雲棲寺裏結拜為兄妹,這樣的發展,使故事出人意表,釀起詩意的芬芳。郁達夫小說裏那些「性的苦悶」和「生的苦悶」的題材,在《遲桂花》裏得以升。再,郁達夫在小說裏也表露作者模山範水的本「朝們去的方向看去,原又是崗巒的起伏和別墅的縱橫,但稍一住腳,掉頭向東面一望,一片同呵了一口氣的鏡子似的湖光,卻 躺在眼下了。遠遠從兩山之間的谷頂望去,並且還看得出一角 城裏的人家,隱約藏躲在尚未消盡的湖霧當中。」這種以筆代目,推前顧後,又遠又近的走筆,實在是郁達夫的看家本事。

魯迅小說的主題


魯迅小說的主題主要反「吃人禮教」、民族弱點」、「知識子的悲哀」、「婦權問題」和「鄉土故情,現分述如下

1. 吃人禮教
《狂人日記》直接寫禮教吃人,而魯迅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中,也有不少舊禮教吃人的悲劇,如孔乙己和阿 Q 寫的是吃人為己的實 人血饅頭 癆病,出賣革命黨宗親自保,欺壓弱者自肥等;也有人敢 於被吃,希望犧牲自己來喚醒大眾。呈示在作品中的,有充當劊子手的禮教,還有各種幫兇低級的宗教迷信、 腐朽的社會機制、冷血的剝削階級等。在短篇小說集《吶 》、《彷徨》裏的魯鎮文、未莊天,是人人互宰互吃的世界。這些小說的題材、背景、人物、事件、鄉鎮,一 旦綜合起來,則中國四千年的文化弱點、民族病態、精神 頹毀、觸覺麻木都紛紛布呈在讀者面前。

2. 民族弱點
魯迅小說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反映民族弱點」, Q 正 傳 》、 》、 》、 示眾 就將辛亥革命的不底, 民國施政的混亂, 以及民眾的無知愚昧全面表現出來。民眾對於政治社會種種現象多是無奈地接受,又因無知愚昧,於是都成為政治和傳統文化下的被動者和被管轄 者。 在《 Q 正傳》 裏的阿 Q 身上束縛着可怕的精神枷 「精神勝利法,那是民族的共同弱,通過 Q 神勝利法,魯迅將民族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麻木善忘等 缺點全都展示出來。

3. 知識分子的悲哀
魯迅小說也反映出知識分子的悲哀,這些知識分子大致可 分作兩類,第一類是要掙脫舊社會樊籬的知識分子,是要 摧毀封建禮教的志士或積極的反抗者,如《狂人日記》的 的革命志士夏 在酒樓上 的呂緯在這個悲劇的世道裏,他們是一群覺醒者,對舊禮教、舊 制度都抱着反抗心態。另一類是久囚於封建社會而不知覺 醒,或甘於被舊制度所綑縛和剝蝕,成為封建禮教下的犧牲者。當中以《孔乙己》的孔乙己最具代表性。他們是站在知識分子這個圈子邊緣的人, 不知不覺為封建禮教搖 旗、文過,結果給封建社會吞噬了。魯迅以同情的筆觸和 輕輕的嘲諷,寫下舊社會知識分子的悲哀。

4. 婦權問題
在魯迅的小說 傷逝》、 祝福》、 離婚 都是反映國婦權問題的代表 傷逝 是魯迅唯一一 戀愛,故事裏子君與涓生離異及早,反映女性要獲得理的婚姻,就先要有人格的尊重和獨立的經濟,絕不能憧憬 靠愛情支,更不能完全倚靠男《祝福》的祥林嫂是型的悲劇女性,是對封建禮教和愚昧迷信蠶蝕婦女的深刻反映。
離婚 是魯迅為社會底層婦女鳴不平的作 愛姑因丈夫姘上小寡婦而要跟她離婚,勇敢的愛姑敢於抗,還罵公公「老畜生,丈夫「小畜生,抗爭了年,結果還是在父權和夫權下就範。這些小說將中國婦女的不幸和可悲的命運作了深刻反映和不平鳴。

5. 鄉土故情

寫鄉土,敍故情,是魯迅小說的另類主題。這種小說帶着濃厚的浙東土味,如大戶人家迎神送節的禮數,貧家賤戶熬生赴死的悲情,自私礙眾的鄉村文化等等,都可從《故 》、《祝福》等小說一掏而。鄉土氣和故鄉事是魯迅說裏一股具影響力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