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古今漢語的變異

漢語的歷史悠久,其發展的歷史究竟是怎樣的?經歷了什麼變化?以下部分會從漢語的歷史、古今漢語的分別和漢語的發展三方面加以闡述。
漢語的歷史
在學習漢語的各個組成部分之前,不妨先看看漢語的歷史。無論學習古代文化還是現代文化,了解一下漢語的歷史也是有點好處的。譬如說,對於「赴湯蹈火」這句話,如果我們明白到「湯」字古今詞義的分別,便會較容易了解「赴湯蹈火」的意思。古代的「湯」,指的是「熱水」,現代的「湯」,指的是「餐湯」,兩者並不相同。
漢語的歷史久遠流長,記錄漢語的漢字從甲骨文到現在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由此可以推想,在甲骨文出現以前,漢語必 然還有一段很長的時期是沒有文字的,但這個時期的年代還不能肯定。中國學者認為,原始漢語是由漢泰基礎語分化出來的。漢泰基礎語於甲骨文出現以前已經存在。某些語言因來源相同,也有許多共通之處,所以合稱為語族。從漢泰基礎語 分化出來的語言,就合稱為漢泰語族。
漢語由漢泰基礎語分化出來以後,便獨立發展。根據一般學者分析,漢語的歷史大約可以分五個時期:
1.    原始漢語沒有文字的時期;
2.    上古漢語先秦時期;
3.    中古漢語東漢至隋唐;
4.    近世漢語宋元明清;
5.    現代漢語清中葉以後。
原始漢語
由於缺乏文字記錄和比較的材料,原始漢語的面貌還是弄不清楚。 在較後一些記錄, 有些句子非常接近甲骨文。例如《尚書.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這是記錄商代開國君主 成湯的說話,意思是說:「這個太陽(指暴虐的君主)要到哪時才消失呢?我要和暴虐的君主一起滅亡。」這樣的句子跟甲骨文非常接近。甲骨文也有很多地方用「曷」來表示「何時」的意思。有些句子和一般的文言文沒有太大分別。例如《孟子. 梁惠王下》:「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代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的君主不出來遊遊,我們哪可以休息呢?我們的君主不出來走走,我哪裏會得到補助呢?這樣出來巡遊一下,足以成為諸侯的準則。」
此外,原始漢語可能包括複輔音(即在一個音節裏,兩個以上的輔音連在一起),如「pl」、「kl」等。
商代的甲骨文出現於原始漢語之後,先秦漢語之前。甲骨文是以當時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大抵在甲骨上刻字並不容易,因此極求簡潔,形成一種特別的書面語。甲骨文的特別之處,就是經常把陳述句變成疑問句。例如:
辰卜,貞:王賓卜,祭,亡尤。
這段甲骨文是說在丙辰那天舉行占卜,求問上天,王祭祀「卜 丙」(人名)是否合宜。「貞」以下是占卜求問的內容,但從表面來看,這完全不像是一個疑問的句子。這個句子的語調可能有些特別,反映了漢語語調(語氣)的表現自古就很重要了。甲骨文的人稱代詞也很複雜,而且有特殊用法。譬如說第一人稱代詞,現代漢語很簡單,一般用「我」這個代詞,而在甲骨文裏,除了「我」之外,還可使用「余、魚、朕」等。有關商代的語言資料,還有《尚書》中的《商書》和商代的金文(青銅器上的銘文)可供參考。
上古漢語
先秦漢語的資料比較豐富,除了有不少現存的古籍外,還有許多出土的資料,如金文、竹簡、石刻、帛書等。這個時期的漢語特點包括下列五項:
1.   單音節詞佔壓倒性優勢。
2.   詞類的機能沒有完全分化,所指的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詞類活用的情況非常普遍; 其次是很多詞類沒有嚴格的分工,即一個詞可以義屬幾個詞類。
上面三句都把形容詞用作動詞,這並不是現代漢語的一般做法。
先秦時期,漢語的其中一個特徵是詞類的機能未完全分化。換言之,雖然名詞、形容詞、動詞、代詞等的詞類分法大體上比較固定,各有不同的職能,但運用起來卻並不十分嚴格。像《孟子》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話的原意是說:「孔子登上了東山,便覺得魯國細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覺得天下也細小起來了。」句中的「小」字,原本是形容詞,但這裏卻把它用作動詞。到了現代漢語,詞類的分工比較嚴格,這種用法是極為罕見的。但在先秦時期,這方面的例子卻非常多,就以《孟子》 一書而言, 除了上述例子外, 還有其他例子。 例如《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也,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這只是個人的勇敢表現,僅能抵擋一個人,希望王能夠把這種勇氣擴大。)另一個例子是《滕文公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復讎也。』」(四海之內的人都說:「(湯)不是為了擁有天下那樣兒富足,只是為了替老百姓報仇而已。」)這兩句的「大」、「富」本來都是形容詞,現在則作為動詞使用。這方面的資料不勝枚舉,這裏只是略舉數例來說明而已。
3.   判斷句一般不用繫詞。繫詞又稱作判斷詞,現代漢語用來說明或判斷的句子,一般用「是」這個詞來連繫說明和被說明的部分。例如「我是一個學生」中的「我」是被說明部分,「 一個學生」 是說明部分, 中間用「是」 連繫起來,因此把「是」稱為「繫詞」。但是,先秦漢語使用繫詞的情況並不常見,例如《孟子》 說:「《小弁》,小人之詩也。」(《小弁》這首詩是小人所作的。)
4.   語序和現代漢語不一樣。 舉例說,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的受詞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如「吾誰欺,欺天乎。」一些地名、人名也會以倒裝的方式表示,如「帝堯、后稷、城濮」等。
5.   句子中常加上「之」,使句子變成短語,例如《論語.陽貨》:「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君子守孝,吃到美食 也不覺得香甜。)
中古漢語
中古漢語的資料非常豐富,明顯地出現了書面語和口語的分歧。此外,這個時期也有不少專門研究語言的書籍,如韻書有東漢末年李登的《聲類》、隋朝陸法言的《切韻》等;字書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六朝顧野王的《玉篇》等;具有語言學性質的著作有東漢劉熙的《釋名》、六朝沈約的《四聲譜》等。這個時期的漢語特點包括:
1.   大量複音節詞產生,如「磊落 」、「軀體 」、「僕役 」、「穢污」、「狡獪」、「裝束」、「文弱」、「朝野」、「愛憎」等複音節詞都是在這個時代產生並開始使用的。
2.   大量後綴出現,如「子」 本來有「小」的意思,到了唐以後就經常加在名詞後面,作為後綴,而沒有「小」的意思,像「宅子」、「亭子」等就是。
3.   明顯出現破讀字。所謂破讀字,是指同一字表示不同的意義時唸不同的讀音, 如「朝朝暮暮」 的「朝」 唸「招」音,而「朝見」的「朝」唸「潮」音。
4.   出現「了」、「著」等時態助詞。
5.   繫詞成為口語判斷句的必要成分。
6.   處置式出現。處置式又稱為「把字句」,如方干詩「應把清風遺子孫」、杜荀鶴詩「獨把孤寒問阿誰」等都是這種用法的例子。
7.   完全被字句出現。所謂完全被字句,是指在被動句中使用「被」字,而施事者也在「被」字之後出現
8.   文字組合趨向使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因為當時流行駢儷文學,作品都要以四個字或六個字組成句子。影響所及,這變成了一種風氣,即使不是駢儷作品,也多以四字或六字句子為主,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猶可追」(陶淵明《歸去來辭》)等就是例子。
近世漢語
這裏把宋元明清時期稱作「近世」,目的是避免和「近代」混淆,因為在歷史學上,「近代」是指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一段時期。近世漢語的資料可從大量的白話小說、戲曲,以及語錄體的書籍裏找出來。這個時期出現了語法的書籍,如元代盧以緯的《語助》;也出現了外國人記錄漢語語音或口語的書籍,如法國金尼閣的《西儒耳目資》、朝鮮崔世珍的《朴通事諺解》和《老乞大諺解》等;清晰的音系表如《韻鏡》、《四聲等子》等(這兩本書的作者都無從稽考)都面世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當時政府切實地參與制訂語文政策。宋明時期還出現了政府頒令發行、 由官家編訂的韻書和字書, 如《集韻》、《類篇》 等,都是當時官訂的書籍。
近世漢語的特點包括:
1.   大部分方言裏的全濁聲母都沒有了,入聲和 -m 韻尾也逐步消失。
2.   人稱代詞出現相當複雜的變化,例如由「自家」變成「咱」,加上「們」,變成「咱們」,然後合音變成「咱(偺)」,再加上「們」,變成「咱(偺)們」。這個「咱們」 是把說話的雙方都包括在內。
3.   組成複音詞的語素次序不穩定,如「緊要要緊 」、「熱鬧鬧熱」、「言語語言」等並存。
4.   助詞非常豐富,如出現了結構助詞「得」。
5.   用語從綜合性轉向分析性的發展,如古漢語「此」相當於這個時期的「這」,但不能單說「這」,一定要說「這個」、「這人」、「這裏」等。
首先,口語和書面語應該分開來看,元明以來的口語是經過「官話國語普通話」三個階段發展,而不是由「普通話」直 接代替官話」的;書面語則經過宋元明清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的「白話」(語體文)發展而成,再發展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的白話文。宋元明清的白話作品有小說,還有不少戲曲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漢語的特點、現代漢語的特點

全世界的語言約有五千多種,就是中國也有百多種語言,漢語只是其中一種。由於使用漢語的人口最多,不單在中國佔絕大 數,就全世界而言,漢語使用者幾乎佔了人口的五分之一。
究竟漢語是怎麼樣的一種語言呢?它具有什麼特點?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好好地認識的。
你會發現,兩種語言有明顯的不同。在英語裏,同一個詞會就 著詞性的不同或語法功能而產生形態變化, 但這種變化是漢語沒有的。其實,跟其他語言比較,漢語最顯著的特點有二: 一是它的「孤立性」(isolating); 二是它的「單音節性 」 monosyllabic)。基於這兩種特性,語言學上一般稱漢語為孤立語或單音節語言,下文會分別闡述。
漢語是孤立語
孤立語的主要特點,是不用或少用形態變化去反映詞和詞之間的關係, 以及詞在句子中的語法功能。我們知道,詞在句子中有各種各樣的功用,彼此間也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關係,這就說明了為什麼語法裏出現種種詞類,而詞在句子中具備多種語法功能。例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就是不同的詞類,詞在句子中作主詞、受詞、施事、受事等就是它不同的語法功能。在漢語裏,構成句子的各個詞都是獨立的,不會因為不同的詞性和語法功能而產生形態變化。但在其他語言,例如英語,不同的詞性和語法功能便需要以不同的形態表現出來。譬如「繁榮」一詞,無論作為名詞如「我們要保持台北的繁榮穩定」, 作為形容詞如「台北是個繁榮的城市」,還是作為動詞如「我們要繁榮台北的文化事業」,這個詞都沒有形態變化。反觀英語就不同了,作名詞用時要說「prosperity」,作形容詞用時要說「prosperous」,作動詞用時就得要說「prosper」,形態上並不相同。此外,像「我教他」、「他教我」之類的語句,「我」、「他」無論在主詞或受詞的位置,都沒有形態上的變化。但在英語裏,「我」居於主詞位置時必須用「I」,而居於受詞位置時就得變為「me」。由此可見,漢語語詞在句子上的功用,或各種語法關係,從它們本身的形式完全看不出來,好像是彼此孤立的。所以,漢語可稱為「孤立性語言」或「孤立型語言」。
漢語是單音節語言
至於「單音節語言」,主要是指漢語以單音節作為語音的最小單位。一個漢語詞語,不管它是單音節詞,像「牛」、「羊」、「豬」、「雞」等,還是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像「教育」、「經濟」、「冰淇淋」、「盤尼西林」等,這些詞語的最小語音單位,都是單音節的。所以,我們稱漢語為「單音節語言」。
我們說漢語具有兩種特點:一是孤立性,二是單音節性。但這只不過是漢語最顯著的特點而已,我們不是說漢語的特點只有這兩種。
除了這兩種特點以外,漢語的書寫系統也很特別。現在世界上的各種語言,大都採用拼音文字,但漢語採用的,一直都是表意性較強的漢字,沒有變為拼音文字。有些人可能以為這是中國人過於保守的關係,實際上那是方塊漢字比較配合漢語的緣故。由於漢語的語詞在形態上沒有變化,所以用以表達語詞的文字便不會像其他文字般,出現語首和語尾的變化。譬如英語的「人」,表示單數時用「man」,表示眾數時則要用「men」;又譬如「吃」,表示現在時態用「eat」,表示過去時態則要用「ate」,而表示進行式時態便要用「eating」,可見英語是具有各種形態變化的語言。漢語則沒有這類變化,所以可以運用比較固定的方塊漢字去表達。可以說,漢字跟漢語是最佳的配合,因為漢語帶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語素)大部分都是單音節的,而每個漢字的字形恰好代表一個音節。譬如我們說「wŏen xué yŭyán」這五個音節的時候,剛好可以用「我們學語言」五個漢字去表達。所以,漢字自古以來,一直沿用至今,沒有變成拼音文字。雖然日本語、韓國語等語言都可以運用漢字來表達意思,但漢字在韓、日兩種語言中,既不是全面地使用,而且也有一定的限制,必須跟其本身的語法系統配合。因此,漢字的全面使用,可說是漢語的其中一個特點。我們說漢語是孤立的語言,是單音節的語言,只是說明漢語最顯著的兩個特點而已。自古以來,這兩個特點已經存在,即使到了現代漢語,依然適用。其實,除了這兩者以外,漢語還有其他特點。下文會就語音、詞彙和語法三方面闡述現代漢語的特色。
現代漢語的特點
按照現代語言學的觀點,指出語言由三個部分組成:語音、詞彙、語法,現在從這三方面介紹現代漢語的特點。
語音方面
語音方面兩項主要特點:(1)現代漢語的音節結構中元音佔優勢;(2)聲調是漢語音節結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以下分別說明:
1.   現代漢語的音節結構中元音佔優勢。一個漢語音節可以包含兩個, 甚至三個元音, 它們可以連在一起。 但是, 一個漢語音節不可以有兩個以上的輔音,而且兩個輔音不能連在一起。 譬如說:「家」(jia)中的「ia」就是兩個元音連在一起,「小」(xiao)中的「iao」就是三個元音連在一起。「蛋」(dan) 中的「d」、「n」這兩個輔音則不能同時在元音的「a」前面或後面出現。所以,漢語中不可能出現「dna」或「and」 那樣的情況,更不可能有「dnna」或「annd」之類的情況出現。此外, 一個音節可以沒有輔音,但卻不能缺少元音, 像「阿」(a)、「哀」(ai)、「歐」(ou)等, 都是只有元音而沒有輔音的音節。現代漢語的音節結構中元音佔優 勢,由此可見一斑。
2.   聲調是漢語音節結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其實, 聲調不單是不可或缺的成分,而且具有區別詞義(字義)的作用,譬如「欺、臍、啟、器 」這四個字,按漢語拼音,它們的聲母都是「q」,韻母都是「i」,但四字的聲調都不同,而這個分別便把不同的詞義區別出來。翻開詞典,你會找到不同的漢字代表同一個音節。根據聲調,我們可以區分每個漢字的不同意義。但是,如果聲調也相同,我們便要依靠雙音節詞才可以分辨拼音或聲調相同的漢字了。 舉例來說,「倉」和「蒼」都讀cāng,拼音、聲調都相同,要分辨是哪個字,就要靠雙音節詞了。如果說的是 cānghuáng(倉皇),那麼 cāng 就是「倉」;如果說的是cāngcuì(蒼翠)那麼cāng 就是「蒼」了。
詞彙方面
現代漢語的詞彙有三個主要特點:(1)雙音節詞佔大多數;(2)詞彙豐富,構詞方式多樣;(3)善於吸收古語詞、方言詞和外來詞。下面簡略介紹這三方面的特點:
1.   現代漢語是「雙音節詞佔大多數」。這一點是從詞的結構發展情況歸納出來的。譬如古漢語「秦師伐晉」這句話,現代漢語便要說成「秦國的軍隊攻打晉國」,差不多所有原本屬於單音節的詞都要變成雙音節。這種情況在現代漢語非 常普遍,本來是單音節的,都會變為雙音節詞。可以說, 雙音節詞在現代漢語佔了極大的多數。
2.   現代漢語「詞彙豐富,構詞方式多樣」。例如「運用詞根融合、附加修飾和重疊、輕聲和兒化等」。舉例說,「樹」和「木」融合成「樹木」、「江」和「湖」融合成「江湖」等都是詞根的融合;「 粗心」、「 牛頭」等以前一個「天」、「老老實實」等就是重疊關係;「我們」、「地下」、「家裏」中的「們」、「下」、「裏」,就是輕聲的例子;而「花兒」、「鳥兒」等則是兒化的例子。
3.   現代漢語「善於吸收古語詞、方言詞和外來詞」。例如「爪牙」、「夫人」、「誕辰」等都是古語詞,「垃圾」、「噱頭」、「單車」等都是方言詞,而「三明治」、「雷達」、「芭蕾」等都是外來詞。這些詞語都由現代漢語所吸收,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語法方面
漢語雖然沒有複雜的形態變化,但在現代漢語句法結構中, 語序的安排具有重大作用。 例如詞組中有主謂結構,而沒有謂主結構;有偏正結構,而沒有正偏結構。至於句子,由於語用的需要,語序就比較靈活了。比如不但有主詞在前謂語在後的句子,而且有時也出現謂語先於主詞的句子。
別的一些語言中用形態變化表示的意義, 漢語常用虛詞來表示。例如用介詞「被」表示被動,用助詞「了」、「着」表示時態等等。現代漢語還有一個值得重視的特點,那就是單雙音節對語句結 構的影響。例如有些單音節詞在使用時愛到一些限制。如人家 問:「貴姓」,可以回答「姓李」,也可以回答「歐陽」。但不能單說「李」。問日期,可以回答「五號」,也可以回答「十五」, 不能單說「五」。問地名,可以回答「沙市」、「梅縣」。也可以 回答「天津」,但不能單說「沙」、「梅」。有些單音詞不能在句首出現,如「剛剛我看到他」可以說,「剛我看到他」不能說。有些雙音詞後邊必須接雙音詞,不能接單音詞,如「加以」、「進行」、「大力」、「逐步」等等。

語言的定義與作用

語言的定義
簡單來說,語言其實就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際工具。思維是反映和認識客觀現實的過程,語言就是實現我們思維活動 的物質形式,是把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開來的其中一個 特徵。譬如清早起來,看見地上濕了,我們會說:「地上濕滑滑的,準是昨夜下過雨了。」我們的腦子裏,早就有「如果下 雨,地上便會濕滑」的前提,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並通過語言反映出來。
另一方面,語言也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人們利用語言來交際和交流思想,達到相互了解的目的。譬如清早起來,看見地上濕了,我們問問別人:「地上濕滑滑的,準是昨夜下過雨了吧?」這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看看別人是否同意。如果別人同意,就會說:「是的,看來昨夜是下過雨了。」如果別人不同意,就會說:「不是,只是剛才清洗過路面罷了。」這就達到交際、溝通的目的。
一般來說,語言是音義結構的符號體系,具有本身的詞彙,也有本身的語法。這些語言的結構要素都有規律地相互聯繫、相互制約,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例如,漢語、英語、法語和俄語等都各有不同的完整結構,各自構成一個體系。
語言的作用
語言既然是一種思維工具,它的功能自然是幫助我們實現和鞏固思維,使思維成果以語言的形式存在。我們可以進一步利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並判斷事物。
同時,語言又是人類的重要交際工具,在社會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人類一切的活動,由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由日常生活到文化生活,都要用語言作為思想交流的工具,以達到相互了解、相互協調的目的。

語言的兩項重要職能是幫助人類實現思維和進行交際,基於這一點, 它的具體作用主要包括三方面:(1) 幫助人們自我創造;(2)幫助人們認識客觀世界;(3)幫助人們互相聯繫和了解。
1.  幫助人們自我創造
這包括兩方面:在思想上,這是指創新思維;在文學藝術方面,這是指創作。我們有一套新想法、新主張,希望別 認同,便需要通過語言來表達有關觀點。我們要抒發感情,也需要藉著語言去塑造形象,感染讀者,希望引起共鳴。
2.  幫助人們認識客觀世界
認識客觀世界主要是指對理性方面的認識,而要認識這方面的問題只有憑藉語言才能做到。語言中的詞可以形成概念,用詞造成的句子,可以幫助我們推理,並作出判斷。 人們不是通過直接的經驗,就是通過間接的經驗來認識客觀的世界。一個人的生命和精力有限,所獲得的大部分知 都來自間接的經驗,而只有語言才可以幫助他累積和發展這些知識。
3.  幫助人們互相聯繫和了解
人們可以利用語言這種交際工具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促進大家的聯繫,加強彼此之間的了解。如果沒有語言, 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感受固然無從表達;別人的思想、別人的感受,我們也無從理解。可以說,沒有語言,我們根本無法過群體的社會生活。
當然,要語言起到這些作用,必須有一個共同認可和認識的客觀語言結構和規律。這樣,說話的人才可以利用語言來自我創造、認識客觀世界、與別人溝通,而別人也可以通過語言來接收相關信息。這樣,大家互相了解,達到交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