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漢語的各個組成部分之前,不妨先看看漢語的歷史。無論學習古代文化還是現代文化,了解一下漢語的歷史也是有點好處的。譬如說,對於「赴湯蹈火」這句話,如果我們明白到「湯」字古今詞義的分別,便會較容易了解「赴湯蹈火」的意思。古代的「湯」,指的是「熱水」,現代的「湯」,指的是「餐湯」,兩者並不相同。
漢語的歷史久遠流長,記錄漢語的漢字從甲骨文到現在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由此可以推想,在甲骨文出現以前,漢語必
然還有一段很長的時期是沒有文字的,但這個時期的年代還不能肯定。中國學者認為,原始漢語是由漢泰基礎語分化出來的。漢泰基礎語於甲骨文出現以前已經存在。某些語言因來源相同,也有許多共通之處,所以合稱為語族。從漢泰基礎語
分化出來的語言,就合稱為漢泰語族。
漢語由漢泰基礎語分化出來以後,便獨立發展。根據一般學者分析,漢語的歷史大約可以分五個時期:
1. 原始漢語—沒有文字的時期;
2. 上古漢語—先秦時期;
3. 中古漢語—東漢至隋唐;
4. 近世漢語—宋元明清;
5. 現代漢語—清中葉以後。
原始漢語
由於缺乏文字記錄和比較的材料,原始漢語的面貌還是弄不清楚。
在較後一些記錄, 有些句子非常接近甲骨文。例如《尚書.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這是記錄商代開國君主 成湯的說話,意思是說:「這個太陽(指暴虐的君主)要到哪時才消失呢?我要和暴虐的君主一起滅亡。」這樣的句子跟甲骨文非常接近。甲骨文也有很多地方用「曷」來表示「何時」的意思。有些句子和一般的文言文沒有太大分別。例如《孟子.
梁惠王下》:「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夏代的諺語是這樣說的,我的君主不出來遊遊,我們哪可以休息呢?我們的君主不出來走走,我哪裏會得到補助呢?這樣出來巡遊一下,足以成為諸侯的準則。」
此外,原始漢語可能包括複輔音(即在一個音節裏,兩個以上的輔音連在一起),如「pl」、「kl」等。
商代的甲骨文出現於原始漢語之後,先秦漢語之前。甲骨文是以當時口語為基礎的書面語,大抵在甲骨上刻字並不容易,因此極求簡潔,形成一種特別的書面語。甲骨文的特別之處,就是經常把陳述句變成疑問句。例如:
“辰卜,貞:王賓卜”,祭,亡尤。
這段甲骨文是說在丙辰那天舉行占卜,求問上天,王祭祀「卜 丙」(人名)是否合宜。「貞」以下是占卜求問的內容,但從表面來看,這完全不像是一個疑問的句子。這個句子的語調可能有些特別,反映了漢語語調(語氣)的表現自古就很重要了。甲骨文的人稱代詞也很複雜,而且有特殊用法。譬如說第一人稱代詞,現代漢語很簡單,一般用「我」這個代詞,而在甲骨文裏,除了「我」之外,還可使用「余、魚、朕」等。有關商代的語言資料,還有《尚書》中的《商書》和商代的金文(青銅器上的銘文)可供參考。
上古漢語
先秦漢語的資料比較豐富,除了有不少現存的古籍外,還有許多出土的資料,如金文、竹簡、石刻、帛書等。這個時期的漢語特點包括下列五項:
1.
單音節詞佔壓倒性優勢。
2.
詞類的機能沒有完全分化,所指的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詞類活用的情況非常普遍; 其次是很多詞類沒有嚴格的分工,即一個詞可以義屬幾個詞類。
上面三句都把形容詞用作動詞,這並不是現代漢語的一般做法。
先秦時期,漢語的其中一個特徵是詞類的機能未完全分化。換言之,雖然名詞、形容詞、動詞、代詞等的詞類分法大體上比較固定,各有不同的職能,但運用起來卻並不十分嚴格。像《孟子》的「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話的原意是說:「孔子登上了東山,便覺得魯國細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覺得天下也細小起來了。」句中的「小」字,原本是形容詞,但這裏卻把它用作動詞。到了現代漢語,詞類的分工比較嚴格,這種用法是極為罕見的。但在先秦時期,這方面的例子卻非常多,就以《孟子》
一書而言, 除了上述例子外, 還有其他例子。 例如《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也,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這只是個人的勇敢表現,僅能抵擋一個人,希望王能夠把這種勇氣擴大。)另一個例子是《滕文公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復讎也。』」(四海之內的人都說:「(湯)不是為了擁有天下那樣兒富足,只是為了替老百姓報仇而已。」)這兩句的「大」、「富」本來都是形容詞,現在則作為動詞使用。這方面的資料不勝枚舉,這裏只是略舉數例來說明而已。
3.
判斷句一般不用繫詞。繫詞又稱作判斷詞,現代漢語用來說明或判斷的句子,一般用「是」這個詞來連繫說明和被說明的部分。例如「我是一個學生」中的「我」是被說明部分,「
一個學生」 是說明部分, 中間用「是」 連繫起來,因此把「是」稱為「繫詞」。但是,先秦漢語使用繫詞的情況並不常見,例如《孟子》 說:「《小弁》,小人之詩也。」(《小弁》這首詩是小人所作的。)
4.
語序和現代漢語不一樣。 舉例說,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的受詞必須放在動詞前面,如「吾誰欺,欺天乎。」一些地名、人名也會以倒裝的方式表示,如「帝堯、后稷、城濮」等。
5.
句子中常加上「之」,使句子變成短語,例如《論語.陽貨》:「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君子守孝,吃到美食
也不覺得香甜。)
中古漢語
中古漢語的資料非常豐富,明顯地出現了書面語和口語的分歧。此外,這個時期也有不少專門研究語言的書籍,如韻書有東漢末年李登的《聲類》、隋朝陸法言的《切韻》等;字書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六朝顧野王的《玉篇》等;具有語言學性質的著作有東漢劉熙的《釋名》、六朝沈約的《四聲譜》等。這個時期的漢語特點包括:
1.
大量複音節詞產生,如「磊落 」、「軀體 」、「僕役 」、「穢污」、「狡獪」、「裝束」、「文弱」、「朝野」、「愛憎」等複音節詞都是在這個時代產生並開始使用的。
2.
大量後綴出現,如「子」 本來有「小」的意思,到了唐以後就經常加在名詞後面,作為後綴,而沒有「小」的意思,像「宅子」、「亭子」等就是。
3.
明顯出現破讀字。所謂破讀字,是指同一字表示不同的意義時唸不同的讀音, 如「朝朝暮暮」 的「朝」 唸「招」音,而「朝見」的「朝」唸「潮」音。
4.
出現「了」、「著」等時態助詞。
5.
繫詞成為口語判斷句的必要成分。
6.
處置式出現。處置式又稱為「把字句」,如方干詩「應把清風遺子孫」、杜荀鶴詩「獨把孤寒問阿誰」等都是這種用法的例子。
7.
完全被字句出現。所謂完全被字句,是指在被動句中使用「被」字,而施事者也在「被」字之後出現。
8.
文字組合趨向使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因為當時流行駢儷文學,作品都要以四個字或六個字組成句子。影響所及,這變成了一種風氣,即使不是駢儷作品,也多以四字或六字句子為主,像「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王羲之《蘭亭集序》)、「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猶可追」(陶淵明《歸去來辭》)等就是例子。
近世漢語
這裏把宋元明清時期稱作「近世」,目的是避免和「近代」混淆,因為在歷史學上,「近代」是指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一段時期。近世漢語的資料可從大量的白話小說、戲曲,以及語錄體的書籍裏找出來。這個時期出現了語法的書籍,如元代盧以緯的《語助》;也出現了外國人記錄漢語語音或口語的書籍,如法國金尼閣的《西儒耳目資》、朝鮮崔世珍的《朴通事諺解》和《老乞大諺解》等;清晰的音系表如《韻鏡》、《四聲等子》等(這兩本書的作者都無從稽考)都面世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當時政府切實地參與制訂語文政策。宋明時期還出現了政府頒令發行、
由官家編訂的韻書和字書, 如《集韻》、《類篇》 等,都是當時官訂的書籍。
近世漢語的特點包括:
1.
大部分方言裏的全濁聲母都沒有了,入聲和 -m 韻尾也逐步消失。
2.
人稱代詞出現相當複雜的變化,例如由「自家」變成「咱」,加上「們」,變成「咱們」,然後合音變成「咱(偺)」,再加上「們」,變成「咱(偺)們」。這個「咱們」
是把說話的雙方都包括在內。
3.
組成複音詞的語素次序不穩定,如「緊要— 要緊 」、「熱鬧—鬧熱」、「言語—語言」等並存。
4.
助詞非常豐富,如出現了結構助詞「得」。
5.
用語從綜合性轉向分析性的發展,如古漢語「此」相當於這個時期的「這」,但不能單說「這」,一定要說「這個」、「這人」、「這裏」等。
首先,口語和書面語應該分開來看,元明以來的口語是經過「官話—國語—普通話」三個階段發展,而不是由「普通話」直 接代替官話」的;書面語則經過宋元明清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的「白話」(語體文)發展而成,再發展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的白話文。宋元明清的白話作品有小說,還有不少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