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關羽「單刀赴會」 咱家「筆刀赴會」

關羽「單刀赴會」 咱家「筆刀赴會」
  長期以來,「關雲長單刀赴會」已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它在宋元時期便廣為流傳,依「羅老大(貫中)」的說法:劉備取得益州後,東吳要索回荊州,雙方為此激烈爭奪起來,時魯肅和關羽各帶重兵,在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一帶對峙,有大戰一觸即發之勢,然「魯肅」依勢思得一計,在陸口寨外臨江亭上邀關羽赴會,暗中伏下刀斧手,伺機殺之,時冉見關羽只帶親兵十餘人,由周倉扛著大刀,單刀赴會,然幸關羽事前有所準備,約見後才得以脫險,轉危為安。
  這「羅老大(貫中)」好生了得,一枝禿筆把「關雲長單刀赴會」寫得活靈活現,再添關羽雄壯無懼之采風,咱感關羽氣勢豪邁亦賦詩共襄盛舉:
關羽赴會好江風,一葉扁舟立船頭;
龍潭虎穴何足懼,橫刀青龍有何憂。
九尺身軀催輕舟,手持偃月豎船頭;
義不負心泰山重,忠不顧死怎言休。
  這漢壽亭侯「關羽」因「羅貫中」妙筆生花,使之「關羽單刀赴會」而更加名垂青史,「羅貫中」著力突出「關羽」單刀孤膽、無懼勇敢的凜然正氣,而魯肅在他的反襯之下,卻成為一位尷尬被動、窩囊無為的人物,其實,這是與史實是不符的。
  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人,他是東漢末年東吳的著名軍事統帥,也是繼周瑜之後吳國最重要的著名大臣之一,他曾向孫權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獲孫權賞識,周瑜死後代替周瑜領兵,守陸口,此後魯肅為索取荊州而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彰顯自個兒其英雄氣概與豪邁風度。
  歷史上確有「單刀赴會」一事,只不過「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建安二十年,孫、劉因荊州之爭,在邊界地區屢起摩擦,先是孫權派呂蒙率軍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後是劉備親臨督戰,派關羽正面迎擊,雙方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魯肅為維持孫、劉兩家聯盟,免於讓曹操漁人得利,便主動聯繫關羽在劉家軍營裡進行談判,談判前,魯肅的部將擔心對方會設下「鴻門宴」,不同意他冒險去見關羽,然魯肅著想大局,毅然決然地帶著幾個部將,佩掛單刀而赴會。
  在談判桌上,魯肅不顧危險,厲聲呵之,辭色甚切,據理力爭,駁得關羽面紅耳赤,尤其是魯肅的一番慷慨陳詞,更是令關羽啞口無言,詞窮理屈,咱讀後甚感精彩乃節錄分享:
  「當初劉備在長阪坡時,兵馬不足,計窮慮竭,吳主同情劉備沒有棲身之地,才割愛借荊州以濟其患,使有所庇蔭,但劉備矯飾私情,已取得益州,還想兼併荊州,這種行為連凡夫俗子都不恥去做,何況還是有頭有臉的領袖人物呢!我知道有這樣的話:貪而棄義,必為禍,將軍你我都是重任在身的人,如果不能明白此理,做不到以義輔主,反而一味袒護其短,哪裡會有什麼幫助呢?」。
  最後,孫、劉兩家達成協議:平分荊州,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至此,魯肅不但贏得了這場談判的勝利,還維護了孫劉聯盟的團結局面,其功可謂大也。
  咱無意挑戰關羽「單刀赴會」、「無懼」、「忠義」之形象,「三國演義」算是野史、小說,增加趣味性、可看性當然無可厚非,然史實就是史實,不能篡改,總不能讓「魯肅」委屈一輩子吧!閒觀野史可添增生活趣味,然端正歷史,以史為鑒,更可讓後人正視真相,減少生活錯誤發生,這是咱「立馬筆刀、愚思赴會」,您以為呢?

懵懵懂懂習詩韻(二)

懵懵懂懂習詩韻(二)
 
  中國文字不是拼音文字,從字的表面是無法唸出聲音來的,然咱們所學過的「注音符號」就是漢字的「記音」符號,在現行的三十七個注音符號當中,「聲母」有二十一個,「韻母」有十六個,這一字一形一音,不管放在什麼位置,字形、字音都是固定不變的,所以,咱覺得從「注音符號」的方向,來學習詩詞文字的「韻腳」應該不難,只要學會了它,所有的中國字應該就能發出字音。
 
  「韻母」是語音的基礎,沒有韻母,聲母是無法單獨成音的,「韻母」是「音」裡最難的部分,但它有一個關連的學習方法,反而先學「韻母」卻成了最容易學習上手,再言「韻母」它可以單獨成「音」,這些「音」都是有意義的,注音符號裡的「韻母」分為:單音及雙音、收鼻音、捲舌和結合韻母五種。
 
單音韻母:
  注音符號裡,如單音韻母共有七個:ㄚ、ㄛ、ㄜ、ㄝ、ㄧ、ㄨ、ㄩ;這七個單音是入門音,是中國語音裡最基本的「音素」,發音時,只要注意嘴巴部位及形狀保持不變,就不難發出這些單音了,哈!哈!好像回到小學正音班,真是有趣,然在「英語」裡也有這七個音呦!是不是很有趣呀!
 
雙音韻母:
  雙音韻母是由兩個音連成的韻母,雙音韻母是ㄞ、ㄟ、ㄠ、ㄡ。
 
收鼻音韻母:
  收鼻音韻母是韻母尾巴加了鼻音,這裡的鼻音是指「n」和「ng」而言,收鼻音韻母是ㄢ、ㄣ、ㄤ、ㄥ。
 
捲舌韻母:
  捲舌韻母只有一個ㄦ。
 
咱學習心得
ㄞ是ㄚ和ㄧ連成的音;ㄟ是ㄝ和ㄧ連成的音。
ㄠ是ㄚ和ㄨ連成的音;ㄡ是ㄛ和ㄨ連成的音。
ㄢ是ㄚ加n連成的音;ㄣ是ㄜ加n連成的音。
ㄤ是ㄚ加ng連成的音;ㄥ是ㄜ加ng連成的音。
ㄦ是把舌頭捲起來發ㄜ的音。
 
  上述共十六個注音符號「韻母」,是咱自學修習「韻腳」的簡單分辨,咱稱「吾維韻」,它們都是由一個符號單獨成形,叫做「單字」韻母,雖然與「增廣詩韻集成」有所出入,然咱也非「古人」,若是「書墨幾句押成韻,四句遛口有依循,淺顯易表人人懂,也算愚詩照古今」。
 
完..........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懵懵懂懂習詩韻(一)

懵懵懂懂習詩韻(一)
 
望天陰霧綿綿,晨溫輻射寒涼,整冠繫巾依舊,套履安步當車,
伏首埋案當前,一杯吾維咖啡,檢視今日工作,問題出現眼前,
試算程式漏洞,吾維動腦連結,正常數據再現,立馬修改解決,
稍適歇息思起,敲鍵臉書再戰,昨日韻腳問題,豈能無所作為,
靜思磨劍十年,自以洋洋小為,回視萬般可笑,實蛙坐井觀天。
 
  猶記同窗一句話,追古溯今把思駕,孤膽赤身闖學海,如臨深淵才知怕,是呀!咱思中華,文化長廊,悠悠五千,洋洋灑灑,真是哪能一眼看盡?又怎能一步登天?然若不學,怎知其意?倘若不習,怎樣傳承?咱雖草莽,但磨劍十年有幸,尚且識得「知恥」、「自知」兩師父,「自知」隨時揚鞭,「知恥」奉陪教誨,咱早已盡得「倒屐迎賢」、「不恥下問」之神功,有人嘲笑嘛?那是自個兒修習不足,有人鼓勵呢?自然是他人錯讚謬譽,吾維聊習吧!反正又不是要當「詩人」,管他是「群芳共賞」還是「吾維自賞」,也沒礙到誰,頂多當人茶餘聊談笑料,被喻比「西坡」比「東坡」而已又不會少塊肉?「西坡」又如何?他也是個「坡」呀!
 
  言歸正傳,這詩賦平仄雖非短時可成,這押韻、對仗更是需長時習練,對咱而言,已非律規「艱難」問題而是時間「長短」問題,今咱再入「學海」習文,重習詩賦「聲韻」順此分享就教;從隋朝開始,學詩詞都是以「韻書」為唯一的準繩,包括對「押韻」這一術語的理解,到現在還是沒有一個簡單可行的「定義」規則。
 
  經咱查考然隋朝陸法言著之《切韻》,可算是中國韻書的開始,在唐代天寶末年又經刊正為《唐韻》,後來改名為《廣韻》,一共有206個韻部,成為唐宋詩人寫詩詞的依據,直到元初,才有比較簡化的《平水韻》,把原來的206個韻部縮減到107個韻部。
 
  這部《平水韻》,若依現在的咱們對「韻」的理解,《平水韻》仍然過於繁雜,而且與現代漢語讀音不完全吻合,如其中的「一東」和「二冬」兩個韻部,咱們今天看來就沒有必要分成兩部,因為「東」和「冬」現在完全是同音字,類似的還有「魚」和「虞」等……,換言之,若真照韻書的方法學「押韻」那跟本就是行不通的,因此,咱得想個好方向來學詩詞押韻才是,力圖自學簡單而合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