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道友
【摘要】在《駱駝祥子》中,老舍以他對社會、對現實、對人生的精微觀察和深刻認識,著力于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深入揭示,使老實、要強、體面、自私的祥子的許多心理活動,在作者的傳述和描摹中獲得了充分的表現。可以說充分、適當和準確的心理描寫是祥子形象塑造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小說的成敗,是以人物為准,不仗著事實。世事萬千,都轉眼即逝,一時新穎,不久即歸陳腐;只有人物足垂不朽。”⑴《駱駝祥子》之所以成為老舍的創作道路上的一塊里程碑,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描寫市民生活的最優秀的一部長篇,首先應該得益于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祥子這樣一個性格鮮明、血肉豐滿、栩栩如生的城市個體勞動者的典型形象。應當肯定,這部作品完整的故事、精巧的構思、嚴謹的結構、真實的細節等,無疑都有助於祥子形象的塑造。然而,言語短少、口齒欠靈、“天生來的不願多說話”⑵的祥子,需要深刻細膩的心理剖析才能如實地顯示他的全部心靈世界。正因為如此,老舍以他對社會、對現實、對人生的精微觀察和深刻認識,著力于主人公內心世界的深入揭示,使老實、要強、體面、自私的祥子的許多心理活動,在作者的傳述和描摹中獲得了充分的表現。可以說,充分、適當和準確的心理描寫,是祥子形象塑造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試從若干方面,對這一問題作一考察分析。 一、在揭示主人公性格發展中的作用 《駱駝祥子》真實地記述了舊北京城裡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主人公祥子原是一個老實農民。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造成了農村凋敝、農民破產,不少農民迫于生計流入都市當苦力。進城以後的祥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保持著一個農民的本色。他懷著個體農民的那種依靠自己的勞動維持自己生活的理想。在城裡拉洋車,並立志以此重新創造自己的新生活。他在與命運的反復搏鬥中,顯示出駱駝一樣的性格。可是,無論他對生活的渴望是多麼迫切,也無論作出的奮鬥是何等頑強,結果還是失敗,以至最後墮落下去。這個過程有力地證明,在黑暗的社會制度下,個人奮鬥之路是根本走不通的。這也是這部長篇小說最有思想價值的地方。老舍以他精細的筆觸,深刻地揭示出主人公思想感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完整過程。 祥子18歲進城,先是賃人家的車拉。為使自己自由、獨立,“睜開眼就有飯吃,”他“從風裡雨裡咬牙,從飯裡茶裡自苦,”以整整3年心血,湊足了100塊錢,買上了一輛新車。夢寐以求的願望居然變成了現實,祥子是怎樣的一種心境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的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試著照照自己的臉!”他忽然想起自己今年是22歲,因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也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麼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想,頭一個買賣必須接一個穿戴體面的人,但不能是女的;最好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然後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熱燒餅夾爆羊肉,吃完,有好買賣再拉一兩個,沒有就收車,因為“這是生日”!這段真切傳神、鞭辟入裡的心理描寫,把卑微的祥子此時此刻極度的歡欣激動、安心與人為奴的思想、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和一個農民對生活的簡單要求寫得活靈活現。一切都符合祥子的性格、教養、認識能力和心理特徵,一切都那麼實在。可以說,祥子精神上的要強,品質上的勤勞,氣質上的淳樸,志向上的狹隘及其獨特的個性特點、思維方式,都在老舍的筆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讀到這裡,人們在為祥子小小的願望得到滿足而微覺欣慰的同時,也不由得感到一絲辛酸,對祥子的未來不能不產生隱隱的憂慮。祥子沉醉於買上新車的歡樂之中,忘記了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裡人們應有的謹慎。為了兩塊錢,冒險拉客到清華,結果連人帶車都被兵抓了去。他的車,幾年血汗掙的那輛幾乎與生命同等貴重的車,轉眼間沒了!這太無端,太無理。“憑什麼?”憨厚老實的祥子實在難以想通。車,是祥子的命根子,是祥子的精神支柱,他不能丟車!車丟了,他落了淚。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這時候的祥子: 他想不起別的,只想可憐自己。可是,連自己的事也不大能詳細地想了。他的頭是那麼虛空昏脹,仿佛剛想起自己,就又把自己忘記了,像將要滅的蠟燭,連自己也不能照明白了似的。祥子悲觀、懊喪,心中幾乎成了空白,連可憐自己都顧不上了。可是,祥子在危險混亂中牽走了兵們搶來的三匹駱駝,並且想到駱駝與洋車的關係時,他心中一亮,精神頓時振奮:“他承認自己是世上最有運氣的人,上天送給他三條足以換一輛車的活寶貝;這不是天天能遇的事。他忍不住笑了出來。”老舍熟悉祥子的思維方式,把握了祥子的思想脈搏,準確捕捉了祥子在事變面前一刹那的思維活動,寫出了“這一個”:丟了車,他像丟魂,車有了指望,人就感到有了奔頭。除了祥子,恐怕沒有人會有這樣的心理活動。自然,為車奮鬥的第一回合,也在祥子的腦海裡增添了過去未曾有過的想法:要強又怎樣呢?這個世界並不因為自己要強而公道一些。即使馬上弄來一輛新車,焉不知再遇上那樣的事呢?過去的事像一場惡夢,使祥子不敢再寄希望於將來。有時候,他看著別的車夫喝酒抽煙跑土窯子,幾乎感到一點羡慕。“要強既沒有用,何不樂樂眼前呢?”可是,買車的強烈欲望戰勝了這種種誘惑,他的精神還沒有被初戰失敗而徹底擊潰,“不拉著自己的車,簡直是白活。”他想不到做官、發財、置買產業。他的能力只能拉車,他最可靠的希望是買車。他想,即使今天買上,明天就丟了,他也得去買。這是他的志願、希望。這一段心理刻畫,把祥子身上的農民性格、農民氣質、農民心理和盤托出。 他那麼勤勞、淳樸、善良,連阿Q那點狡猾也沒有。同時,又與所有的小生產者一樣,眼光狹窄,除了為改變個人境遇的掙扎之外,幾乎並不關心別的一切。作者懷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態度,對祥子受到創傷的靈魂作了細緻入微的剖析,深刻地揭示出這樣一條真理:一個追求個人微小生活目標的勞動者,必然會被黑暗社會吞食、毀滅。在這裡,作者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具體生動的思想意識流程,這個流程有浪花又有潛渦,有細涓又有急流,有昇華又有反復,從而呈現出多層次的結構狀態。 二、正面心理描寫與側面渲染相得益彰 老舍是一位在藝術上精益求精的小說家。“他並不是在作品中赤裸裸地寫‘思想’,而是……通過滿足欣賞者的審美要求,用藝術魅力去打動讀者,感染讀者,讓他們在不知不覺、自然而然間受到影響。”⑶《駱駝祥子》作為老舍現實主義的力作,在運用心理描寫技法塑造祥子形象方面,確實達到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程度。作者結合民族的心理情緒和欣賞習慣,有時採取心理獨白的形式傳達出人物的心聲;有時通過其他人物的觀察、感受和態度,側面描寫主人公複雜的內心世界;有時又借助人物的表情、姿態、動作、言語來折射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時則運用景物描寫以渲染、烘托人物的特定心境。 作品中人物心理的正面描寫與側面渲染往往是同時運用,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的。心理描寫技法的多樣化,增強了作品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溝通了人物的主客觀聯繫,提供了人物行為的內在依據,從而使藝術形象更真實,更豐滿,更有立體感。這幾乎在作品的每一個章節都可以找到佐證。在第九章中,作者是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渲染結合起來,深入揭示出祥子的內心世界的。為了從身強力壯、年輕老實的祥子身上追回自己失去的青春,虎妞勾引了祥子。為躲避虎妞的糾纏,祥子去了曹先生家拉包月。可是,祥子沒有想到,他像撞在蜘蛛網上的小蟲,怎麼也掙脫不開與虎妞的那層關係。虎妞找到曹家,把祥子叫出來,用市井女光棍的手段──在褲腰上塞上個枕頭假冒肚子裡“有了”,要脅祥子承認婚事。此時的祥子蹲在地上,“心裡由亂而空白……手托住腮下,呆呆的看著地,把地看得似乎要動;想不出什麼,也不願想什麼;只覺得自己越來越小,可又不能完全縮入地中去,整個的生命似乎都立在這點難受上;別的,什麼也沒有!”認劉四為乾爹、娶老醜的虎妞為妻,這對於追求獨立地位和人格要強的祥子來說,無異於一個睛天霹靂。在這裡,作者借助人物的姿態、動作折射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又直接描述了人物的內心感受:面對虎妞的要脅,祥子想反抗又反抗不了,除了惶恐、懊悔、怨恨,只剩下了無可奈何。沒有了主意的祥子,一聲不吭,跟著虎妞,由南長安街一直走到北長安街,上北海天橋,過金鼇玉蟲東。這時候,祥子眼裡的一切景物都失去了常態: 橋上幾乎沒有了行人,微明的月光冷寂地照著橋左右的兩大幅冰場,遠處亭閣暗淡的帶著些黑影,靜靜的似凍在湖上,只有頂上的黃瓦閃著點兒微光。樹木微動,月色更顯得微茫;白塔卻高聳到雲間,傻白傻白的把一切都帶得冷寂蕭索,整個的北海在人工的雕琢中顯出北地的荒寒……他心中覺得這個景色有些可怕:那些灰冷的冰,微動的樹影,慘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聲,或狂走起來!就是腳下這座大白石橋,也顯得異常的空寂,特別的白淨,連燈光都有點淒涼。 這是一段把自然環境與人物感情水乳交融般聯繫在一起、相映成趣的景物描寫。自然景物似乎受到了祥子心境、情緒的感染。一切都籠罩著淒慘、悲涼、蕭索、荒寒的色彩,連美麗的北海白塔都變得“傻白傻白”了,一齊跟祥子發愁煩惱。自然景物本無所謂喜怒哀樂,但老舍對於他所要描寫的景物是那麼熟悉,簡直把景物當作一種有心靈的東西看待,處處是活的,處處是有感情的。“人物是花草的子粒,背景是園地。”⑷透過這段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描寫,讀者猶如身臨其境,真實地領會到祥子在這種場景中的特定心境,也理解了祥子“不願再走,不願再看,更不願再陪著她”,“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像個死魚似的凍在冰裡”的絕望心理。 三、融真情實感于人物心理的刻畫之中 在老舍的筆下,人物心理的真實描繪與作家的愛憎感情總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老舍說過:“我所要觀察的不僅是車夫的一點點的,浮現在衣冠上的,表現在言語與姿態上的那些小事情,而是要由車夫的內心狀態觀察到地獄究竟是什麼樣子。”⑸為此,他“一天到晚心中老想著寫作這一回事。……思索的時間長,筆尖上便能滴出血與淚來。”⑹這思索,無疑是飽含感情活動的形象思維。老舍的確做到了與他作品中的人物同歡樂、共悲苦。正因為他的筆端充溢著對祥子或愛或憎或怨或悲的深情,所以小說中每段對祥子的心理刻畫,都夾帶著作者對於人物的責備與同情。他有時是在祥子受難的關口,插入更多不幸者生活的描寫,以表現祥子命運的普遍性;有時則以責問和詛咒,直接為祥子鳴不平。例如,作品在描述主人公為車奮鬥的第二個回合時,寫到祥子時而在人力車廠,時而拉包月,積蓄了一筆錢。可是,儘管他“誰也沒招惹,”卻又“碰在點兒上了”!監視曹先生的孫偵探不費吹灰之力,分文不剩地詐取了他的全部血汗。事情變化得太快,祥子的腦子實在追趕不上。“把一支煙燒完,祥子還是想不出道理來,他像被廚子提在手裡的雞,只知道緩一口氣就好,沒有別的主意。……他領略了一切苦處,他的口張不開,像個啞巴。買車,車丟了;省錢,錢丟了;自己的一切努力只為別人來欺侮!誰也不敢招惹,連條野狗都得躲著,臨完還是被人欺侮得出不來氣!”老舍接著告訴讀者,敲詐祥子並不在偵探們的計畫之內,不過既然看見了祥子,帶手兒的活,何不先拾個十頭八塊的呢?這時候,作者以無法抑制的情感,將憤怒的筆鋒直接指向病態的社會: 對了,誰都有辦法,哪裡都有縫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為他是個拉車的。一個拉車的吞的是粗糧,冒出來的是血;他要賣最大的力氣,得最低的報酬;要立在人間的最低處,等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擊打。 這種心理狀態描寫帶有明顯的議論色彩,筆調悲憤,直抒胸臆,既表達了祥子對不平等社會的控訴痛斥和反抗,又展示了作者鮮明的愛憎,也給讀者以啟迪,同時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應當指出,作者並沒有越俎代庖,把自己的觀點硬塞給讀者。祥子心理有那麼多的活動,一到嘴上卻十回有十回說不完整,“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別人管著”,他不僅不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無法拒絕自己所厭惡的。 他以最大的代價和最低的條件求生存而不可得,連暫時做穩了奴隸的生活都得不到。祥子被剝奪的,不僅是生活的權利,而且有蓬勃向上的氣質;祥子的悲劇,不僅是生活上的,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由要強而走向墮落,是那個社會毀滅了勞動人民的美德。美德毀滅在祥子那裡,同時也在作者、讀者那裡激起了悲愴和憤懣的激情。作家在這裡流露的不僅僅是同情,而且是對那個把人變成鬼的社會發出的詛咒和抗議。應該說,這樣的描寫已經把人物的感情、作家的感情和讀者的感情完全融匯、協調和統一起來了。作品表達的情思扣動了讀者的心弦,引起了每一個鑒賞者的感應、交流和共鳴。 藝術中的心理描寫與外表描寫是互相聯繫、互相滲透並互為補充的兩個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說,心理描寫比外表描寫更為重要。這不僅因為它能更細緻、迅速、準確地展示出人物的心靈世界,而且也因為它能為人物的外在行為提供內在依據,因而就更能為讀者所信服,所接受。正因為這樣,在《駱駝祥子》中,老舍以他豐厚的生活基礎,洞察生活本質的深邃的觀察力和概括提煉生活的高度技巧,把筆觸伸進人物內心的深處,從特定題材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出發,深刻地揭示出主人公性格發展的規律,準確地把握住人物心理轉折的脈絡,做到了正面描繪與側面渲染相得益彰,並融自己的真情實感于人物心理的真實刻畫之中。人物的心理活動飽含著社會的現實內容。通過對人物內心世界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揭示,展現了人物心靈的真實,達到了對生活的更加內在的把握。 【參考文獻】 ⑴ 老舍、人物的描寫[A]、老舍文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244. ⑵ 老舍、駱駝祥子(第2版).[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6.(本文自此以下凡未注明出處的引文均見老舍《駱駝祥子》)、 ⑶ 周揚、懷念老舍同志[N].人民日報,1984-03-19(7)、 ⑷ 老舍、景物的描寫[A].老舍文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238、 ⑸⑹ 老舍、我怎樣寫《駱駝祥子》[A].駱駝祥子附錄[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217-218、 |
來源:中國哲士網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