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司馬中原

司馬中原原名吳延玫,原籍江蘇省淮陰縣人。自幼投身軍旅,輾轉道途,生活面深廣,成為他日後作品取材的根源;早期作品,多成於軍中,被視為軍中作家的代表人物。
1961年自軍中退役,專事寫作,曾任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常務理事、總幹事,中華文藝月刊社社長等職。創作近百種,堪稱多產作家,重要小說作品有長篇《荒原》、《狂風沙》、《刀兵塚》等,短篇有《鄉野傳聞》等。他的作品也有多部改編成電影、電視,如《路客與刀客》、《大漠英雄傳》、《鄉野奇譚》、《失去監獄的囚犯》等,均膾炙人口。
司馬中原一直在思考自己在有生之年是否真有可能重回故土,但他對故鄉的感情仍然濃烈,期待這份感情可以在往後的世代延續。
他的《荒原》一書,初稿成於1952年,至1961年正式面世。小說敘述在1940年代初,司馬中原的家鄉蘇北魯南接壤的大草原,在連年荒旱戰亂中夷為荒原的慘痛史實。儘管荒原裏外天災人禍困苦不絕,但這也是司馬中原深重鄉愁的起點;作者的悲天憫人之情,更灌注了國家興亡的感喟。研究者認為這部作品有「震撼山野的哀痛」。(齊邦媛,1990,頁75—88
雖然大家認為此作是反共小說,但司馬中原解釋說:「與其說我反共,不如說,我反對一切暴力。一切文明必須建築在人道觀點上,否則,那沒有根基的文明便成了深陷的沙丘。中國農民是迷信、保守、固執;但有着溫良、知足和人道的一面。他們有權保有他們的世界。任何政治家不配指導他們,只能用一種緩緩靜靜的風,吹拂他們,使他們從一個古老的夢境引渡到另一個新的夢境。」司馬中原就是抱着這人道精神和包容的心態去體味鄉土上的草木與人情。
1967年,司馬中原完成了一千三百五十多頁的《狂風沙》,背景的時間比《荒原》更倒退到北伐前後,以淮北鹽販除奸報國的傳說為故事主幹。
作者用華麗舖張的辭彙,峰迴路轉的情節,為讀者一面述說農民流亡的悲苦,一面誇耀當地神橋競賽的豪奢;一面痛悼鹽市保衛戰的慘烈,一面取笑軍閥世界的荒唐;一面演繹歷史力量的無情,一面耽溺傳說想像的多姿。這充分表現了作者對鄉土的迷戀和好奇。有評論以為,在司馬中原《狂風沙》之中,充滿了「鄉野傳說」的刻意鋪寫;這種舖張往往是司馬中原的讀者所追求的趣味,滿足了他們對1949年以前中國大陸的懷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