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多元化時期:1987年至今的台灣文學

1987年,是當代台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的715日,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令,同時解除黨禁、報禁。台灣進入「解嚴時期」。同時,經濟發展又推動了台灣都市化的進程,加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迅速推動大眾消費文化的興起,台灣進入後工業社會。

80年代中期,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崛起。這個文學創作潮流中成績較為顯著的是「後設小說」。它針對鄉土文學的現實主義敘述技巧和沉重的社會使命感,強調小說的虛構,進行廣泛的敘述實驗,以玩笑的方式看待現實,全面顛覆文學與政治的關係。代表作家有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張大春(《大說謊家》、《少年大頭春的生活周記》)等 。

90年代之後,由於環境政治史無前例的寬鬆,台灣文學的生產力和想像力也成倍提高,呈現一種爆發之勢,「都市文學」、「政治文學」、「女性文學」、「環保文學」、「『酷兒』文學」、「原住民文學」等文學類型紛紛登場,讓人有目不暇接之感。這些作品的作者大多出生在戰後,因而籠統地歸在「新世代」的名下。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林燿德(詩《終端機》、散文《公寓零件》、小說《雙星浮沉錄》)、李昂(《殺夫》、《迷園》)、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