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雅房
網頁
首頁
現代文學
小說
散文
新詩
格律詩
散文詩
自由詩
象征詩
戲劇
五四
白話
寫實主義
現代主義
浪漫主義
魯迅
周作人
胡適
林語堂
聞一多
郭沫若
朱自清
何其芳
徐志摩
冰心
戴望舒
卞之琳
臧克家
錢鐘書
圍城
張愛玲
郁達夫
老舍
巴金
茅盾
沈從文
洪深
田漢
曹禺
夏衍
台灣文學
鄉土文學
鄉土小說
台灣新詩
台灣散文
台灣戲劇
白先勇
余光中
林海音
黃春明
吳濁流
陸黃埔
香港文學
大陸文學
中國文學
文學理論批評
中國語文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新詩變革期的特別意義
由
1937
至
1949
年共十二年稱新詩的變革期,特點如下:
這十二年時局壓力來勢洶洶,幾乎全體詩人都認同面對時代而創作。這十二年的戰鬥,包括民族存亡和民族解放的意義,目標不管是攘外或革內,精神還是頗一致的。
這十二年來詩歌的寫實意識很強,風格也漸趨於一致,詩歌題材和形式都有共同取向,這與高峰期詩壇百花齊放的現象不同。詩歌背負的時代使命很重,詩歌的藝術探求在
1937
年開始放緩。在時代完全領導創作的時期,詩歌要像正常軌道上發展和進步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