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李碧華《胭脂扣》小說與電影

《胭脂扣》描述十二少及名妓如花的愛情故事。小說在1985年初版,1987年被改編為電影,梅艷芳及張國榮主演。原作者李碧華親自改編。
此片囊括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等。
故事劇情:
1934年的香港。陳振邦(十二少)是南北行海味店的太子爺,經常出入鴉片煙窟、風月場所的花花公子,遇上了石塘咀綺紅樓「紅牌阿姑」(名妓)如花,二人旋即陷入熱戀。但是,十二少的父母並不接納他們的關係,希望十二少可以與他的表妹淑賢結婚承繼家業,十二少在如花的幫助下學戲(粵劇),最後在山窮水盡下,193438日晚上11時,十二少與如花吞食鴉片殉情自盡,如花並約定十二少,若有何偏差,也要記著「3811」為她找十二少的記認。
53年後,已成鬼魂的如花,在陰間久等情郎不見,遂回陽間尋訪,可是時代變遷,周遭情景依然,但人事已非。在報館工作的袁永定和其女友凌楚絹同情如花的遭遇,在他們的熱心幫助下,如花終能登報尋訪十二少,並附上當日約定的密碼「3811, 三月八日晚上十一時正(二人自殺的時間)。
永定與楚絹二人用盡方法都找不到十二少,最後從報章記錄得知十二少並沒有死,而從十二少的兒子口中得知,十二少獲救後與淑賢結婚,但敗光家產,77歲的十二少貧窮潦倒,在片場中以從事臨時演員為生,與兒子不相往來。如花最終在片場找到了十二少。看見貧窮潦倒的十二少,如花將十二少當年贈予她的胭脂扣歸還後,心死流淚離開了不屬於她的人世間。

《胭脂扣》基本上是一則鬼故事,但是作者李碧華沒有停留在鬼故事或愛情故事的層面,她顯然為小說進行過不少資料蒐集,有意重構為世人所忽視的30年代香港塘西風月史,更巧妙地配合現實世界中的政治問題:1982年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的談判和中方對1997年後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變」的承諾,以懷舊的筆法描述民間歷史,也透過民間歷史的追溯,表達對未來的想像和感覺。

李碧華其中一種重要的寫作手法是時空串連。在小說《胭脂扣》中,李碧華把30年代和80年代兩個不同的時空,透過女角如花從陰間返回陽間的尋人行動而串連起來。報館職員袁永定和他的女友因幫助如花尋人而牽涉其中,並發展出另一組故事,如花對愛情的執着,更與袁永定和他的女友所代表的現代人的愛情觀互相參照。李碧華透過《胭脂扣》的時空串連,一方面以懷舊的筆觸,重構已消逝的年代,另方面也表達對80年代各種文化現象的批評,以至暗示對九七問題和香港前途的擔憂,成功地表達了她的歷史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