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香港文學發生的背景

上世紀的下半葉(1949~),中國在政治上分裂為大陸地區、台灣地區與香港地區。

由於政治上的對立,在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對文學發展,構成了重大的干擾。

與大陸和台灣比較,尤其是在80年代以前,香港可說是華人文化區內面對統治者的政治操控最少的地方,但卻並不是一個政治真空的地區。五、六十年代東西兩大陣營冷戰期間,來自美國的資金就帶來香港的「美援文化」,內地也從地下管道盡力支援香港的左派文化活動。再者,殖民政府在它的威權遭到直接挑戰時,也會強烈回應,將政府不歡迎的文人驅逐出境。

不過,主導香港當代文學發展的並不是政治,而是商業和市場的力量。作家在香港的社會地位比較低,而且要面對龐大的商業壓力。在這個環境下,文學的發展主要有兩個不同的取向。其一是堅持從事嚴肅文學的創作,不講求商業利益;其二是投入商業文化的洪流,迎合大眾品味,實行通俗文學的創作。在這兩種方向之間,作家們採取了不同的方法,有人一邊寫商品,同時也寫自己想寫的文學;有人則承認雅與俗有混雜的可能,而混雜而生的作品又是香港文化的一種特色。無論採用哪一種講法,雅俗之間的糾葛是我們了解香港文學所不能忽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