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台灣戲劇發展概況

台灣戲劇發展概分五個時期:

1.   日據時期(1910—1944
日本新戲劇被引進台灣,上海的「文明戲」也在20年代初傳入,然後是知識分子開展的「文化戲」或「文士劇」。直到中日戰爭開始,日本統治者推動「皇民化」的戲劇,但藝術價值並不高。

2.   台灣光復期(1945—1948
日本戰敗後,語言政策有所變化,無論劇作、演出,以至觀眾,都需要時間適應。1946年,由歐陽予倩帶領的「新中國劇社」由上海到台灣演出,受到歡迎,可惜因為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而受阻,返回大陸。本土劇運遭受嚴重打擊。

3.   反共抗俄時期(1949—1959
由於戲劇宣傳效力大,政府對戲劇的檢查尤其嚴苛。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成立以後,開始有新創作的反共劇本,但因為政治要求,局限了創作者的藝術匠心和意圖。

4.   新戲劇萌發期(1960—1979
由於受西方文化影響,《現代文學 》、《歐洲雜誌 》、《劇場》等刊物引進現代主義,西方戲劇新潮流如存在主義戲劇、荒謬劇場史詩劇場等亦漸漸傳入,催生了「新戲劇」。新戲劇在形式上不再拘泥於傳統話劇的「擬寫實」狀貌,內容上擺脫過去過度政治化的狹隘視野,擴及人類心理、人際關係、愛恨生死等大問題。李曼瑰大力提倡「小劇場運動」,又主持教育部的「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創立民間的「中國戲劇藝術中心」,舉辦「世界劇展」。這時的重要劇作家有姚一葦、馬森、張曉風、黃美序等。

5.   當代新戲劇時期(1980—1999
80年代進入小劇場運動時期,「實驗劇展」連續舉行,其中參演的蘭陸劇坊從此名聲大噪,小劇場如雨後春筍般冒生。到了90年代,又出現了第二代小劇場,全台灣各地不斷有新劇團誕生。比較重要的有賴聲川領導的「表演工作坊」、李國修創立的「屏風表演班」,以及梁志民主持的「果陀劇場」。除此以外,還有不少爭取突破禁域的劇團演出,非常熱鬧。

在這裏補充一下台灣劇運的特色,尤其以小劇場運動為代表的變化趨向。這些變化概括為以下幾點:一、「劇場」(theatre)概念取代「戲劇」(drama);後者的重點在於文學的劇本,而前者則聚焦於舞台上的演出,戲劇活動的重心有所轉移,文學性漸漸消解。 二、「 舞台劇」的概念取代「話劇 」;「話」,尤其「對話」 的重要性不比以前,其他形式的語言如 相聲、說書,甚至肢體語言、傳統的戲曲成分,都可以融合在內。 三、「 表演藝術」 的概念漸漸盛行,「劇」 的成分開始消減。以上這些發展趨勢對台灣劇運的前途是否積極和正確,還有待時間驗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