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鈞(1925—) 山東省臨沂縣人。初中畢業即輟學從軍,1949年隨軍到台灣。1952年任職中國廣播公司,退休後移居美國。王鼎鈞為風格多樣的作家,早期為電台撰寫各類型廣播稿,1963—1967年,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1975— 1976年,出版勵志文集《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我們現代人》三書,被獲選為「台灣經典文學作品」。散文集還有《碎琉璃》、《意識流》、《左心房漩渦》、《千手捕蝶》、《活到老,真好》、《隨緣破密》、《兩岸書聲》等。
《左心房的漩渦》共33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大氣游虹」、第二部分「世事恍惚」、第三部分「江流石轉」、第四部分「萬木有聲」。這四部分其實就是起承轉合,可以說,「從頭到尾是一篇文章」。王鼎鈞企圖以小我的個人經驗,反映了想像中的「全體中華兒女」情懷,而這種想像,無不源起於對大陸故鄉的懷念。其中《腳印》一篇,如同對台灣散文以至幾乎所有文體在這數十年出現的「鄉愁美學」作一個總結:
鄉愁是美學,不是經濟學。思鄉不需要獎賞,也用不着和別人競賽。我的鄉愁是浪漫而略帶頹廢的,帶着像感冒一樣的溫柔。
你應該記得那個傳說,人死了,他的鬼魂要生前的腳印一個一個都揀起來。為了做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經過的路再走一遍。⋯⋯
也許,重要的事情應該在生前辦理,死後太無憑,太渺茫難期。也許,揀腳印的故事只是提醒遊子在垂暮之年作一次回顧式的旅行,鏡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這旅程的終點站,當然就是故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