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卞之琳詩歌的藝術造詣

卞之琳是三十年代極出色的詩人,他的詩歌晶瑩潔淨,清澈圓渾。他在1930年就開始寫詩,其中以《魚目集》和《數行集》的藝術水平最高。綜合地說,卞之琳的詩歌藝術可有以下幾點:
  1. 內容表達方面,詩歌內容多是個人感受,表現這種思想感情時,詩人每以主觀感情擴成客觀畫面,又將客觀現實收縮成主觀意象,使內容轉化成特有的氣象和圖象
  2. 意象、形象運用得出神入化,詩人以極奇妙的想像營造意象或形象,使詩意顯得含蓄、曲折。
  3.  語言方面,口語、文言、歐化句兼用,也用得極自然貼切,字句凝煉簡潔,字少意多,供讀者想像、思考的空間也多。
舉例來說,如〈斷章〉一詩,詩內意象相互繞纏、相互發揮;結構亦異常精妙:首句境況與末句境況相接,使整首詩緊密環抱,內容層次亦不斷深化。

音律方面,如〈一個和尚〉以意大利式的十四行詩體,建構極細密和諧的音樂感,全詩聲調起伏,音韻跌宕有致,均見卞之琳詩藝之高超。

〈秋窗〉
像一個中年人,回頭看過去的足跡
一步一沙漠,從亂夢中醒來,聽半天晚鴉。
看夕陽在灰牆上,想一個初期肺病者,
對暮色蒼茫的古鏡,夢想少年的紅暈。

〈一個和尚〉
一天的鐘兒撞過了又一天,
一個和尚做著蒼白的深夢:
過去多少年留下來的影蹤
在記憶裡看來就只是一片
在破殿裡到處迷漫的香煙,
悲哀的殘骸依舊在香爐中
伴著一些善男信女的苦衷,
厭倦也永遠在佛經中蜿蜒。
昏沉沉的,夢話沸湧出了嘴,
他的頭兒又和木魚兒應對,
頭兒木魚兒一樣空,一樣重;
一聲一聲的,催眠了山和水,
山水在暮靄裡懶洋洋的睡,
他又算撞過了白天的喪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