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五四文學中的藝術思潮

五四的文學思潮當然也包括藝術性和審美觀。雖說五四時期的文學作品仍在起步階段,但也有其藝術特徵,那就是「求真」、「趨新」和「悲劇性」這三方面,也是作家創作時共同營造的藝術思潮。

1.          求真:「五四文學運動的倡導者們把真實看做文學的生命, 既在理論上多方闡述,又在創作中身體力行,求真也就成 為五四文學思潮的一個重要審美特徵。」(同上書,頁 23 在啟蒙思想的映照下,求真是必然的路向,因為啟蒙必須真誠,必須言之有物,真誠、真實、真摯都是實踐啟蒙的必須條件。重視個人的道德操守是文人堅守的精神誡律, 虛偽空洞的作品就必然被視為失敗的作品。
2.          趨新: 趨新是五四時代的風尚, 也是五四文學的風尚,在文學思潮中就集中體現了這一審美傾向。」(同上書,頁25–26)「趨新」是屬於五四年輕奮進的年代的,如要用一個字概括五四精神,必然是「新」。新的內容、新的表現手法,都是當時文人所斟酌和用力處。趨新是一種創作的價值取向,也是讀者和年輕人的普遍意欲。因此,五四作家幾乎沒有人迷戀骸骨,擁抱陳腐。
3.   悲劇性:革命必然帶有悲劇性,不過這種悲劇性不是純然負面的、消極的。一個需要啟蒙和犧牲的時代,是一個悲 劇的時代。「五四文學思潮悲劇性特徵在新文學創作中得到 鮮明、集中而強烈的體現。魯迅筆下的『狂人』發出『救 救孩子』的悲憤的吶喊;郭沫若的『女神』唱出了一曲悲壯的時代之歌;胡適的『嘗試』也充分展示了『即此失敗便足記、告人此路不通行』的先驅者的悲慨。」(同上書, 頁 30)然而,在這悲劇性的氛圍裏,我們仍可感受到一股蓄積着的力量等候爆發,它是積極的、奮發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