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舉例說明有關散文結構

(一)蘇軾《自評文》
吾文如萬斛泉水,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

(二)李廣田《談散文》
至於散文,我以為它很像一條河流,它順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處它都流到,而流來流去還是歸入大海,就像一個人隨意散步一樣,散步完了,於是回到家裏去。

說明:
蘇軾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學家,李廣田是上世紀著名的散文家,蘇軾的見解主要針對自己的文章來說,李廣田那段說話則是對現代散文的整體評說。雖然時代不同,評論對象有異,但他們同樣以來形容散文,同樣指出文章沒有固定形式的束縛,不擇地而出,順了壑谷,避了丘陵。

當然,散文雖沒有表達上的枷鎖,但如蘇軾所說,雖不擇地而出,但隨物賦形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仍須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塑造形象。但甚麼是止於不可不止,蘇軾卻沒有具體說明。

李廣田則進一步提出流來流去還是歸入大海的說法,意即散文散得開又要收得住散文的布局形態盡可自由自在,但仍須圍繞相應的主題和主線。李廣田準確地點明了現代散文在結構上的特點。現代散文有所謂形散而意不散的理論,形散指散文可以運筆自如,不拘成法。作者有所感觸,就可以隨手拈來,時而勾勒描繪,時而倒敘聯想,時而抒情言志,時而侃侃議論。成功的散文同時要求一種次序和結構,那就是神不散,即指中心明確。優秀的散文,看似零零散散,漫不經心,卻處處緊扣主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