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文學社的靈魂人物韓東,在90年代提出詩歌不僅要回到日常經驗,詩人更要拒絕一切附庸地位,爭取得到獨立思考和自由創作的「民間精神」。他所謂民間實際是一個立場問題,它既獨立於意識形態,也不認同西方話語。同時,民間又強調價值取向的獨立,既捍衛作家的創作自由,也要求作家的身份自由。
在當時的建制下,大陸的作家身份必然寄附在全國各級文聯、作協等單位的會籍上。為了保證自由的實現,以韓東為首的一批青年文學家提出異議。韓東首先退出這些文聯、作協的組織,成為一名自由詩人和作家。到1998年5月,他又聯合南京其他兩位著名的新生代詩人和作家朱文、魯羊,發起名為「斷裂」的問卷調查。
透過他們設計的「斷裂」問卷和56名青年詩人、作家的答案,韓東等揭示了青年文學家對大陸現行文學制度的不滿。他們發現大陸知識份子的優越感和依附性不僅有精神傳統,而且也有其物質保障,也就是現行的文學秩序和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殘留形式,比如權威雜誌、各級作協,對進入圈內的中堅知識份子的控制和異化。「斷裂行動」的理想就是要提醒作家避免成為圈子的既得利益者,並認為只有退出體制、放棄權力才能保持精神獨立。當然,韓東關於民間的設想和斷裂行動有相當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這使得「斷裂」的精神很難在現實中得以實現,因而它對體制的對抗力量也就非常有限。
在這次以民間為號召的斷裂行動中,雖然引發了不少反文化的、追求粗鄙風格的詩歌出現,但面世的作品也有一些是比較成熟和優秀的。如《他們》的主要創刊人之一于堅的詩作就是
其中的代表。于堅的詩歌創作經過三個階段,在80年代初主要以家鄉雲貴高原的人文自然環境為題材;80年代中期,開始以城市日常生活為題材,進行口語化的寫作;到90年代,則進入一個詩歌實驗的階段。90年代的重要作品有詩集《對一隻烏鴉的命名》、《事件》系列,和長詩《0檔案》等。除此以外,被指為民間詩人的還有伊沙、沈浩波、侯馬、徐江等人。他們的詩歌風格各自不同,但在價值取向上有相似之處,即堅持從世俗取材,以口語寫作,對政治、文化權威堅持批判等。在90年代,民間詩人 與知識分子寫作一派的詩人發生過激烈的論爭,但這次論爭主要是意氣之爭,對當代大陸詩歌的推進沒有重要影響。
九十年代詩壇的一個重要現象是知識分子寫作。相對於詩壇反文化、粗鄙化、拋棄精神深度的創作傾向,一批學院背景的詩人提出「知識分子寫作」的命題。1988年,西川、陳東東、老木創辦《傾向》雜誌,倡導「以知識分子的態度、理想主義精神和秩序原則為宗旨的」詩歌,要突出詩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以及詩歌的古典主義旨趣。因此,評論者以為這一陣營的創作內涵比較豐富,代表作包括臧棣的詩集《燕園紀事》,西川的組詩《厄運》、《芳名》,歐陽江河的長詩《懸棺》、《關於市場經濟的虛構筆記》、《計劃經濟時代的愛情》和《哈姆雷特》,王家新的《帕斯捷爾納克》、《卡夫卡》等。此外,張棗、鍾鳴、蕭開愚、孫文波等也給歸入知識分子寫作的群體。
總體說來,新生代詩歌並非一個穩定的流派,並沒有統一的詩歌理論和創作路向,僅僅是粗略的劃分。然而,在發展過程中,新生代詩歌與朦朧詩相比,仍然有自己的特點:
- 新生代詩歌產生於一體化文學格局土崩瓦解的時期,因而它在價值取向上具有多種選擇的可能。而朦朧詩則發生在去政治化的過渡時期,它必須要與統一的意識形態和一體化的極左文學成規對抗,因此,朦朧詩在創作方法、價值觀上的選擇是有限的。
- 朦朧詩具有啟蒙者的懷疑精神,強調個體命運的悲劇感,但是,朦朧詩並不頹廢,它在摧毀過去的同時又憧憬着自由,具有一種樂觀的崇高感。但是,新生代詩歌的品質完全不同。隨着大陸市場經濟興起,社會和文學都在快速物化。在這個價值真空的時代,詩人無法維持崇高的道德觀念,也不一定要扮演歷史、社會代言人的角色,而是更強調在普通庸常的人生中發現詩意,捕捉對日常生活原生狀態的感受。
- 新生代詩歌繼續朦朧詩的探索精神,顛覆朦朧詩注重直覺、多用比喻和象徵等修辭技巧的抒情風格,追求更加多樣化的形式變革。
- 新生代詩歌比朦朧詩更加自覺地爭取創作的獨立空間,不再受主流詩壇左右,同時,也比較自覺地退出社會生活,逐漸成為邊緣化的文學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