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經》的收集,有所謂「獻詩」之說,即由周代公卿列士陳詩、獻詩,以頌美或進諫。 此外,漢人又提出「采詩」
的說法,即周代設采詩之官到民間采詩,獻於朝廷,再由太師(樂官)加以整理,以了解民情。不過,《詩經》的采編情形可能比較複雜,采之民間的詩中或許雜有中下層官吏的作品,而公卿列士所獻之詩,也可能包括從民間徵集得來的作品。
《詩經》的內容
《詩經》按風、雅、頌分為三類。風即音樂曲調,國風即各地區的樂調。十五國風一百六十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雅即正,指朝廷正樂,西周王畿的樂調。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頌是宗廟祭祀之樂,許多都是舞曲,共四十篇,分為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
《詩經》中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深刻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 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為簡便起見,這裏僅摘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幾種來談,不作全面的探討。
一、婚姻愛戀
《詩經》的精華在於「國風」,而「國風」中又以描寫婚姻愛情的詩最為精彩。婚姻愛情詩在《詩經》中佔有很大的比重,既有反映男女相戀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場面、家庭生活的詩,還有描述不幸婚姻給婦女帶來痛苦的棄婦詩。
試看以下一首《詩經》的作品,你認為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鄭風.子衿》)
衿︰衣領。
悠悠︰憂思貌。
寧不︰猶何不。嗣︰寄。
音︰信息。佩︰指佩玉的綬帶。
挑、達︰往來貌。
城闕︰城門兩邊的觀樓,是男女幽會的地方。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思念情人的詩。女主角在城闕等待情人,終未見對方出現,不禁出言抱怨︰縱然我不曾去,你就這樣斷絕音信、不來找我嗎?「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這發自心的詠嘆,
更把她的相思之情推至極點。《詩經》中有不少愛情詩,都好像 這首《子衿》般,情感直率,表現大膽,絕無遮掩。
不過,並非所有愛情都是一帆風順的。如《邶風.谷風》描述一位婦女初來夫家,家境貧困,經辛勤勞作,逐漸富裕起來,其丈夫竟然另有所娶,將她趕走。又好像《衛風.氓》,便以一個普通婦女的口吻敘述自己從戀愛、結婚到被棄的過程。她憤怒地說︰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爽︰差錯。
貳︰貣的誤字,與爽同義。
罔極︰無常。
二三其德︰言行前後不一致。
最後女主角以毅然的態度,與過去的生活決絕,表現出剛強自愛、果斷堅決的性格。
二、戰爭徭役
《詩經》中有些戰爭詩,如大雅中的《江漢》、《常武》,小雅中的《出車》、《六月》等,從正面描寫了天子、諸侯的武功,表現了強烈的自信。其他如秦風中的《小戎》、《無衣》等,亦表現了同仇敵愾,共禦外侮、鬥志昂揚的奮勇精神。然而,更多的作品卻表現出對戰爭的厭倦。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歸途中所作。儘管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表現出戰勝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時又對久戍不歸感到厭倦。末章寫歸途中雨雪飢餓的苦楚和痛定思痛的心情: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依依︰柳條柔弱隨風不定之貌。
霏霏︰雪花飛舞的樣子。
昔日離家時的依依惜別之情,今日歸來的悲淒之感,表現出強烈的對比。
三、祭祀、頌讚、燕饗
在《詩經》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王室或諸侯貴族祭祀神靈祖先,讚頌先人,以及燕饗賓客的詩歌。這些詩大多在「雅」和「頌」中,反映了周代祭祀禮樂的文化。如《周頌.維天之命》便是一首祭祀周文王的詩,強調了文王的德政,能上配於天,並勸勉子孫保守家業,以慰祖先之靈。
《詩經》中以君臣、親朋歡聚宴享為主要內容的燕饗詩,更多地反映了上層社會的歡樂、和諧。如《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聲。
苹︰草名,即藾蒿。
承︰奉、捧。
將︰獻。這裏指奉着滿筐禮品來分贈。
示︰指示、告訴。
周行︰周朝的大道,引伸指正確的道理。
這樣的歡聚宴飲,熱鬧祥和,賓主相得,彼此互勉、同樂。這類燕饗不是單純為了享樂,而是透過宴飲發揮親親之道、宗法之義。燕饗詩反映了周統治者如何利用宗法關係來加強統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