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漢字的發展

我們從前一直認為,漢字是由黃帝的史官倉頡創製的,距今約有四千五百年左右。不過,原始漢字其實早在六千年前已出現,可見倉頡不是創造漢字的第一人。雖然如此,我們可以相信,倉頡曾參與整理漢字的工作,因為黃帝時代以後,漢字已經廣泛應用。我們看看殷商時代遺留下來的實物甲骨文,便可知道當時漢字無論在數量或實際應用上,都已經相當可觀和普遍。既然漢字的發展到了殷代已相當成熟,那麼在這個時代之前,必定已經過相當長的醞釀和發展期,否則不可能出現甲骨文這麼成熟的文字。
從甲骨文,我們可以知道六書這些漢字的造字方法,其實在商代後期已經齊備。當然,這些造字法不可能是同時發明的,應該先後有序。大致來說,六書的先後次序應為指事、象形,會意、形聲、轉注、 假借。若以文字而言,那是先有獨體的「文」,後有合體的「字」,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由於合體字出現,而單純的表意文字又發展成為具意符、聲符的形聲兼義文字,漢字無論在數量或效用上,都能滿足漢語發展的需要。
甲骨文之後,仍然有實物可據的,就是刻在鐘鼎等器皿上的金文。這種文字大概在商、周時代最流行,反映了那時候文字的模樣和使用情況。金文只是刻在器皿上的文字,並不是某種字體的名稱。金文上承甲骨文,下接大篆,卻具有本身的特點,所以我們便給它一個特別的稱號,那就是「金文」。
繼金文之後出現的,就是大篆。大篆(也稱作「籀文」)流行於西周末年至春秋、戰國時期,尤其在秦國更為盛行。那時六國使用的文字不盡相同,到了秦統一天下之後,實行「書同文」 的政策,把六國不同的文字統一起來,小篆由此產生。到了秦漢之際,小篆演變為隸書,那是漢字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因為隸書之後,漢字的筆畫由圓曲變為方直,擺脫了原始的、象形的特性,正式成為符號文字。隸書演變為楷書之後,漢字在形體上的變化基本已固定下來。楷書是魏晉以來通行至今的字體,已經流行千多二千年了。
漢字由小篆演變為隸書,主要是為了符合簡易書寫的原則,適應人們愈來愈繁複的生活需求。筆畫不但由圓曲變為方直,也趨向簡化,人們書寫起來更為方便,這對漢字普及的發展非常有利。
另一方面,漢字的數量也不斷增加。秦代李斯的《倉頡篇》、趙高的《爰歷篇》、胡毋敬的《博學篇》,合起來共收3,300字。漢代許慎編纂的《說文解字》共收9,353字;南朝梁顧野王所編的《玉篇》共收16,917字;宋代陳彭年的 廣韻》共收26,194字;清代《康熙字典》共收47,035字。近代出版的《中華大字典》和新近出版的《漢語大字典》,字數都超過五萬,可見漢字的數量不斷增加。雖然我們日常使用的漢字只有六七千左右,但增加漢字的數量,主要是配合漢語發展和語言表達力求精確的需要。
漢字發展至今已有很長的歷史,相信在未來一段頗長的日子,還將繼續為我們「服務」。如何認識、研究和整理漢字,使其更好地配合漢語發展以及為我們服務,相信是漢字未來發展一個不可忽略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