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政通說
《毛詩序》還有一項理論內涵,就是揭示了詩歌與社會現實的關係問題: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毛詩序》)
這段話,在秦漢之際其他書籍如《呂氏春秋》、《禮記.樂記》中也有著錄,其首創權不曉得應歸屬哪家,但同一時代有多家著錄,足見其備受時人之重視。它的核心,是講文藝(「音」) 都是時代社會政治的反映,因而可以從文藝裡考察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治世」文藝的特點是安祥而又快樂,原因是當時的政治清明和暢;「亂世」文藝的特點是怨恨而又躁怒,原因是當時的政治乖戾混亂;「亡國」文藝的特點是哀傷而又思舊,原因是當時百姓已困苦不堪。
這種對文藝和政治關係的觀點,無疑是來自先秦的儒家文藝思想,它與《左傳》所記載的「季札觀樂」、孔子的「詩可以觀」、孟子的「知人論世」等理論是一脈相承的。
這種觀點有其正確和深刻的一面,也有絕對化的弊病:詩歌乃至所有文藝,就其總體而言,固然都是時代社會的反映,但就具體作品來說,它們和時代社會政治的關係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
《毛詩序》從它所認定的這種文藝總規律出發,重點考察和論述了「亂世」和「亡國」詩歌的創作情況,又提出了「變風變雅」說。
「變風變雅」說
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毛詩序》)
這段話中所謂的「變風」、「變雅」,是指《詩經》中改變了常調的「風」、「雅」作品,後世經學家和文論家的詮釋繁瑣而多歧,簡單理解就是指世道變壞的時代所產生的詩歌。這些作品之所以出現,乃是由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它們的出現,又會對這種不良的社會政治起到針砭批評的作用,即「吟䡝情性,以風其上」,「風」,通「諷」義。這樣,《毛詩序》就提出了諷諫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