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反映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左右的中國社會狀況,《寒夜》寫的是已經進入到了民國三十三年,清朝已被推翻了三十多年。
《激流三部曲》中的覺新、枚少爺等人是在家庭的壓力下,無法同外界接觸,或者是不得不接受舊的思想,或者說是心甘情願地接受舊的思想,而成為舊思想、舊文化的受害者和犧牲品,那麼,文宣這樣的人受過了新的教育還仍然擺脫不了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巴金把人們向這個方面引導,說到底,就是要表達反傳統的思想。
這部長篇小說凸顯一個問題,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早已不是清朝那樣的社會了。但是要從思想上擺脫封建主義的影響並不是那麼容易。
巴金的《寒夜》這部小說同《激流三部曲》相比,沒有那麼容易因為書中的一些情節,而產生喜、怒、哀、樂等激動。而《寒夜》中的故事情節似乎使我們感到很平淡。但是,從很大程度上講,卻比《激流三部曲》更有著代表性。因為使我們看到了舊的思想、舊的文化並不是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立即就消失的,而是將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她感到夜的寒氣,她的確需要點溫暖”,這是巴金《寒夜》裡最後的句子,緊扣了書名的含義,完整而飽滿,之前壓抑的多少矛盾都在一念之間傾瀉而出,感到淋漓痛苦,有無所適從的悲涼。故事雖然平淡,卻讓人有盪氣迴腸的感覺。
以上,說明了《寒夜》,如同《激流三部曲》,一貫敘述反傳統的思想。
此外,《寒夜》具有強大的感人力量,這力量來自小說本身的張力,也來自文字的表達力。
1. 故事內容:小說圍繞一個荏弱小文員,怎樣周旋於病魔、家人和失業的矛盾中,整個故事就是一齣悲劇,一齣縱使我們國家打勝仗也救不了他的悲劇。
2. 小說的各種藝術條件,能衍生小說的悲劇力量:一個平凡的家庭而不能平常過生活,以顯悲劇力量。
《寒夜》能突破套格,在燈火交輝、鑼鼓不斷的氣氛裏,主角溘然而逝,以顯故事張力。
此外,故事裏的家庭矛盾、夫妻的不同性格、黑暗而不公平的社會,都為小說增加悲劇力量。
總結,《寒夜》能夠奠立在《激流三部曲》基礎上,成為巴金小說作品的巔峰之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