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6日 星期二

《毛詩序》的文學理論批評

秦始皇統一天下,施行嚴酷的文化政策諸如焚書坑儒等,再加上秦末的連年戰火,因而先秦的許多典籍、特別是儒家著作都失傳了。至漢代初年,主要靠幸存儒生們的記憶,搶救傳授下來的一部分。
《詩經》的傳,在漢代有(齊人轅固生所傳(魯人申培公所傳(韓人韓嬰所傳、毛四。前三家後來失,只有毛詩一家流傳下來。據說它是由孔子的學生子夏(卜商)所傳,輾轉至秦漢之間傳於魯人毛亨,之後又傳至漢武帝時趙人毛,故世「毛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能見到《詩經,共收入詩305篇(另有六篇逸詩,只存題目而沒有正文
《毛詩》除有訓詁註釋外,每篇題目下都有一句或幾句說明文字,一般稱「小序;在全書第一首《關睢》題,小序之後還有一大段總論全書的文,一般稱「大序,也簡毛詩序。這篇文字的理論內容較為豐,在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的地位很高,幾乎可以說是兩千年傳統社會正統文學的理論綱領。
關於《毛詩序》的作者,從東漢末年就眾說紛紜,至今已有二十多種說法,我們只相信它是漢代的著作,至於到底出於誰的手筆,在沒有新史料的情況下,不宜隨便支持某一種說法。
《毛詩序》的理論內容,按其先後順序,主要包括情志說、「六義」說、詩與政通說、「變風變雅」、諷諫說及「發乎情、止乎禮義」說等六點。
我們將在隨後一一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