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當代戲劇與20世紀興起的中國現代戲劇一脈相承。
然而,在1949年之後,它的發展基本被籠罩在毛澤東的文藝思想之下。這一性質和特徵決定了當代大陸戲劇與政治之間的緊密關係,正是這種密切的關係規範了當代戲劇的發展走向、運動思潮以至結構模式,而當代戲劇也隨着反覆的政治運動上下沉浮。此外,50年代初期,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體制都在走「全盤蘇化」的道路,中國現代戲劇的發展也不例外,基本斷絕了與歐美戲劇的往來互動,而主要受到蘇聯戲劇思潮的衝擊,這一影響一直持續了將近三十年。直到1979年大陸改革開放,大陸當代戲劇的發展才重新與世界戲劇相交流。
我們要為你介紹1949年之後中國大陸戲劇的發展過程,以及各個時期重要的戲劇家和劇本名作。本文將先勾勒大陸戲劇發展的主要階段,之後將以其他文章按照時段,從泛政治化時期、去政治化時期和多元化時期三個階段,介紹大陸戲劇的重要創作潮流和名家名作。
在1949年後,中國大陸的戲劇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第一、第二個階段出現在「泛政治化時期」。第一個階段是1949—1957年,當時毛澤東出於對農民文化和舊劇革命的重視,將解放區的戲劇運動向全國推廣;為革舊布新,迅速普及「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他發動了大規模的戲曲改革運動,對以京劇為代表的舊劇大膽改革,並挖掘挽救了一批地方劇種。與此同時,為配合頻繁的政治運動,戲劇—這種文藝中最直觀、最快捷、最通俗的工具就成為了重要的宣傳武器。因此,大陸在建國初期,話劇界最先興起的是獨幕劇的創作潮流。到1956年,在百花時代的創作熱潮中,戲劇界還提出了「第四種劇本」的口號,出現了一批針砭時弊、干預生活、反對官僚主義、提倡人道主義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如《新局長到來之前》(何求)、《布穀鳥又叫了》(楊履方)。但是,這個潮流很快被反右派運動打斷。然而,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出現了當代話劇在第一個歷史時期的傑作—老舍的《茶館》。
1958—1976年是大陸戲劇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時期,戲劇創作的主題是「階級鬥爭」和「民族化」。由於1958年大躍進運動的政治狂熱,以及「兩結合」創作方針的鼓吹,使得整個大陸文藝界遭逢極大的困難,話劇創作也趨向於廉價浪漫主義,充斥着浮誇的豪言壯語。
一些作家為了避免盲目歌頌,把目光投向了歷史,加上當時中蘇關係正在惡化,文藝界提出了創作民族化的口號,以求擺脫蘇聯的影響。由此而掀起了一個新編歷史劇的高潮,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漢的《關漢卿》、曹禺的《膽劍篇》都是當時的名作。
然而,作家並不能借歷史劇而長久逃避。1962年,毛澤東以更激進的態度繼續打擊右派,同時將他的階級鬥爭觀念理論化、系統化,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號召,並在全國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因此,在1964年前後,成就了競寫階級鬥爭的「社會主義教育劇」的熱潮,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霓虹燈下的哨兵》(沈西蒙)、《雷鋒》(賈六)、《年青的一代》(陳耘)、《千萬不要忘記》(叢深)等。
社會主義教育話劇的創作高潮同樣為時不久。隨着毛澤東「兩個批示」的發表,文化激進派正急於登上歷史舞台。為掃清前進的道路,文化激進派發動了對吳晗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陽翰笙的《北國江南》、田漢的《謝瑤環》和孟超的《李慧娘》等戲劇的大舉批判,話劇創作裹足不前。
與此同時,50年代就開始的戲曲改革卻因為江青的介入,捲入了政治漩渦的中心。1964年,北京舉辦了全國「京劇現代戲」大會演,江青在大會上將「京劇革命」的成果據為己有,並借助這次會演的成功登上了當代中國的政治、文化舞台,成為風雲人物。至於「現代戲」在不久之後就壓過了其他所有的文學藝術形式,成為最能代表無產階級文藝成就的「革命樣板戲」。
可見,在泛政治化時期,大陸戲劇雖然幾度繁榮,但這種繁榮並不正常,它不是藝術領域的革新,而只是共產黨內政治鬥爭的直接表現。
踏入去政治化時期,大陸戲劇界才得以解凍。首先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上半期,戲劇創作率先批判極左政治思潮,產生轟動的效應。這時湧現一大批揭露文革創傷、提出尖銳矛盾的社會題劇,如《楓葉紅了的時候》(金振家、王景愚)、《於無聲處》(宗福先)、《假如我是真的》(沙葉新)等。
隨着思想潮流的變化,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逐漸由對極左思潮的批判, 轉移到「現代化」的議題上來,思想方向由政治層面擴大到文化層面。人們對話劇的期待,也逐漸由政治情緒的宣洩,轉向藝術需求的滿足。加之電影和電視的興起,使得話劇界面臨着創作危機的局面,
戲劇觀念的更新就成為迫切的需要。在這種背景下,去政治化時期的話劇分為了「現實主義話劇」和具有現代主義色彩的「探索話劇」兩大潮流。
現實主義話劇的代表作有《血,總是熱的》(宗福先、賀國甫)、《街上流行紅裙子》(馬中駿、賈鴻源)、《小井胡同》(李龍雲)等。
探索話劇則在北京和上海興起,主要受到西方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和荒誕派戲劇技巧的影響,代表作有獨幕劇《屋外有熱流》(馬中駿、賈鴻源、瞿新華)和無場次話劇《絕對信號》(高行建、劉會遠)等。這一創作潮流在1984年和1985年達到了高潮。
經歷這一過渡階段,進入多元化時期,也就是80年代後期,大陸戲劇出現第三次創作高潮。在這個階段,現實主義話劇、探索話劇都有更多樣的表達形式。
現實主義話劇走向了更新的階段:在思想上向着民族文化的深處開掘,在形式上又吸取了探索話劇的表現方法與藝術手段,建構出一種獨具特色的「新現實主義」劇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狗兒爺涅槃》(錦雲)、《桑樹坪紀事》(朱曉平)、《天下第一樓》(何冀平)等。
與此同時,探索話劇走向了「實驗戲劇」,湧現孟京輝等青年戲劇家,推動了實驗戲劇在城市青年觀眾中的影響,成為都市文化的重要組成。
另外,在90年代,內地還改編、上演了很多中外文學名作和戲劇作品,從中吸取營養,研究戲劇特有的結構和組織方式,重要作品如《死水微瀾》和《生死場》。在多元化時期,大陸的戲劇創作走向了一個更新的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