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林亨泰


《弄髒了的臉》(1972
你說臉孔是在白天的工作弄髒了嗎?
不,該說:是晚間睡眠時才會弄得那麼的髒。
因為,每一個人早晨一起來,什麼都不做,
所忙碌的只是趕快到盥洗室洗臉

當然啦,他們之所以不得不趕緊洗臉,
不只為了害羞讓人看到自己有一副醜臉,
更是為了他們因為在昨日一段漫長黑夜中,
竟能安然熟睡這不能說是可恥的嗎?

在一夜之中,世界已改變,一切都變了。
今晨,窗檻上不是積存了比昨日更多的塵埃?
通往明日之路,不也到處塌陷顯得更多的不平?
這一切豈不是都在那一段熟睡中發生了的?

藝術特色和時代意義
《弄髒了的臉》發表於1972年,林亨泰在此利用弄髒了臉這一現實層面,構築詩人生活中的感受和體會。早晨起牀先梳洗是正常人的生活習慣,但詩中對大家習以為常的活動,提出一個跳脫的質疑:「你說臉孔是在白天的工作弄髒了嗎?/不,該說:是晚間睡眠時才會弄得那麼的髒。」順此,引導讀者思考:為何「漫長黑夜」會帶來污垢?黑夜由是象徵一切的罪惡、醜陋、墮落的醞釀與滋長,所有夜間所遺留的痕跡都將刻劃在白天醒來的臉上,故夜間的安睡更指涉人性的昏沉與無知。

這首詩明顯有現實的指涉,隱然見到作者所感受到的一種不見天日的腐敗黑暗。當中有可能引起歧解的是「安然熟睡」者究竟指向誰。有學者以為林亨泰批判的是當權者。因為此詩寫於1971年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之後不久,「洗臉」比喻當權者洗刷罪名的姿態;以「熟睡」來隱喻對於世變動態的渾然不覺,台灣社會的「通往明日之路」,遭逢更多的困頓與挫折,完全肇因於統治者的顢頇無能。

另一種解說是對自己或者同群的自我批判與譴責:既然有此黑暗、不平,為何自己,或者說周圍的人,不起來積極改變現狀,反而「安然熟睡」?

無論依從哪一種解說,都可以見到林亨泰以作品介入現實的努力。然而,林亨泰內心或者充滿悲憤,但寫來還是不帶情緒的冷靜,以知性而非感性的筆墨去寫沉痛的根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