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1985年至今的大陸文學發展

1985年起,大陸的文學環境、文學創作、文學批評觀的發展都與此前發生的顯著不同。
20世紀90年代,隨着大陸市場經濟的繁榮,政治對文學的影響逐漸式微,文學創作的獨立性明顯增強,甚至出現強烈的懷疑歷史、告別革命的衝動。
1985年作為開端,大陸當代文學第一次大規模出現與政治沒有直接關係的文學潮流「尋根文學」、「現代派文學」、「先鋒文學」等,並由此引發現代主義的創作實驗和後現代主義文學批評的興起。因此,1985年標誌着大陸當代文學由政治一元走向多元文學自覺時代的到來。
文學環境市場經濟的轉型
1949年以後,大陸的文學一直被直接或間接地作為意識形態的工具。作家都不靠稿費生活,視文學創作為一種純粹的精神勞動,文學作品是精神產品,並不作為商品買賣。文學本身的社會作用因而一度被誇大,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後,作家幾乎被視為受難的基督,扮演着社會的良心和民眾導師的角色。
隨着80年代逐步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軌道,大陸文學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尤其是80年代中、後期全民掀起經商熱潮,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提出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大陸的政治生活、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對文學而言,主要表現在如下四方面:
第一,發表園地擴大。在經濟挑戰下,政治對文學的權威被削弱,政府把持的文學刊物迅速減少,出版業自主空間增大。
第二,觀念的改變。公眾和部分作家的政治熱情降低,更關心經濟生活。
第三,文學的商品性凸現。港台通俗文學湧入,加大文學市場的競爭,在刊物改版風潮中,消費性的文學逐漸佔據主流。
第四,作家身份改變。作家失去民眾導師的崇高地位,轉變為文學生產者。
市場經濟轉型給文學帶來的巨大改變,引起知識分子的精神振盪,在90年代初,文學界發起人文精神大討論。
文學環境人文精神大討論
19933月至1994年,文學界以抨擊文學的世俗化和大眾化為契機,發起「人文精神」大討論,其主題是文學的社會作用和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引起知識界的廣泛注意。在這次討論中,大陸作家分為兩派,一派以張承志、張煒為首,要求文學應該保持清潔的精神,作家繼續擔負啟蒙者的使命;另一派以王蒙、王朔為代表,認為文學已經失去轟動效應,作家不要以精英自居,而要關注普通人的現實人生。
80年代後期,由於市場經濟的轉型和文學環境的改變,大陸作家開始重新思索文學與個人、文學與社會的關係,自覺調整作家與讀者的關係,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放棄了民眾導師或啟蒙者的身份,開始以獨立個人的名義,加入到文學建設中來,從而使大陸文學走向更加多元化的格局。
文學環境文學批評
除了社會環境的改變、作家的反思外,促使1985年後大陸文學進入多元化時期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後現代主義文學批評的興起。
19859月至12月,詹明信(F Jameson)在北京大學介紹當代美國文化思潮,他的演講集在1986年以《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為題出版。自此,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湧入大陸,引起文學批評界的廣泛興趣。特別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後現代文學理論不僅為文學批評疏離政治找到一條新的道路,也為1985年後日趨多樣化的文學實驗找到理論依據,因而大大促進文學多元化的發展。
文學環境文學創作
1985年,是大陸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火山噴發的時期,文學新人層出不窮,形式革新更令人目不暇接。大陸文壇出現「尋根文學」、「先鋒文學」、「市井鄉土文學」、「現代派文學」等多個潮流,其中最重要的流派是尋根文學和先鋒文學。
這兩派作家都希望突破1949年以來的所謂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重建中國文學的審美意識。兩派的區別在於,尋根文學注重挖掘中國文學的傳統,特別注意蒐羅邊地文化資源,在重建民族精神的題旨下,對五四新文學的一些基本母題,如反封建、個性解放等重新審視。先鋒文學則熱烈擁抱西方20世紀以來的現代主義文學傳統,在文學現代化的口號下,以形式實驗為中心,通過對人類慾望的深刻體察,大膽解構傳統人倫與革命歷史中一切神聖話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