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雅房
網頁
首頁
現代文學
小說
散文
新詩
格律詩
散文詩
自由詩
象征詩
戲劇
五四
白話
寫實主義
現代主義
浪漫主義
魯迅
周作人
胡適
林語堂
聞一多
郭沫若
朱自清
何其芳
徐志摩
冰心
戴望舒
卞之琳
臧克家
錢鐘書
圍城
張愛玲
郁達夫
老舍
巴金
茅盾
沈從文
洪深
田漢
曹禺
夏衍
台灣文學
鄉土文學
鄉土小說
台灣新詩
台灣散文
台灣戲劇
白先勇
余光中
林海音
黃春明
吳濁流
陸黃埔
香港文學
大陸文學
中國文學
文學理論批評
中國語文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兩句話來說明古漢語詞性運用的靈活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這兩句話的出處是《孟子》。
三個「老」字之中,第一個是動詞,第二和第三個是名詞;三個「幼」字也一樣,第一個是動詞,其餘兩個是名詞。孟子的原意是要強調愛有差等的道理。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家,然後推及別人的老人家;愛護自己的幼小者,然後推及別人的幼小者。」
在現代漢語中,「老」、「幼」一般都用作形容詞,作為形容詞使用的情況比較少,用作動詞的就更為罕有。由此可見,在詞性活用方面,古漢語是更為靈活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