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魯迅各期雜文的發展及特色

五四時期,魯迅即以雜文為啟蒙工具,反映文化弱點、民族頹唐和時代問題。魯迅的雜文創作,按特色可分作三期:
  1. 初期主要作品是《熱風》,特色為批判迷信,提倡科學;具針對性、啟發性,文字洗煉雋永,讀之使人痛快。
  2. 中期主要作品有《墳》、《華蓋集》、《而已集》、《集外集》及《集外集拾遺》等。此時魯迅受「女師大事件」和「三一八事件」影響,雜文作風既尖銳犀利而又曲折,風格也變得深沉冷峻,形式也更多樣化。
  3. 後期雜文集包括《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九種。19281933年為雜文的轉折期,魯迅曾奔走於穗、港、滬,洞悉 世情政局,行文愈見深刻。他批評梁實秋的文學理論,又揭露國民政府對外投降的面目。19331934年主要作品是《偽自由書》,此集以譏評時政為主,如時弊、 惡棍、壞政、劣績等。19341936年,《且介亭雜文》等三本為雜文高峰之作,對社會人生的真相作了精彩、精確、精當的評論,文詞具強烈的感染力,使雜文題材和藝術皆臻完美。從精神內容來看,這三冊雜文,作品都可以跟前期和中期雜文的整體內容和批判精神接軌,更具其全部雜文總結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