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義詞和多義詞
語言中的詞都包含意義,只有一個意義的稱為單義詞,包含兩個或以上的稱為多義詞。在現代漢語詞彙裏,單義詞的數量較少,多義詞則比較多。
下列各詞中,哪幾個屬於單義詞?
海藻
|
剛勁
|
腐化
|
閉塞
|
混濁
|
地質
|
掃帚
|
水桶
|
氣候
|
行星
|
上列各詞中,
只有「海藻」、「地質」、「掃帚」、「水桶」、「行星」是單義詞,其他都是多義詞。
單義詞分為兩類,第一類表示一般器物名稱,像「電話」、「茶壺」、「酒杯」、「皮鞋」、「桌子」等。另一類則是專門用語,像「外匯」、「電子」、「律師」、「基因」、「油畫」等都有特定的含義,義項只有一個,所以都是單義詞。
多義詞跟單義詞的情況不同,所含意義並不是單一的,全都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舉例來說,「材料」一詞可以指製成工業成品所需要的物料,可以指寫作的內容和可供參考的文字資料,也可以指適合做某事情的人才,義項不只一個,所以是個多義詞。另一個例子是「手足」,既可表示人的手和腳,也可像「手足情深」般表示兄弟的意思,亦可像「一班手足」般表示非常親密的朋友、同黨,所以也是個多義詞。
詞的多義性可說是語言發展的必然結果。一個新詞出現,通常都是單義性的,只有一個意義,但語言中的詞跟客觀事物及其所要反映的概念比起來,數量總是有限的。此外,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愈來愈多、愈來愈深,因而需要使用原有的詞來表示相關的事物。於是,詞的新義總是以既有的詞義為基礎,是既有詞義的派生物。這樣把既有的本義和派生出來的新義統一在同一個書寫和語音形式裏,不單使表達上更為方便、更為經濟,也可以使人們更容易明白所派生出來的新義。由於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通常都是由舊至新、由已知到未知的,這麼一來,在長期使用詞語的過程中,便會形成一詞多義的現象。
在多義詞的各項詞義之中,總有一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這個詞義稱為基本義。其他詞義從這個基本詞義派生出來,所派生的可稱作非基本義,包括引申義、比喻義等。譬如「收穫」一詞,既可指農作物的收成,也可指學習、工作上的成績和進益,前者是基本義,後者則是引申義。另一個例子是「樹」這個詞,用於指「樹木」的「樹」時,是它的基本義,用於「樹立」、「樹碑立傳」時,是它的引申義,而用於「百年樹人」的時候,則是它的比喻義。還有「暗流」一詞,用於指流動的地下水時,是它的基本義,而用以比喻潛伏著的思想傾向或社會動態時,則是它的比喻義。要注意的是:一個多義詞可以有其基本義、引申義或比喻義,但不一定三者俱存,而它可以具有一個以上的引申義和比喻義。
同義詞的意義
同義詞分為兩類:一是含義完全相同的,稱為「等義詞」;一是含義相近的,稱為「近義詞」。兩類統稱為同義詞。
下列各組詞屬等義詞還是近義詞?請在適當的方格裏加上「ü」號。
等義詞
|
近義詞
|
|
i. 維生素—維他命
|
□
|
□
|
ii. 優良—優異
|
□
|
□
|
iii.馬鈴薯—土豆
|
□
|
□
|
iv. 果斷—武斷
|
□
|
□
|
等義詞所反映的概念是相同的,沒有詞義範圍的大小問題。不論在任何語境,有些等義詞都可以互相替換,例如「青霉素」
和「盤尼西林 」、「維生素」 和「維他命 」、「馬鈴薯」 和「土豆」、「氣力」 和「力氣」等都可以交替使用。但有些等義詞不是在任何語境都能替換的,而是各有不同的應用場合。例如「爸爸」和「父親」,前者是稱呼語,多用於口語方面,後者一般不作稱呼語,要的話,也只用於書面方面。譬如「西紅柿」
和「蕃茄」,前者多見於北方,後者多見於南方。「水泥」是書面語,「洋灰」只會在口語中使用。這些同義詞都要配合不同的語境來應用,不能隨便替換。
至於近義詞,所反映的概念基本相同,但包括的範圍並不一致,有時候可以互相替換,有時候卻不可以。我們應用近義詞時,要清楚分辨它們之間的相異地方。
譬如「優良」 和「優異」,兩者都表示超出一般的意思,都可用於「成績」方面,但適用的範圍卻有所不同。「優良」可用於作風,「優異」就不可以;「優異」可用於貢獻方面,「優良」就不可以。此外,「阻
止」和「制止」都有不允許別人做某事的意思,但「制止」具 有約束性和強迫意味,而「阻止」卻沒有;「阻止」是使人停止某項行動,「制止」則是強迫別人停止行動。「果斷」和「武斷」都有決斷、毫不猶豫的意思,但「果斷」是褒義詞,表示經過深思熟慮後毅然下決定;「武斷」則表示單憑主觀設想而輕率地下決定,是個貶義詞。兩者語言色彩不同,我們應用時必須注意。
同義詞的辨析
你認為以下各組同義詞的意義有沒有什麼不同? 試加以說明。
i. 請求—懇求
ii. 性質—品質
iii.書—書籍
iv. 決斷—武斷
v. 團結—勾結
vi. 部署—安排
vii.改善—改進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辨析同義詞,包括從詞義、詞的色彩和詞的用法三方面。
首先從詞義方面去辨析。即使詞的基本意義相同,但詞義也有程度的輕重、範圍的大小、集體或個體的分別。例如「請求」
和「懇求」、「失望」 和「絕望」、「違背」 和「背叛」等, 前者表示的程度較輕、較普通,後者則較重、較強烈。另一方面,「戰爭」和「戰役」、「邊疆」和「邊境」、「性質」
和「品質」等,前者適用的範圍較大,後者則較小。此外,「樹」和「樹木」、「花」和「花卉」、「書」和「書籍」等,前者可用以表示具體和個別的單位,譬如說「一棵樹」、「一朵花」
和「一本書」等,後者則只可用來表示概括和整體的單位,譬如說「眾多樹木」、「眾多花卉」、「眾多書籍」等。
其次是從詞的色彩去辨析同義詞。所謂詞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兩方面。不同的感情色彩可反映人們對事物所抱持的態度。表示肯定、贊同、喜愛色彩的稱為褒義詞;表示否定、反對、厭惡色彩的稱作貶義詞。
例如「決斷」 和「武斷」、「效果」和「後果」、「團結」和「勾結」等,前面的都是褒義詞,後面的則是貶義詞。至於語體色彩,是指應用於一般場合,或應用在公文、新聞、政論等文體的不同色彩,最基本的,是書面語和口語的分別。例如,「拂曉」和「天亮」、「部署」和「安排」、「父親」和「爸爸」等,前者多用於書面語,
後者則多在口語裏使用。
從詞的用法去辨析同義詞,主要着眼於詞的使用對象和搭配關係的不同。例如「吹噓」和「吹捧」,「吹噓」的對象可以是自己,
如「自我吹噓」,也可以是別人,如「替別人吹噓 」, 但「吹捧」的對象只可以是別人。另一個例子是「愛戴」和「愛護」,「愛戴」適用於長輩,不用於物,「愛護」可用於人,也可用於物,但不適用於長輩。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詞的適用對象迥然有別。至於搭配關係,那就更為細緻,例如「改進」和「改善」,前者通常跟「工作、方法、技術」等搭配,後者則與「生活、關係、條件」等搭配,雖然都有把原來不好的地方改變而使之更好的意思,但搭配的關係卻不盡相同。「表現」和「體現」都有顯現某種狀態的意思,但跟「表現」搭配的,是「品質、生活、思想、作風」
等, 跟「體現」搭配的,則是「精神、原則、關係、要求」等,可見兩者的搭配關係並不相同。
反義詞的意義
反義詞就是語言中意義相對或相反的詞。「好」和「壞」、「優」和「劣」、「古」和「今」、「貧窮」 和「富貴」、「先進」和「落後」、「光明」和「黑暗」等,都是意義相對或相反的,所以都是反義詞。
要注意的是,反義詞之間既是互相對立,但又是互有關聯的。舉例來說,「上」
和「下」相對,意義相反,卻同樣表示位置,彼此有一定的聯繫。其他反義詞都是這樣,例如「大」和「小」、「快」和「慢」、「強大」和「弱小」、「勝利」和「失敗」等。總的來說,屬於同一個意義範疇的詞,才能算作反義詞。
反義詞的辨析
我們要辨析反義詞,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反義詞的詞義所反映的,是兩個語詞的對立關係,必須以意義的對立為基礎,否則便無法建立起來。「房屋」、「水池」、「毛筆」、「日本」等沒有與之相應而對立的事物,便不會有反義詞。
其次,詞的否定形式不能視為反義詞,例如「良」和「不良」、「壞」和「不壞」、「正常」和「非正常」等都不能算作反義詞。況且否定形式的反義詞通常是個詞組,並不是一個詞,因此不能作反義詞看待。
另外,由於反義詞必須屬於同一意義範疇,因此其詞性也應該相同,否則也不能算作反義詞。例如「聰明」和「傻子」,一是形容詞,一是名詞,不能構成對立的關係,所以不能視作反義
詞。此外,只有詞和詞之間才會存在著反義的關係,詞和詞組不能構成反義詞。舉例說,「散漫」和「井井有條」、「沮喪」和「興高采烈」等雖然在意義上有其對立的一面,但也不應該視作反義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