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詞的定義

請看看以下兩個句子,試找出每個句子共有多少個詞。
i.       I went to the airport yesterday.
ii.       我昨天到過機場。
相信你不一會便能說出第(i)句包括六個詞,但卻要花點時間才能說出第(ii)句共有四個詞。
為什麼呢?因為英語的書寫形式以「詞」為單位,詞本身是連寫的,例如「went」、「airport」、「yesterday」,但詞與詞之間是分開的。因此,我們很容易便能辨別出一個英語句子有多少個詞。至於漢語,其書寫形式以「字」為單位,一個一個的漢字,整整齊齊的,其實只代表一個一個的漢語音節。按照漢語書寫系統的習慣,詞並不連寫,即是說,詞和詞之間並沒有分隔開來,像「昨天」和「機場」雖然是詞,但詞與詞之間依然是分開的,並不連寫,也沒有任何分隔。由此可見,漢語的「詞」並不是「字」,我們不 能從書寫形式判別哪個是詞。正因如此,詞是代表一定的意義、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的結構單位。
「詞是代表一定的意義」這句的意思,是必定要具有完整意義的才可算是詞。至於「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意思就是詞的語音形式比較固定,不會隨便變化。
詞可以只有一個音節,也可以有兩個或多個音節。上文指出一個漢字並不就是一個詞,那是從書寫形式和漢字的觀念着眼的。其實,要是一個漢字已經代表了一個完整的意義,便可算是一個詞。
譬如「山」這個字,雖然只是一個音節,但已足以「代表一定的意義」,因此可算是個「詞」。當然,如果「山」與其他詞搭配,例如「青山」和「山頂」中的「山」,只代表部分意義,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便不能說「山」是一個詞,只可以說它是「青山」、「山頂」等詞的成分,稱為「語素」(或稱「詞素」)。因此我們所說的「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只是要指出詞的語音形式不會隨便改變,並非說詞的語音形式固定在一個音節、兩個音節或某個音節之內。
要判別一個詞,最主要的是看它是否已表達了完整的意義,像「山」在「山」、「海」中的用法是一個「詞」,在「青山」、「山頂」之類的用法就只是一個「語素」,並非一個獨立的詞。(關於「語素」,我們在後續文章會介紹。)
「詞」的另一項說明,是「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的結構單位」。意思是說:詞是一個結構單位,可以獨立 用,而且不能再細分。「結構單位」是指詞和詞的結合,或詞和其他成分的結合,可以構成詞組,或進一步擴大,構成句子。
在這種結合中,所有個別的詞都可以獨立運用,不會受其他成分所影響。舉例來說,「愛惜」和「生命」是兩個獨立的詞,可以結合成「愛惜生命」這個詞組,也可構成像「愛惜生命的人是不會隨便自殺的」之類的句子。無論是詞組也好,句子也好,「愛惜」和「生命」都可以獨立運用,不會受到句子的其他成分影響。至於說詞是最小的結構單位,我們就必須弄清楚, 語言的最小結構單位並不是詞,而是語素。但是,語素不可以獨立運用,所以詞才是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的結構單位。我們要辨別一個語言單位是不是詞,便要把「最小」和「可以獨立運用」這兩個標準結合起來加以衡量。
下面所列是否都是詞?
葡萄   足球   國家   市場   東西   白菜
基本上,我們可以說以上所列的都是詞,因為它們都代表一定的意義, 也具有固定的語音形式,而且是可以獨立運用的 最小結構單位,所以全部都是詞。不過,其中的「葡萄」,在「我喜歡吃葡萄」這樣的句子裏,固然是個詞,但若與「糖」 或「酒」搭配成「葡萄糖」或「葡萄酒」時,「葡萄」就是個雙音節語素了。所以,它是否一個詞,還要看其用法而定。
至於「東西」,若所指的是物件,那它固然是個詞,但若在「東西」 之間插入一個「和」字,變成表示方向的「東和西」,那它便是一個詞組,而不是一個詞了。「白菜」的情況也差不多,若果要說的是「菜的一種」,那它自然是個詞,但若說成「白的菜」,那它就是個詞組,並非一個詞了。一個雙音節的語素中間是否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也是判斷它是否一個詞的準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