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雅房
網頁
首頁
現代文學
小說
散文
新詩
格律詩
散文詩
自由詩
象征詩
戲劇
五四
白話
寫實主義
現代主義
浪漫主義
魯迅
周作人
胡適
林語堂
聞一多
郭沫若
朱自清
何其芳
徐志摩
冰心
戴望舒
卞之琳
臧克家
錢鐘書
圍城
張愛玲
郁達夫
老舍
巴金
茅盾
沈從文
洪深
田漢
曹禺
夏衍
台灣文學
鄉土文學
鄉土小說
台灣新詩
台灣散文
台灣戲劇
白先勇
余光中
林海音
黃春明
吳濁流
陸黃埔
香港文學
大陸文學
中國文學
文學理論批評
中國語文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漢語大字典》較《康熙字典》多收幾千字,是否說明時代愈進步,愈需要創造新的漢字以應付所需呢?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
年)編纂的《康熙字典》共收四萬七千多個漢字,而於
1986
至
1990
年所編的《漢語大字典》則收漢字五萬四千多個,後者比前者多了七千多個漢字。
但是,這不足以證明時代愈進步,人們就愈需要創製新的漢字以應付所需。其實,這只不過是兩者在編輯和資料搜集等工作方面不盡相同而已,並非因時代愈新,便愈需要創造新的漢字來應付需求。
時代愈進步,新的概念也不斷增加,但這只需要增加新「詞」,不必另創新「字」。何況,編印《漢語大字典》是要儘可能搜羅不同的漢字,異體字固然包括在內,甚至方言字也在其列,字數自然比數百年前編纂的《康熙字典》要多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